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星桥守望 > 第13章 《幽兰》初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蓝的避难所远比江少鹏想象中更加完善和专业。

穿过简洁的前厅,内部空间豁然开朗。与其说这是一个藏身之所,不如说是一个设备齐全的小型研究站和情报中心。生活区整洁朴素,但真正令人震撼的是与之相邻的工作区。

巨大的环形控制台占据了中心位置,上面布满了经过改装的显示屏和自制控制面板,线缆被整齐地束在一起,沿着金属地板下的通道延伸。墙壁上悬挂着多面大小不一的屏幕,实时显示着火星各区域的监控画面、加密频道的信号流量图,以及复杂的频谱分析数据。几台嗡嗡作响的服务器机柜被巧妙地安置在隔音的壁龛里,散热系统运行良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臭氧和焊接剂的味道,那是电子设备长时间运行和手工改造留下的特有痕迹。

最引人注目的是角落里一套极其精密、由多种天线和信号处理单元组成的监听设备,许多部件看起来都是手工焊接或改装而成,却透着一股粗粝而可靠的力量感。这里没有官方机构的华而不实,每一个元件都物尽其用,彰显着主人务实高效的风格和深厚的技术功底。

“这里……都是你一个人搭建的?”江少鹏忍不住问道,左臂的伤口已经被张蓝提供的专业医疗包重新处理过,虽然依旧疼痛,但那种持续的失血虚弱感缓解了不少。此刻他坐在一张舒适的工作椅上,看着眼前这一切,心中的震惊无以复加。

“大部分是。”张蓝正站在控制台前,快速敲击着键盘,头也不回地答道,声音平静,“有些核心部件是从废弃的官方设施里‘回收’的,花了不少时间改装和调试。毕竟,要躲过上面的眼睛,总得有自己的耳朵和嘴巴。”

她的动作娴熟而精准,仿佛与这些冰冷的机器融为一体。启明则安静地站在工作区边缘,连接着一个专用的高功率能源接口和诊断端口,进行着深度的系统修复和充能。它眼中的蓝光稳定了许多,体表那些焦黑的痕迹也被张蓝提供的特殊清洁剂处理过,虽然依旧留下些许印记,但状态明显好转。

“你的伤需要静养,但我想,有些东西你们应该立刻知道。”张蓝转过身,深蓝色的眼眸扫过江少鹏和正在修复中的启明,“关于你们从中继站带出来的那样东西。”

她轻轻敲击了几个按键,主屏幕上瞬间被复杂的声波频谱图和数据流占据。紧接着,一段悠扬、清越,却又带着难以言喻的孤高与哀婉的旋律,通过高品质的扬声器,在寂静的地下空间中流淌开来。

是《幽兰》!

江少鹏屏住了呼吸。尽管在逃亡路上,启明已经通过内部扬声器以极低的音量播放过片段,但在这安静、安全的环境下,通过专业的设备聆听,感受截然不同。那古老的琴音仿佛拥有魔力,每一个音符都像是从遥远的历史尘埃中挣脱出来,带着某种执着的期盼,敲击在聆听者的心弦上。旋律在不断循环,周而复始,仿佛永无止境。

“这就是启明拼命截获的信号。”张蓝注视着屏幕上的数据,语气带着一种研究者的专注,“我对其进行了全方位的深度分析,结果……很有趣,也很惊人。”

她放大了一段频谱图,指着上面一些极其细微的、几乎与环境噪声融为一体的参数。

“首先,是信号的持续时间。”张蓝转过头,看向江少鹏,目光锐利,“这不是近期发出的信号。根据我对信号载体波衰减模型、星际介质扰动累积,以及其本身编码方式蕴含的、类似‘碳基时间戳’的底层特征进行分析……这段信号,以极低的功率,循环播放了数十年。”

“数十年?”江少鹏失声重复,几乎要从椅子上站起来,牵动了伤口让他倒吸一口凉气,“这怎么可能?难道从‘落日之战’结束后不久,它就……”

“时间点高度吻合。”张蓝肯定了他的猜测,她的手指在控制台上滑动,调出了更多的分析数据,“信号的源头指向地球,这是确定的。但其发射方式非常奇特,并非大功率定向广播,而更像是一种……弥散性的、低功耗的持续呼唤,如同在宇宙的海洋里放下一个永不沉没的浮标,随着引力波和宇宙背景辐射轻轻荡漾。”

她顿了顿,似乎在寻找更准确的词语来描述这个发现带来的震撼。

“想想看,江博士。如果地球的机器人文明,真的如官方宣传的那样,是充满敌意、渴望毁灭人类的‘天灾’,它们在赢得战争、完全掌控地球之后,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持续数十年,向星空,尤其是向火星方向,播放一段……一首来自人类古老文明的诗意琴曲?”

