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怒海争锋 > 第420章 海岸防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福建宁德某海岸线,夜色中海浪拍打着礁石。火箭军某岸舰导弹旅旅长陈锐大校站在伪装网下,看着最后一批导弹发射车进入预设阵地。海盾部署预案!命令通过量子加密通讯传遍整个海岸线。

第1小时:紧急前置

东部战区海岸防御体系立即响应:

12个岸舰导弹营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48辆导弹发射车部署至预设阵地

96枚鹰击-12超音速反舰导弹完成战备检测

第4小时:机动部署

在浙江象山半岛:

导弹发射车驶出洞库,沿战备公路机动

伪装网与地形完美融合,红外特征降至最低

每辆车间距保持5公里,避免被一网打尽

12小时:体系整合

更令人震撼的是多兵种协同:

无人机群升空,提供超视距目标指示

潜艇前出侦察,实时传回敌方舰艇数据

卫星过顶侦察,更新海洋态势图

24小时:全时待命

最精锐的导弹兵:

发射班组72小时连续战备值班

技术保障分队实时监测导弹状态

侦察分队潜伏海岸线观察海面

技术创新突破

导弹发射车具备打-跑-藏能力

量子通信抗干扰目标数据传输

多弹道协同攻击突防技术

智能伪装系统自适应环境变化

国际关注

美国海军研究所报告:中国岸舰导弹的机动部署能力令人担忧

日本朝日新闻:海岸长城正在形成

台湾防务部门:导弹覆盖范围包括重要航道

深夜演练

凌晨3点,闽江口某阵地:

模拟遭受电磁攻击,启用备用通信系统

模拟阵地暴露,15分钟内完成转移

模拟多目标来袭,智能分配火力单元

某境外侦察卫星拍摄到部署情况,但分析人员困惑:他们的导弹车就像消失在了海岸线上。

全时战备

更令人动容的是:

导弹兵在颠簸的车厢内完成精密操作

技术员在浪涛声中校准制导系统

侦察兵在礁石上潜伏数十小时

使命与担当

陈锐大校在战前动员时说:我们就是海岸线上的移动长城。每一枚导弹都是刺向侵略者的利剑,每一辆车都是不沉的战舰。

当朝阳升起,导弹发射车已经完美融入海岸环境,只有雷达在静静旋转,监视着远海。

在山东半岛某阵地,90后发射班长小刘正在检查导弹:我父亲是老岸舰兵,那时用老式导弹需要手动计算参数。现在我们用智能系统,但保卫海疆的决心永远不变。

全球反响

路透社:中国海岸防御体系完成现代化部署

简氏防务周刊:鹰击-12改变沿岸防御规则

华尔街日报:移动的长城守护东方海岸线

数据亮点

岸舰导弹覆盖第一岛链所有航道

发射准备时间缩短至8分钟

导弹突防速度达4马赫

一个导弹营可同时攻击12个目标

伪装系统使探测概率降低80%

在广东某海湾,老班长望着新式发射车:80年代我们用固定发射井,现在全是机动部署。条件好了,但守护海疆的使命永远不变。

夜幕降临,海岸线上的导弹阵地悄然无声,只有雷达波在不断扫描海平面。从渤海湾到南海礁盘,从长江口到北部湾,中国的岸舰导弹部队正如一柄柄出鞘利剑,守护着祖国的蓝色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