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工业导师 > 第36章 宿营地 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百多人队伍,住驿站显然是不可能的,出了通州驿站就没有这么大驿站了,只能在官道边上扎营。

其实张锐轩也是有意培养这支家丁队伍,作为一个穿越客,当然会有上战场的打算。古代的将军都是有自己亲兵的,将来自己要是上战场,这支家丁队伍就是亲兵队,在训练一支精锐护矿队作为精英,就齐活了。

李贵指挥大家开始安营扎寨,张锐轩饶有兴致的指挥一二。

李贵生起火堆,架起铁锅开始煮晚餐。

“李贵,你这个灶不行,行军路上最忌烟了,这么大烟十几里地别人就知道了。”

李贵闻言,慌忙转身查看那滚滚浓烟,黝黑的脸庞瞬间涨得通红:“少爷教训得是,小人疏忽了!”

李贵摸了摸后脑勺说道:“可是有火就有烟了,这是万古不变规律。”

张锐轩蹲下身子,随手捡起根枯枝在地上画了个图形,“把灶台挖成这种字形,底下掏空留风道,柴禾架空烧。”

张锐轩又指了指画出土沟,“再用树枝和草盖住散烟勾,盖上薄薄一层土,形成散烟通道,烟就能贴着地面散出去。”

说着从袖中掏出张草图,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改良灶台的尺寸和结构。

家丁们围拢过来,看着少爷纸上画的奇怪图形窃窃私语。

绿珠挤到前面,闻到这些家丁们汗臭味,皱了眉头退到一边。

李贵大喜就要拆了火堆,重新搭建。张锐轩拦住李贵说道,“今天就这样,你这么一折腾什么时候能吃上饭,明天在按这个做吧!”

李贵说道:“那么今天先做一个看看效果。”

夜色渐深时,改良后的灶台果然只冒出淡淡青烟。李贵蹲在灶前啧啧称奇:“神了!这火比之前旺,柴禾倒省了一半!”

张锐轩拍了拍身上的尘土,目光扫过正在分发干粮的队伍。火光映照下,二百多人的营地井然有序,几个机灵的家丁已经开始模仿新灶台的搭建方法。

煮上几锅肉沫汤,放入盐巴,配上干粮,每人打上一碗肉汤就干粮,就是简简单单的一餐。

绿珠等八个珠,还有十几个账房先生都是单独开小灶的。

弄好了之后,绿珠找到张锐轩说道:“少爷,饭好了!”

“不用了,你们去吃吧!我和他们一起吃顿饭!”张锐轩指着这些正在吃饭家丁们说道。

绿珠的杏眼瞪得溜圆:“少爷是千金的娇客,怎能吃这些粗食?”

绿珠余光扫过远处家丁们碗里浮着零星油花的肉汤,鼻尖还萦绕着方才闻到的汗酸味,“这些下人的吃食……”

“你要是在磨蹭,其他几个珠可不会和你客气的。”张锐轩截断绿珠的话。

绿珠看着张锐轩决然表情,娇羞的一跺脚,最后还是没有抵挡住美食的诱惑。

刘蓉一家子站在张锐轩身前,不知道往哪里走,刘蓉置办没有干粮,也没有钱置办。

张锐轩对着刘蓉说道:“你们也去吃小灶吧!孩子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刘蓉低头对着意珠说道:“你带弟弟过去吃吧!”

宋意珠早上吃一顿饭,中午通州时候只喝了一个水饱,早就饿了,拉起宋小和跟在绿珠后面蹭饭吃去了。

张锐轩看着刘蓉说道:“你怎么不去吃饭。”

“少爷吃什么,奴婢就吃什么?”

“随你便吧!”作为一个三十几岁成年人,愿意吃苦,张锐轩绝对不拦着。

张锐轩在篝火旁坐下喊道:“李贵,带了一个人来你这里蹭一顿饭吃。”

“那感情好,只是我这里可没有什么好吃的,就面饼子和汤管够”李贵也是豪爽的说道。

“有吃的就行,出门在外没有那么多讲究。”张锐轩回应道。

身旁的家丁们起初还有些拘谨,见张锐轩没有什么架子,才渐渐放松下来,七嘴八舌地聊起路上见闻。

刘蓉默不作声地在张锐轩身旁坐下,接过李贵递过来的干硬的饼,掰成小块送入嘴里,慢慢咀嚼。

张锐轩瞥见刘蓉的动作,说道:“面饼不是你这个吃法,你要把面饼掰开,掰碎放入碗里,然后浇上肉沫汤。”

李贵惊奇说道:“少爷你怎么知道这个面饼的正确吃法。”

张锐轩笑而不答,这不就是后世羊肉泡馍得吃法,哪有什么稀奇的。

“少爷,您教的灶台当真神了!”

“那是永乐爷行军打仗用的法子,写在永乐大典内,你们不知道而已。”张锐轩决定忽悠一下这群家丁,总不能说是后世军队常用手法。

刘伯温结局不太好,还是不要知道后世为好。

李贵端着碗凑过来,咧嘴笑道,“将来要是行军打仗的话……”李贵的话戛然而止,意识到说错了话。

自己一个家丁哪有仗打,要是打仗就意味张家要领兵,偌大一个张家,就这么一根独苗,皇帝也不能这么狠心。

张锐轩却不在意,反而来了兴致,拍了拍李贵的肩膀:“想要打仗,光会舞刀弄棒不行,你还要读兵书,懂天文,晓地理,通四季变化才行。”

李贵黯然神伤说道:“可是我都二十多岁了,还是一窍不通,看来与将军无缘了,以后就在少爷身边做个护卫就好了。”

众家丁也是相视一笑,

张锐轩正色道:“二十多岁怎么了,昔日吕蒙将军三十多岁还是大字不识一箩筐,孙权劝学之后,发奋图强,后来成为国士无双,助孙权夺取荆州,成就一番霸业。

空闲时间去找账房学习学习,好的将军都是通过计算来定胜负。”

“哦,我知道,三国演义里面孔明就是能掐会算,老打胜仗。”李贵说道。

“你也知道那是演义,本公子说的是打算盘。行军一天多少里,耗费多少,这都是要计算的,一个将军要能算出了,才知道你的行动方案行不行。”张锐轩有些无语看着李贵。

张锐轩想起一个传言,古代的将门是有门槛的,这是知识的壁垒,非至亲不授。

汪直的队伍也在不远处扎营,汪直带着杨干和王雨在一个土坡后面偷偷看了一下张锐轩的营地。

汪直点点头说道:“这个张锐轩不简单,就他们扎的这个营盘就不比你们差。”

杨干和王雨心里想,这是汪公公给自己留脸面,天下承平日久,锦衣卫现在根本就不会野战扎营。

杨干和王雨对视一眼,点点头,看来到了开平,要好好整治一番队伍。汪直汪大人并不满意他们的表现。

汪直也知道,要做事,就必须要有一支精锐可靠的人马才行。汪直看着王雨从南京一路护送自己到北京,表现不错,才向陛下要了王雨过来,打算再考察一下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