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工业导师 > 第145章 水泥船 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津府府衙,实际上是天津县衙改做府衙。蔡通坐在府衙的躺椅上,听着幕僚的汇报。

陈师爷正在读邸报,读到陈知行平调煤铁集团协办,张锐轩加了天津市舶司筹备和天津造船厂总务,一口茶水喷出。

陈师爷忙不迭地用袖口擦了擦嘴,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又将邸报上那几行字反复看了几遍,才转头看向蔡通,结结巴巴地说道:“大人,您瞧瞧这邸报,陈知行竟平调去了煤铁集团做协办,那张锐轩更是得了天津市舶司筹备和天津造船厂总务的头衔。这……这可真是世事难料啊!”

蔡通原本微闭着的双眼陡然睁开,两道锐利的目光直射陈师爷手中的邸报。

蔡通猛地坐起身来,一把夺过邸报,快速浏览后,眉头紧紧皱成了一个“川”字。

沉默片刻,蔡通冷哼一声,“哼,张锐轩这小子还真是敢想敢干,自古都是南船北马,想要在北方造船?这也是开先河了。”

陈师爷说道:“大人说的是,北方哪有那么容易造船。且不说造船所需的木材,大多优质木料都产自南方,运输过来不仅路途遥远,成本更是高昂。

单说这造船的工匠,南方才有成熟的造船工坊和手艺精湛的匠人,北方在这方面可是一片空白。张世子贸然接下这烫手山芋,怕是要摔个大跟头。”

蔡通微微点头,“小侯爷这一步棋走得太急了,以为凭借陛下的恩宠就能为所欲为。造船可不是儿戏,其中的门道复杂得很,一个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蔡通重新躺回躺椅,手指轻轻敲打着扶手,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大人,那小侯爷负责天津市舶司筹备,这对咱们天津府来说,会不会有什么影响?”陈师爷小心翼翼地问道。

蔡通冷笑一声,“哼,影响自然是有的。市舶司一旦建立起来,天津港的贸易往来必然会增多,各种势力也会纷纷涌入。

咱们天津府表面上看着繁华了,实际上管理难度也大大增加。若是应对不当,很可能会出乱子。”

“那大人,咱们该如何应对?”陈师爷一脸担忧地看着蔡通。

蔡通坐直身子,叹了一口气说道:“小侯爷还是太年轻了,经验不足,你找个机会提醒一下他,到时候侯爷面上不好看。”

天津府大沽县海河口南岸的一片乱石滩涂,这个地方靠近淡水河口,不适合晒盐,制作盐田。

大沽县县令大手一挥,这一片后世天津港大小的土地都被张锐轩以天津港务集团的名义买下来,

天津港务集团内务府占股50%,户部占股20%,天津府出土地占比10%,剩下的20%由煤铁集团出资50万两白银认购。

实际建设资金只有50万两。好在现在水泥已经便宜下来了,工业化生产让水泥价格大跌。

最主要粘土和石灰石都是自己开采,只有煤和石膏和铁矿石需要购买,铁矿石一百斤需要50文。

由于晒盐之法,石膏产量也是暴增,现在价格已经跌到1文钱一斤。

顺带现在水泥也降到了两文钱一斤。

当然比起后世水泥几十块钱100斤来说还是有点高,

工匠们看着这个戈壁滩面面相觑,为首的赵小四说道:“大人,现在我们该做什么?”

赵小四这群工人都是永平煤铁集团支援过来的,对于张锐轩那是绝对信服。

“开挖吧!”张锐轩下令道。

赵小四茫然失措的看着张锐轩,赵小四是一个北方人,不会造船,更是不懂造船。

张锐轩想了想说道:“根据《永乐大典》,马三和下西洋宝船建制记载,欲造大船,必先建造船坞。

船坞者,形似池塘,一边通水,建时以水闸格挡,建好之后拆水闸,通江达海,宝船顺潮而出。

先挖一个长七十米宽20米的池子,这边留一个缓坡供人员进出口,那边建水闸。”张锐轩比划一下。

蔡通看着兴致勃勃的张锐轩,看着陈师爷问道:“造船是这么造的吗?”

陈师爷是绍兴人,轻轻摇了摇头,说道:“大人,张公子所言船坞建造之法虽有古书记载,可船坞易得,造船的船板却是难得啊!”

陈师爷抬手捋了捋山羊胡子,神情满是忧虑,“大人您不知道,上好的造船木料,如那坚硬耐腐的紫檀、铁力木,皆产自南方深山老林。且不说采伐艰难,单是从南方经水路转运至此,一路关卡、损耗,成本便翻了数倍。”

“更棘手的是,即便运来了木料,这木料的处理也是个大难题。造船所用木板,需经阴干,晾晒、蒸煮、防腐等多道工序,方能抵御海水侵蚀。南方匠人世代传承此技,而北方工匠对此几乎一窍不通。”

陈师爷叹了口气,“张世子仅凭一纸古籍便贸然行事,就算建成船坞,没了合适船板,那也只是个空壳子罢了。”

蔡通闻言,脸色愈发凝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这张锐轩,总想着一步登天。造船板的学问,岂是一朝一夕能参透的?”

“正是如此。”陈师爷附和道,“且如今这天津港务集团看似风光,实际建设资金不过五十万两。这造船板所需的木料、人工、技艺,哪一项不需要大量银钱?若是后续资金跟不上,只怕……”

蔡通来到张锐轩身边笑道:“小公子不知道用何造船,是不是该去采购一些船板来。”蔡通还是觉得有必要提醒一下张锐轩。不要到时候造出船坞没有木料造船,闹出笑话。

“蔡知府放心,造船没有想象的那么难,材料也是多种多样,什么便宜用什么。”张锐轩也知道陈锐放出狠话来了,不许一块船板北上,不过张锐轩根本就没有想用木板造船。

蔡通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哦?小公子这话倒是新奇,难不成还有比千年古木更合适的材料?”

蔡通余光瞥见张锐轩身后工匠们交头接耳、面露疑惑,心中愈发笃定这少年不过是在强撑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