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工业导师 > 第107章 大明国债 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文渊望着张锐轩坚毅的小侧脸,灯火映得眉间的英气愈发浓烈。

这位年纪轻轻的小侯爷,总能在惊涛骇浪中寻得破局之道。

“话虽如此,”徐文渊微微皱眉,“但内阁那帮老臣势力盘根错节,此次联名上书,怕是要在朝堂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徐文渊徐侍郎现在已经深深地和张锐轩绑定了,自然是不需要张锐轩落败。

张锐轩将目光从大坝收回,凝视着案上摇曳的灯火,沉思片刻后道:“徐兄,你可知我为何执意推行国债?”

未等对方回答,张锐轩便继续说道,“如今朝廷财政捉襟见肘,修大坝、建盐场皆需巨额银两,若一味加征赋税,百姓苦不堪言,必将民怨沸腾。国债,是借百姓之力,谋百姓之福,更是为朝廷寻一条长远的生财之道。”

徐文渊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可那帮老臣迂腐守旧,只知祖制不可违,哪里看得懂其中深意。”其实徐文渊也不懂,徭役多好,为什么要花钱雇人。

尤其是张锐轩似乎还有长期化雇人修路意思,修完了门头沟煤矿到京师的路,现在又修京师到通州最后到天津卫的路。

“看不懂便让他们看懂!”张锐轩目光如炬,“明日我便启程进京,亲自面圣,向陛下和诸位大臣阐述国债之利。我已命人准备好详细的账本和规划,从盐场的预期收益到国债的偿还计划,每一笔都清清楚楚。”

正说着,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亲兵匆匆而入,“大人,锦衣卫急报!京中有人暗中散播谣言,说国债乃是盘剥百姓的新手段,还说大人您意图谋利,私结党羽。”

张锐轩面色一沉,冷笑道:“果然有人沉不住气了,树欲静而风不止。”

张锐轩看向方同文,“方兄,密云大坝这边,还需你多费心。”

方同文拍了拍张锐轩的肩膀,“放心吧,有方某在,大坝工程定能顺利完工。你只管在京中放手一搏,方某相信陛下圣明,定能看清国债的利弊。”

密云大坝工程是方同文负责的最舒心的工程,张锐轩和徐文渊都不怎么来,但是该给的资源一点都没有少给,再也没有为了 银子和物资发愁。

张锐轩笑道,大坝建成之后要在这里落一个碑文,详细记录这个大工程,记录这些修建者的艰辛。

方同文心中一凛,拱手道:“那卑职就谢过大人了。”

次日清晨,张锐轩带着一众随从,踏上了进京之路。

京城

周成在醉仙楼上倚窗而坐,居高临下俯视着南城门的进进出出的人,看着这些人为了生活忙忙碌碌,周成发自内心的鄙视这些人。

周成心中想着:劳心者制人,劳力者受制于人,张锐轩这头骡子真的是一头好骡子。可惜不懂这个道理,会挣钱又怎么样,还不是全便宜别人,周成这辈子最成功的投资就是一年前投资煤铁集团。

今年,工商司主事已经传出来了,煤铁集团纳税五百万两,已经成为了大明第一纳税大户。

周成心里盘算着,这个集团怕是能分红两千万两了,那么周家就可以分的二十万多两了。

周成第一次觉得张锐轩也眉清目秀起来,正想着,张锐轩的标志性马车已经进了南城门,奔向张家大院。

张锐轩刚跨进张府大门,就看见拢脆在仪门口立着。

拢脆看见张锐轩到来抿嘴笑道:“哦,这是我们张家大禹回家了!夫人正要寻你呢?快跟奴婢走吧!”

张锐轩心想,看来这次过京师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密云大坝让母亲很生气。

张锐轩拉上拢脆的手说道:“姨娘,父亲在家吗?”

拢脆不动声色的挪开被张锐轩抓起的手,呵呵一乐:“老爷也救不了你,夫人现在很生气,少爷还是自求多福吧!”

张锐轩跟着拢脆穿过抄手游廊,廊下的灯笼将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转过垂花门时,忽听得正房内传来瓷器碎裂的声响,紧接着是母亲张夫人怒极反笑的声音:“好个为国为民的小侯爷!连家书都不屑写一封,眼里哪还有我这个母亲!”

拢脆同情地看了张锐轩一眼,抬手掀开帘子:“夫人,少爷回来了。”

雕花木门吱呀洞开,张氏斜倚在檀木榻上,鬓边的赤金衔珠钗随着急促的呼吸轻轻颤动。大红酸枝木矮几上,半碗冷透的莲子羹混着碎瓷片。

“母亲。”张锐轩双膝跪地,给母亲着实的磕了几个头,“都是孩儿路上贪玩,耽误了时辰,以至于没有时间来陪母亲。还请母亲原谅!”

“你们父子都是忙人,每天都有忙不完的活,整天都见不到人影,就留我一个老太太独守这么大一个家。”张夫人哭诉道。

张锐轩心想,这是哪里很哪里,你没有人陪那是我那父亲的问题,和我有什么关系,真的是无妄之灾。

张锐轩只好赔笑道:“母亲说的是什么话,男子汉大丈夫,当然是志在四方,哪有长于深宅大院的道理。”

张夫人抬手抹了把眼角的泪,忽然话锋一转,眼神里闪过一丝狡黠:“我儿长大了,母亲给你说个媳妇如何?”

张锐轩正趴在地上,额头还沾着青石板的凉意,闻言猛地抬头:“母亲!如今朝堂风波未平,儿哪有心思......”

“怎么没心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女大当嫁,京城几家侯府都有意我们家结亲,如今我们是一家有郎百家求。”

“母亲!”张锐轩苦着脸直起身子,挨着母亲,趴在母亲的腿上摇晃着:“孩儿还小,还不想成亲。”

“你哪里小了,转年也就是十四岁了,先定下来,定下来你就收心了。”张夫人继续逼迫道。

其实明朝十四岁定亲不算小,走完了三书六聘,三媒六礼差不多要三年,就十七岁了,只是张锐轩还没有意识到。

后世这个岁数都还只是高中生,哪有会有结婚的概念,张锐轩这具身体也才刚刚二次发育。

张夫人见儿子久久没有回应,说道:“去见你父亲吧!放心吧!一切为娘来给你操办,保证给你寻一个俊俏媳妇!”

张锐轩迷迷糊糊的出了门,前往书房去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