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工业导师 > 第179章 宣大总督 9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氏尴尬地涨红了脸,胸脯剧烈起伏着,结结巴巴道:“对、对不住……奴婢实在是找不到茅房,这厂区又大,绕了好几圈都迷了路,肚子疼得实在熬不住,想着少爷在这,就……”

李氏声音越说越小,最后几乎蚊蝇般细不可闻,苍白的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恨不得立刻找个地缝钻进去。第一天就撞破了这种事,李氏真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空气陷入死寂,只有李氏粗重的喘息声在室内回荡。

刘蓉别过脸去,慌乱中扣错了衣襟,脖颈处的绯红顺着耳后蔓延到锁骨。

张锐轩手忙脚乱地整理衣衫,喉结上下滚动着,想说点什么化解尴尬,却又不知从何开口。

“我带你去吧!是我刚刚疏忽了,没有教你怎么用这个马桶。”刘蓉慌乱的下榻,差点摔倒在地。

拉着李氏的手去了卫生间,张锐轩趁机提着鞋子悄悄的跑路了。

卫生间里,抽水马桶的冲水声打破了凝滞的空气。

刘蓉垂眸擦拭着洗手台,余光瞥见李氏蜷缩在角落,手指还死死攥着裙摆,褶皱处已被捏得发皱。

刘蓉深吸一口气,转身时挤出个勉强的笑:“你别多想……刘蓉是自愿的,小侯爷是很好的人,不强迫人的。”

李氏慌忙摇头:“是小人莽撞,坏了您和少爷的事。”李氏声音带着哭腔,眼眶泛红。

“与你无关,是缘分没有到吧!”刘蓉打断李氏说话,“其实我也是,一个寡妇,当年小宝刚出生不久,他爹就被人打死了。不得已只能求助于侯府,幸得小侯爷收留一家四口。”

李氏咬着下唇,突然屈膝要跪:“娘子菩萨心肠,奴婢……”

“你也别称奴婢了,我也是小侯爷的奴婢,以后就姐妹相称吧!”刘蓉说道。

李氏睁着泛红的眼睛,睫毛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望着刘蓉真诚的面容,嘴唇微微颤抖着喃喃细语:“这、这能行吗?您是府里的老人,又得小侯爷,我不过是新来的丫头……”

李氏的声音里满是不安与惶恐,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裙摆被捏皱的地方,仿佛那是此刻唯一能抓住的依靠。

刘蓉上前一步,轻轻握住李氏冰凉的手,将李氏从屈膝的姿势中扶起:“说什么胡话!在这府里,哪有那么多规矩讲究。

我瞧着你实在,又都是苦命人,唤一声姐妹才是正理。”

刘蓉说话时,眼尾的细纹里都带着温和笑意,“往后你有难处,尽管同我说,咱们相互帮衬着,日子总能好过些。”

李氏被她的话触动,鼻头一酸,泪水又扑簌簌落下来,哽咽着点头:“姐姐……”

这一声称呼带着破音的颤抖,却仿佛卸下了浑身的包袱,两个女子的身影渐渐靠近,像是寒夜里相互取暖的萤火。

张锐轩找到李言闻,询问水杨酸课题组的进度,李言闻正在抓药。

“这是抓什么药!”张锐轩问道。

“这是安胎药,父亲说李娘子家中遇到大变故,又受到大惊吓,如今有长途跋涉,胎相不稳。”李言闻回道。

“我能看看吗?”张锐轩一半是好奇,一半是担忧,古代医生经常用重金属做安神药,毒,药不分,别到时候害了人家。

李言闻停下手中捣药的动作,将青瓷药罐往前推了推,“这是杜仲配桑寄生,固肾安胎最是稳妥。”

李言闻捻起几片深褐色的杜仲,掰开露出里面丝线,“此药味甘性温,能补肝肾、强筋骨,《神农本草经》便将其列为上品。”

说着又夹起一小撮寄生在桑树上的枝条,“桑寄生专入肝肾,与杜仲配伍,好比双剑合璧,既补先天肾气,又养后天肝血。”

张锐轩眼神一亮,这个杜仲不就和自己苦苦寻找的橡胶非常像吗?

永平的乙烯工程陷入停滞中,上次只是撞了大运搞出来一点点,后来发现根本无法提纯,丁二烯自然又是遥遥无期,看来这个合成橡胶是玩不下去了,只能走天然橡胶这条路了。

张锐轩说道:“给我一点这个杜仲,算了我自己去买,你好好安胎吧!抓紧时候组建课题组。”

张锐轩攥着几片杜仲皮,急匆匆赶回侯府。“李叔!”张锐轩几步跨过去,将杜仲皮递给李虎,“你可知道这东西长在何处?”

李虎观察一下说道:“这是杜仲,我们府里那棵最大的风水树就是了”

张锐轩盯着树影婆娑的杜仲古树,眼中迸发出灼热的光芒,喃喃道:“众里寻他千百度,得来全不费工夫!”

张锐轩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玉佩,思绪却已飘向千里之外的西北边陲。

既然杜仲能在北方扎根生长,那广袤的西北卫所之地,岂不是天然的种植场?

“李叔!”张锐轩突然转身,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你立刻去召集府里的管苗木的管事过来,我有要事商议!”

待李虎匆匆离去,张锐轩独自在庭院里踱步,脚下的青石板似乎都随着张锐轩的脚步震颤。

西北卫所向来因粮草匮乏、兵丁涣散而弊病丛生,若能让卫所兵丁改种杜仲,不仅能产出橡胶,还可以增加植被保水固沙。

“少爷,管事们到了。”李虎的声音从月洞门外传来。

“你们谁最会种植这个杜仲树,其他人可以回去了!”张锐轩说道。

众人面面相觑间,一个虎背熊腰的中年汉子跨前半步,腰间别着的小铲随着动作叮当作响。“小人赵铁牛,父子两代人在府里管了这个杜仲树,嫁接扦插样样熟稔。”

赵铁牛说道:“这个杜仲树,其实很好活,可以扦插成活,只是需要大量的水,在北方不宜大规模种植。”

赵铁牛趁机说道:“小人儿子赵小牛已得了八分真传,小侯爷……”

张锐轩说道:“好,明天让他来前院听用,先培育一苗圃杜仲树苗给本世子看看。”张锐轩指了指一片月季花圃,示意铲了它们,扦插上杜仲树苗。

赵铁牛大喜,下跪磕头:“谢世子爷。”其他人一脸羡慕的看着赵铁牛。

回去之后,赵小牛说道:“现在已经过了扦插成活的最好季节。”

赵铁牛闷声道:“你爹当然知道,可是当时话赶上了,你多费点心,还是能活一些,到时候爹再找人说一说话,不就成了。跟着世子爷,亏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