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工业导师 > 第517章 海南丘家 终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丘正寿似乎想起来什么,对于张懋说道:“世伯,这次来,小侄还想在天津港务采购几条船,最好是钢铁大海船,不知道从哪里走门路。”

丘家运黄花梨木头用的还是大明原来的福船。

大明福船后世大名鼎鼎长37米,宽10米,算上吃水深,上千吨。不过张锐轩没有见过,估计哪个工匠敢这么造船会被砍了。

长宽比才3.7,这个船怎么跑海,风一吹就要打转转了,根本没有操控性。

张锐轩的天津港务集团旗下的船都是8左右的长宽比,加上蒸汽机明轮驱动。可以轻轻松松跑出10节的舒服速度,要是加大功率跑12节也是可以的。

现在北方各海卫都在更换海船,不过订单比较多,张锐轩也有意压制数量,否则一下爆数量了,好是好,可是将来服役年限到了又要一起退役,这样很不好,不利于更新换代。

如今大明海上又没有战事,不着急,慢慢更新换代。

张懋笑道:“你要买船,算是找对人了!”说着抬手指向身侧的张锐轩。

张懋眼底带着几分打趣的笑意,“这位便是天津港务集团的提举,连天津造船厂都归他管着,你想要的钢铁大海船,问他再合适不过。”

丘正寿闻言猛地转头,看向张锐轩的目光瞬间亮了几分,先前因橡胶树而起的激动尚未平复。

此刻又添了层急切,忙起身拱手:“原来世子竟还管着造船的事!是丘某眼拙,方才竟未敢问。”

丘正寿搓了搓手,语气里满是期待,“实不相瞒,丘家在海南运黄花梨,用的还是老旧福船,不仅跑不快,遇上风浪还得提心吊胆。

听闻天津造的钢铁船稳当又迅疾,便想着换成新船,也好让后续橡胶采收的运输更顺畅些。”

张锐轩指尖仍搭在茶盏边缘,闻言淡淡颔首:“丘兄倒是通透,知道钢铁船的好处。天津造船厂眼下正造着两批货船,一批是一千五百吨的货船,适合跑南洋航线,另一批排水是二千吨的海船,能抗住外洋风浪。”

张锐轩顿了顿,目光扫过丘正寿急切的神情,补充道,“若是丘兄要得急,明日我们便可去造船厂验船,确认无误后,就可以学习操船,和维修船,出师之后就可以开回去了。”

“现成的?”丘正寿惊喜得声音都高了些,随即又有些迟疑,“只是这钢铁船的价钱……”

丘正寿虽盼着新船,却也知晓这类新鲜物件定不便宜,生怕超出丘家眼下的财力。

张懋在旁笑着打圆场:“你倒不必担心价钱。锐轩向来体恤合作方,你帮他种橡胶树,也算替大明办军需,这船价上,他定然会给丘家算个实在数,断不会让你吃亏。”

张锐轩也点头附和:“张世伯说得是。橡胶种植一事,丘家要担的风险不小,这船你先开去用,到时候我上书朝廷,拨付给文昌卫作为海防用。

当然丘兄要是觉得不妥也可以办理贷款,用以后的橡胶收益抵扣,我就不算你利息了,算一个成本价。”

丘正寿听到“海防拨付”与“无息贷款”两个选项,眼睛倏地睁大,端着酒杯的手都稳了几分,先前那点迟疑瞬间烟消云散。

丘正寿猛地放下酒盏,起身对着张锐轩深深作揖,声音里满是难掩的激动:“世子体恤,丘家感激不尽!

若能走海防拨付的路子,既不占丘家现银,又能为文昌卫添海防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好事,丘某怎会不妥?”

说罢,丘正寿又转向张懋,语气愈发恳切:“世伯您瞧,世子不仅给丘家指了橡胶树的明路,连船的事都想得这般周全。

有二位在,丘家往后在海南办事,心里便有底了!”

张懋捻着胡须笑出声,指了指丘正寿:“你这小子,倒是会说话。不过锐轩这安排确实妥当,既顾着军需,又帮衬了丘家,一举两得。”

张锐轩看着丘正寿喜不自胜的模样,指尖轻轻叩了叩桌面,补充道:“海防拨付的文书,我明日便让人去兵部递呈,不出十日便能批复。

你今日先回驿馆歇着,后日一早,我让人带你去造船厂,先熟悉船上的蒸汽机与操船设备——这钢铁船与福船不同,操船的法子得重新学,免得后续出岔子。”

丘正寿忙不迭点头,连声道:“是是是!全听世子安排!明日我便在驿馆候着,绝不误事!”

丘正寿端起酒盏,再次敬向张锐轩与张懋,杯中酒液因手的轻颤晃出细沫:“今日得遇二位,是丘家的福气!这杯酒,丘某敬二位,预祝橡胶满海南,海船通南洋!”

张锐轩与张懋对视一眼,皆端起酒盏回应,三盏酒杯在空中轻轻相碰,清脆的声响里,似已能窥见数年后海南橡胶成林、钢铁海船穿梭南洋的景象。

第二天早上一大早,张锐轩告了一个假,就一起去了天津造船厂。张锐轩说的轻松,其实造船厂的船想要弄出来优先给海南还是有些困难。不亲自去一趟协调一下,底下人还真完成不了,

西苑金安殿内

朱厚照已经是正式将西苑改名豹房,豹房不是养豹子的。豹房来自元蒙,意思是军事策划之帐篷。蒙古人认为豹子英勇善战,取名豹房。

朱厚照看到张锐轩的奏折,眉头一皱,这个家伙,几个月了,就上了这么一道奏折。“刘大伴,张锐轩这小子怎么和海南来到贡使搅和到了一起。”

刘锦说道:“说是要种一种什么树,只有海南能种,种好了几年就有收益,和松树差不多,可以割胶。”

张锐轩就喜欢在太白楼议事,太白楼早就被锦衣卫和东厂给渗透了,白天说的,晚上就可以传入宫中。

“种树,我大明没有树用吗?”朱厚照问道。

刘锦心里想,老百姓当然是缺树,可是再缺,还能少了陛下您的。

朱厚照不耐烦的说道:“瞎折腾,去一个人传旨让他进宫来一趟。”

朱厚照最近有件烦心事,两淮盐政混乱,盐税好几年都收不上来,原来两淮盐税第一,如今长芦盐税已经是盐税半壁江山了。

朱厚照决定是时候碰一碰这个江南士绅的大本营。派了巡盐御史去两淮巡盐,结果几个月下来什么都没有,每次上书也是说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