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怒海争锋 > 第414章 工业转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广州,广汽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总装线上最后一辆家用SUV缓缓下线后,厂长王志强通过全厂广播宣布:立即启动转型计划!全体人员请注意,未来72小时,这里将成为无人机生产基地!

0-4小时:产线魔术

激光切割机重新校准,开始裁剪航空铝合金板材

焊接机器人臂更换专用焊头,精度提升至0.01mm

电池pack产线改造为航发零部件加工中心

总装区变身无人机集成中心,传送带速度提升至战时标准的每分钟2.5米

8小时:人员转型

原质量工程师刘婧戴上防静电手环,成为导弹挂载系统检测员:汽车公差标准是0.1mm,军工要求是0.01mm,但我能做到0.001mm!

涂装技师张伟操作新型等离子喷涂设备:隐身涂层比汽车珠光漆复杂十倍,但我们有二十年涂装经验。

甚至食堂厨师都研制出航空营养餐包:飞行员需要高能量食品,我们的餐包保质期30天,热量精确到卡路里。

24小时:供应链重塑

2000家供应商同步转型:

比亚迪提供高能量密度电池模块,充电效率提升40%

华为贡献5G+北斗双模通信导航技术

大疆派出200人技术团队,带来无人机飞控系统核心算法

连家电企业都供应微型电机:洗衣机的变频电机稍加改造,就是完美的舵机驱动

48小时:首架下线

当首架翼龙-3无人机下线时,整个车间沸腾了。这架翼展20米的战鹰身上,工人们自发贴上广州制造标识。总工程师李建国哽咽着说:我们用48小时,走完了传统军工企业半年的路程。

72小时:产能爆发

三条智能化生产线全开:

一号线专攻侦察型无人机,日产20架

二号线生产攻击型无人机,挂载能力达400kg

三号线试制电子战无人机,配备最新干扰设备

质量革命

引入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

激光测量仪精度达0.001mm,比军标提升10倍

采用百万公里路试理念,进行极限耐久试验

每架无人机需通过200项极端环境测试

AI质检系统实时分析10万个数据点

创新突破

汽车技术军事化应用:

碰撞吸能技术转化为无人机抗毁伤设计

新能源电池技术使续航提升50%

汽车NVh静音技术应用于隐身设计

甚至天窗导轨技术都用于起落架收放系统

国际震动

《华尔街日报》记者通过卫星图像估算:该基地月产能可达300架,相当于整个北约的年产量。

德国工程师协会派出观察团:他们用造家电的方式造无人机,颠覆了传统军工模式。

俄罗斯军事专家感叹:最可怕的是,这些生产线随时可以转回民用。

深夜坚守

第100架无人机下线时,90后女工李晓雯在日记中写道:昨天我安装的是安全气囊,今天安装的是精确制导弹药。流水线还是那条流水线,但我知道,我们正在为和平安装最坚实的保障。

工人们在机翼上手写寄语:止戈为武和平卫士。这些带着温度的祝福,将与无人机一起翱翔蓝天。

战略纵深

当首批无人机群从工厂直飞演习场时,它们展现的不仅是制造能力,更是一个国家的战略转型能力。从螺丝钉到芯片,从电池到雷达,全部实现自主可控。

厂长王志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我们的流水线,平时输送的是小康生活,战时输送的是国家安全。这就是中国工业的双重使命——既能创造美好生活,又能扞卫和平安宁。

夜幕降临,工厂依然灯火通明。在这里,每分钟都有一架无人机下线,每小时都有一个技术难题被攻克。这座曾经的汽车工厂,如今已成为守护和平的无人机巢穴,用中国制造的硬实力,向世界展示着工业转型的惊人速度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