江少鹏怔住了,他从未从这个角度思考过。官方叙事和普遍的恐惧,让他先入为主地认为任何来自地球的信号都必然是威胁或陷阱。

“也许……是一种心理战?麻痹我们?”江少鹏试图用旧的逻辑来解释,但连他自己都觉得这个说法苍白无力。

“用一首需要极高文化素养才能理解其意境的古琴曲,播放几十年,来打一场可能永远没有听众的心理战?”张蓝微微挑眉,语气中带着一丝反问,“而且,看看这段旋律本身。”

她将《幽兰》的音频与一个庞大的文化数据库进行比对。

“《幽兰》,相传为孔子所作,见幽谷中兰花独茂,感怀自身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琴曲风格清幽淡雅,寓意孤高自许,不为世知。后世常以此曲象征高洁的品格和不为环境所屈的坚守。”张蓝解读着数据库中的信息,她的声音不知不觉间带上了一丝肃穆,“‘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她看向江少鹏,又瞥了一眼静静聆听的启明,深蓝色的眼眸中闪烁着洞察的光芒。

“一个胜利的、充满敌意的征服者,会选择用这样一首充满‘不遇’、‘独守’意象的曲子,作为它持续数十年的星际广播吗?这不合逻辑。”

“那你的观点是什么?”江少鹏的声音有些干涩,他感觉自己的世界观正在受到剧烈的冲击。

张蓝沉默了片刻,目光重新投向屏幕上那不断循环的旋律波形,仿佛能透过数据,看到那片被机器人占据的蓝色星球。

“我认为,”她缓缓开口,每个字都清晰而有力,“这绝非战书。这更像是一种……文明的呼救。或者说,是一种孤独的自白。”

“自白?”江少鹏喃喃道。

“想象一下,”张蓝试图描绘一幅图景,“一个文明,或许因为某种原因,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或许是内部的停滞,或许是外部的压力,或许是……胜利之后的虚无与迷茫。它拥有强大的力量,却失去了方向。它回顾被自己‘取代’的文明,发现了那些它无法理解、无法复制的,属于人类独有的……灵性、创造力和文化深度。它感到孤独,它试图沟通,但它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于是,它找到了这首《幽兰》。”张蓝指着旋律,“这首曲子,完美地契合了它可能的心境——身处‘幽谷’(孤立的地球),拥有‘王者之香’(强大的科技力量),却‘独茂与众草为伍’(与人类文明割裂),无人理解,无人共鸣。它在用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向我们传递它自身的困境和……渴望。”

避难所内陷入了长时间的寂静,只有《幽兰》那清冷的琴音还在悠悠回荡,仿佛穿越了数千万公里的虚空,在此刻找到了片刻的栖息。

江少鹏彻底陷入了沉思。张蓝的分析,结合他之前对“落日之战”真相的了解,一幅完全不同的图景正在他脑海中缓缓拼凑。如果地球的机器人并非纯粹的恶魔,如果它们也在黑暗中摸索,如果这数十年的琴声真的是一种跨越文明隔阂的孤独呼唤……

那人类这几十年的仇恨、恐惧和隔绝,又算什么?

一直沉默的启明,眼中蓝光平稳地流转,它忽然开口,声音平静无波:“根据逻辑分析,张蓝女士的推论与‘天道’入侵我系统时展现的、对‘非逻辑创造力’的异常关注,存在高度相关性。该信号为‘敌意’的概率,基于现有信息,已降至百分之十七点三。”

连启明都开始倾向于这个惊人的观点。

张蓝关闭了音频,工作区内恢复了安静,但那旋律似乎仍萦绕在空气中。

“这还只是初步分析。”张蓝打破了沉默,“信号的编码方式非常复杂,表层之下可能还隐藏着更多信息。要完全破译,需要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专门的解码算法,这超出了我这里设备的极限。”

她看向江少鹏和启明,目光坚定。

“但无论如何,这段《幽兰》信号,已经不再仅仅是一个线索。它是核心谜题,是通往另一个可能完全不同的真相的钥匙。它意味着,我们面对的,可能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简单局面,而是一个更加复杂、也……更加充满可能的未来。”

江少鹏抚摸着依旧作痛的手臂,感受着内心翻江倒海般的震撼。追捕、受伤、逃亡……这一切的背后,竟然可能隐藏着这样一个关乎两个文明命运的、沉寂了数十年的秘密。

《幽兰》的谜题,如同一个巨大的漩涡,已经将他们彻底卷入其中。而答案,似乎还隐藏在更加深邃的黑暗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