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工业导师 > 第337章 粥厂 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通州城外,尘土飞扬的官道上,一队车马正缓缓前行。

张锐轩掀开车帘,望着两侧平坦开阔的田野,眉头微蹙。

已在通州周边转了两日,合适的粥厂选址始终没定下来,要么离水源太远,要么场地局促,容不下数万流民。

“世子,前面就是八里桥了。”随从勒住马,指着前方横跨通惠河的石桥。

八里桥?难道就是后世僧格林沁的八里桥之战的八里桥,那要下去看看。

张锐轩跳下车,脚步踩在松软的河滩土上。八里桥果然名不虚传,三孔石桥气势沉稳,桥下通惠河碧波粼粼,两岸是望不到头的开阔地,既有闲置的荒滩,也有几处废弃的旧窑厂,地面平整得连块像样的石头都少见。

“这桥往东八里是通州粮仓,往西直通京城,漕运的船打这儿过,卸粮方便。”

随从指着河道里穿梭的漕船,“少爷您看这水,直接引渠就能用,煮粥、饮马都够了。”

张锐轩连连点头,这里确实是一个好地方,有一片几千亩地红薯苗,可以给灾民补充一些绿叶菜,还有一片荒地可以搭建帐篷。

张锐轩指着这片红薯苗问道:“这是谁家的田?”

随从金岩脸色微变,下意识地缩了缩脖子,支支吾吾道:“回……回世子,这片是……是咱们寿宁侯府自家庄田,是夫人的陪嫁庄园。”

张锐轩眉峰微挑,视线从田垄上收回,落在金岩脸上:“哦?自家的?庄头是谁?”

金岩的头垂得更低了,声音细若蚊蚋:“庄……庄头是……是拢脆姑娘的父亲。”

“你这狗头,怎么什么都知道!”张锐轩问道。寿宁侯府有几十万庄田,分了一百多处,张锐轩没有接手,很多都不知道。

金岩摸了摸后脑勺,脸上堆着笑说道:“少爷胸中有丘壑,管的是大事,这等小事自然是我等下人来打理。”

“你倒清楚。”张锐轩语气平淡,脚下却没停,沿着田埂往前走了几步。

张锐轩望向不远处的荒滩和废弃窑厂,又看了看潺潺流淌的通惠河,心里已有了计较。张锐轩转头对金岩道:“走,去庄头家里看看。”

金岩在前头快步引路,没走多远,就见庄子口的老槐树下站着几个身影,正是领头的正是庄头郑老汉。

郑老汉身边是李秀香,李秀香照顾拢脆生育的时候张锐轩见过,算是认识,左边是王老汉大儿子郑大郎和他妻子王氏,王氏手里抱一个小男孩,身后站一个小男孩。右边郑二郎和他妻子刘氏也是一样。

王老汉显然是早得了消息,手里攥着汗巾不住地搓,见张锐轩走近,忙不迭地躬身行礼,声音带着几分紧张的恭敬:“世子爷大驾光临,小老儿有失远迎!”

张锐轩看到王氏和刘氏这个两个人,想起去年那段时光,问道:“你们不在城里开脂粉铺子,怎么跑这里来了。”

王氏和刘氏闻言,脸上的血色“唰”地褪得一干二净,怀里的孩子哭闹了两声,王氏手一抖差点没抱稳,慌忙低头去哄,指节却攥得发白。

刘氏往后缩了缩,下意识地扯了扯郑二郎的衣袖,眼神躲闪着不敢看张锐轩,耳根子红得快要滴血。

一年前的荒唐事,难道世子还没有忘记,这什么时候是一个头。两人只觉天旋地转,难不成世子爷竟还记着?这是要翻旧账来了?

王氏嘴唇哆嗦着,半晌才挤出句嗫嚅的话:“回……回世子爷,现在是国丧期间,也没有人用脂粉了,就关了铺子,回庄上帮衬家里……”话没说完,声音已然带上了细细哭腔。

刘氏也是急得眼圈发红,拽着丈夫的手几乎要嵌进他肉里,心里头翻来覆去只有一个念头:完了,这要是被公婆和当家的知道了,往后在郑家还怎么立足?

郑老汉瞧着儿媳们神色不对,只当是怕生,忙打圆场:“世子爷莫怪,她们妇道人家少见世面。城里铺子是夫人体恤,让她们挣点体己,只是如今……。”

说着又给儿子们使眼色,郑大郎郑二郎也赶紧帮腔,丝毫没有察觉两个儿媳妇不对。

好在张锐轩也不是来找王氏和刘氏,不过是几场露水情缘,早就忘的差不多了。

张锐轩说道:“八里桥的那片庄田,我要征用当粥厂,你去和佃户们说一下,免了他们今年租税,还要补多少粮食给他们。”

郑老汉闻言一怔,脸上的恭敬霎时凝固,手里的汗巾差点掉在地上。

征用庄田当粥厂?这可不是小事,尤其这片地还是夫人的陪嫁,郑老汉一个庄头哪敢做主。

“世子爷,这……这庄田是夫人的产业,小老儿……”郑老汉搓着手,额角渗出细汗,既不敢违抗,又怕担了擅自处置的罪名。

张锐轩摆了摆手:“母亲那边我去说,你只需照办。佃户们的损失,按往年收成的差多少补多少给他们。”张锐轩语气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

郑老汉心里咯噔一下,可是世子爷定下了,也不敢再多言,忙不迭躬身应道:“是,小老儿这就去安排,绝不敢误了世子爷的事!”

“还有,咱们庄田旁边的那荒地是怎么回事?这么好的地怎么就抛荒了?”张锐轩又问道,张锐轩心想要是无主之地正好用来搭帐篷了。

郑老汉闻言连忙回话,脸上堆着谨慎的笑:“世子爷您瞧走眼了,那片不是荒地,那是英国公家的地,他们家今年轮着休耕,才看着光秃秃的。”

“英国公?”张锐轩眉梢微扬。

英国公张家在京中也是勋贵世家,家底殷实,名下田产遍布京畿。

郑老汉点头如捣蒜:“正是,他们家地多,轮着歇田养地力,去年种的麦子,今年就空着了,开春还撒了些草籽肥田呢。”

郑老汉凑近两步,压低声音,“英国公府的管事前几日还来查看过,说等秋收后就翻耕,明年要种谷子。”

张锐轩沉吟片刻,既是英国公家的地,征用起来怕是要费些周折。不过眼下安置流民要紧,便是勋贵之家,想来也不会在这时候计较。

“我知道了。”张锐轩淡淡应道,“你先去忙庄田的事,英国公府那边,我自会派人去说。”

郑老汉这才松了口气,忙不迭应着“是”,转身就招呼儿子们去召集佃户,脚步都比刚才轻快了几分。

张锐轩望着那片看似荒芜的土地,眼神深邃。

休耕的地,搭帐篷再合适不过。

英国公那边……张锐轩回头看了眼金岩:“走,先回府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