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工业导师 > 第138章 大明服装协会 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锐轩强压下心中的不悦,转身吩咐众人加快装车进度。待一百件成衣整整齐齐码上车厢,张锐轩才带着一行人匆匆离开制衣厂。回程路上,张锐轩的思绪却始终萦绕在那台水力纺纱机。

绿珠在另外一辆车上对着金珠说道,“看好那个马绒,咱们都是自小和少爷一起长大的,可别让外人钻了空子。”

张锐轩来到母亲的正院,大声嚷嚷着:“母亲,看这就是我们制衣厂做的服装,母亲给掌掌眼。”

张锐轩话音未落,寿宁侯夫人张夫人扶着拢脆的手缓步而出,鬓边的珍珠步摇随着动作轻晃,尽显贵气。

张夫人目光慈爱地扫过儿子,又落在那堆簇新的成衣上,指尖轻轻抚过夏布表面细密的针脚:“轩儿,这针脚倒是齐整,只是费工几何?”

张夫人虽然不做生意,可是也管理家族几百个人生活,张家每年也需要采购很多衣服,几百个下人四季衣裳。

张夫人心想如此整齐针脚怕是不便宜,一个衣服没有两个工可是出不来。

“这个一人一天差不多五件,我们制衣厂只要20文钱一件的工费。”张锐轩想过了,50文花在人员身上。

剩下50文就是毛利,10文算是税收,一个月一台缝纫机就是1两银子,缝纫机张锐轩打算售价10两,算上厂房等投资,两年可以回本。

张夫人也在心里盘算着,二十文一件,这是要把京师的针线房全部生意都抢走了,现在京师的针线房都是100文左右。

当然如果是达官贵人服装那就是要好几个两工费,甚至几十两上百两都是有的,不过那都是定制的用了金银线。

不过一件衣服就挣个二十文,张夫人兴趣不是很大,能有多少钱。

张夫人想了想说道:“你的想办法做我们穿的这些衣服,一件工费几十两,不比你这二十文,二十文挣得多。”

张锐轩笑道:“母亲想差了,这京师现在有百万之重,我们这样达官贵人才多少,老百姓有多少,我只要每个老百姓头上卖一件衣服,就可以挣一百万件衣服钱,就是几万两银子,要是放眼北直隶,全国那就更多了,那就是几十万两银子了。”

张锐轩按照后世经验给衣服开始定码子,按照大小分甲乙丙加减六个等级,开始在京城的成衣店铺货。

便宜的圆领牌衣服一时间都成为了市民首选,毕竟大明的百姓不富裕,张锐轩规定圆领牌牌衣服比其他针线房衣服便宜50文。

京师针线房几十家掌柜集聚在一起,柳三娘道:“这个京师新冒出来的圆领制衣厂是怎么回事?他们不挣钱吗?”

柳三娘计算过,扣除布料成本,看一件衣服也就在三十文左右,看这个针脚密度,一件衣服没有了两个工是出不来的。

樊大娘拍案而起:“柳娘子有所不知,他们用的是什么缝纫机物件!就是前段时间煤铁集团给我们推销的缝纫机!听说一个人一天能做五件衣服。”

柳三娘闻言,太阳穴突突直跳,往事如锋利的银针般扎进脑海。

几个月前,煤铁集团的小管事带着闪着冷光的缝纫机登门时,柳三娘子正斜倚在绣楼雕花窗前,看着绣娘飞针走线。

小管事满脸堆笑地演示机器:“柳娘子,这物件可比人工快十倍!”

“荒唐!”柳三娘将茶盏重重搁在紫檀木桌上,胭脂红甲套磕得瓷碗当啷作响,“老祖宗传下的手艺,靠几根铁疙瘩就能比?”

柳三娘瞟着机器缝制的针脚,自己培养的三年以上老绣工都比不上,这样下来针线房以后的门槛要降到泥里去了,而且京城成衣市场就那么多,衣服多了绣娘就不值钱了。最后就是这个机器只能缝线,不能绣花,柳三娘也不怕他们,京师最好的绣娘都在她们几十家手里。

针线房招绣娘,一开始都是做简单的缝制,熟练了再一步步绣花,做达官贵人的衣服。这是一整套流程,如今要是用了机器,那些初入绣娘还怎么练手。

小管事仍不死心:“一台机器只需十两银子,两月便能回本……”话未说完就被柳三娘截断。

柳三娘抓起案头账簿狠狠摔在桌上,宣纸翻飞间露出密密麻麻的收支:“我针线房三百个绣娘,哪个不是自幼养着?这机器一响,多少人要饿死?”

最后,小管事灰溜溜抬着机器离开时,柳三娘还不忘嘱咐家丁:“放出去话去,京师任何针线房都不准用此物”

此刻,绣楼外的喧嚣声将柳三娘拽回现实。楼下伙计慌慌张张跑上来:“柳娘子!丰源行的掌柜的过来了,说是不再采购我们家衣服,除非我们和圆领制衣厂一个价格。”

柳三娘攥着窗棂的手骤然收紧,指尖传来的疼痛让柳三娘瞬间清醒——当时摔账簿的威风,如今倒成了刺向自己的利刃。

柳三娘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翻涌的慌乱,转身抓起鬓边的银簪狠狠插在妆奁上。以前柳三娘这些针线房的掌柜都没有觉得这些低端的衣服有什么了不起的,毕竟在京师开针线房的哪个不是能接一个侯府的活计,就是能接尚书侍郎家里活计。

几十个铜板一件的普通衣服都觉得无所谓,如今发现没有这些活计,才知道蚊子腿也是肉,

柳三娘看向吴四娘说道:“吴娘子,你们家接的是寿宁侯府的针线活吧!怎么你不说话了?”

柳三最怕吴娘子转而和圆领制衣厂合作,到时候真的是高档货和低档货全部被收割了,只能哭天抹泪了。

吴四娘捏着绢帕的手指微微发白,平日里珠光宝气的脸庞此刻笼着层阴云。

吴娘子瞥了眼四周掌柜们如狼似虎的目光,强笑道:“柳娘子说笑了,咱们都是多年姐妹最讲规矩了,各家在各家地里刨食。”

其实吴四娘子心里最忐忑了,今年寿宁侯夫人话里话外都在说,明年下人的衣服就交给圆领制衣厂做了,但是高档面料还是交给吴四娘子做,主要是考虑到吴娘子可能都买了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