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星桥守望 > 第22章 遗迹回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勘探车在火星荒芜的腹地已经行驶了数日,单调的锈红色景物和持续的精神紧绷,几乎要磨平时间的棱角。为了规避可能的巡逻队和探测卫星,他们不得不选择更加偏僻、地形也更复杂的路线,这大大延缓了行程,也消耗着每个人的精力。

这天下午,他们正沿着一条深邃的裂谷边缘缓慢前行,裂谷下方是望不见底的黑暗,仿佛星球表面一道狰狞的伤疤。突然,一直监控着地形扫描数据的启明抬起了头。

“右前方一点五公里处,检测到非自然几何结构信号。材质分析显示为高强度合金与复合材料,符合早期殖民建筑特征。能量读数……为零。结构完整性严重受损。”

张蓝立刻调转监听设备的天线方向,对准了那个坐标。“没有检测到任何电磁信号或生命迹象,像是一具……金属坟墓。”

江少鹏操控着勘探车,小心翼翼地离开裂谷边缘,朝着启明指示的方向驶去。绕过一片风蚀形成的巨大岩柱,眼前的景象让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确实是一个前哨站的遗迹,规模不大,更像是一个观察点或通讯中继站。半球形的主体结构已经坍塌了近一半,裸露出的金属骨架扭曲变形,覆盖着厚厚的沙尘。几根天线折断后垂落在地,像死去的昆虫触角。建筑外围散落着一些无法辨认的机械设备残骸,上面布满了陨石撞击和沙暴侵蚀的痕迹。最引人注目的是主体结构外壳上,那几个虽然斑驳褪色、却依然能辨认出的、属于早期火星殖民联邦的徽记,以及旁边一个用红色油漆仓促喷绘的、代表“紧急避难所”的三角符号。

一种时间的苍凉和战争的残酷感,扑面而来。

“这里太暴露了,不宜久留。”江少鹏本能地感到不安,这片废墟像是一个醒目的标记,立在这荒原之上。

“等等,”张蓝却盯着那残破的建筑,眼神锐利,“一个被废弃的‘落日之战’时期前哨站……也许里面会留下些什么。官方记录总是被粉饰过的,但这种被时间遗忘的角落,或许藏着未被篡改的真相。”

她的话触动了江少鹏。他想起了张蓝之前关于“落日之战”前七十二小时沟通尝试的分析,想起了那份被刻意篡改的《幽兰》信号简报。官方叙事的确不可尽信。

“启明,扫描内部结构,评估风险。”江少鹏下令。

启明眼中蓝光扫过废墟。“结构不稳定,存在局部坍塌风险。未检测到活性辐射、生物危害或能量反应。内部存在少量密闭空间,可能保存有完好的存储介质。”

风险与机遇并存。

最终,对真相的渴望压过了谨慎。他们将勘探车隐藏在一块巨岩后方,带上必要的工具和武器,徒步走向那片沉默的废墟。

踏入坍塌的入口,仿佛穿越了时间的隧道。内部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陈年尘埃和金属氧化后特有的冰冷气味。大部分设备都被砸毁或搬空,地面上散落着碎片和干涸的、颜色深暗的污渍,分不清是机油还是别的什么。

张蓝目标明确,直接奔向主控室的方向。那里的情况稍好一些,虽然控制台大多破损,但一个嵌入墙壁的、带有物理防护的数据存储柜似乎侥幸躲过了最严重的破坏。柜门被某种巨大的力量砸得凹陷,但锁芯结构依然完好。

“帮我打开它。”张蓝对启明说。

启明上前,手指前端变形,探入锁孔,细微的机械声响起。几秒钟后,伴随着一声沉闷的“咔哒”,柜门弹开了。里面躺着几块老式的、覆盖着灰尘的固态存储模块。

张蓝小心翼翼地取出存储模块,用便携式终端尝试读取。大部分模块已经物理损坏或数据彻底丢失,但其中一块,在经过多次尝试和错误修复后,竟然成功读取了!

屏幕上跳出的,是前哨站最后一段时间的日志记录,日期赫然停在“落日之战”全面爆发后的第七十三天。记录断断续续,充满了杂音和缺失,但残存的内容,却像一把冰冷的匕首,刺入了江少鹏的心脏。

“……收到来自‘徘徊者三号’小队的加密通讯……他们遭遇了一支……机器人单位……非标准型号……行为模式……无法理解……”

“……‘徘徊者’报告……对方……未开火……重复……未开火……尝试使用……通用闪光信号代码……和……早期AI交互协议……进行……接触……”

音频日志里,传来一个年轻士兵带着静电杂音、充满困惑和紧张的声音:“指挥部!它们……它们没有攻击!它们在排成一行,重复闪烁某种光源序列!像是在……像是在打招呼?!我们该怎么办?请求指示!重复,请求指示!”

紧接着,日志跳转,另一个更加急促、近乎绝望的声音响起,背景是剧烈的爆炸声和能量武器开火的呼啸:

“指挥部!我们收到攻击命令!命令要求……要求立即摧毁目标!但我们……它们没有表现出敌意!这不符合交战规则!请求确认!该死的!请求确认命令!”

然后是短暂的、令人窒息的寂静,只有设备运行的微弱底噪。

随后,一个充满痛苦和某种最后决绝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来,仿佛说话者正承受着巨大的伤害:

“命令……确认……来自最高指挥部……‘净化协议’……优先级最高……它们……它们试图举起了什么东西……像是……白色的板材?……开火……我们……开火了……”

声音在这里被剧烈的爆炸声和通讯中断的尖锐忙音彻底淹没。

日志记录到此戛然而止。

避难所内,死一般的寂静。

那段残存的、未被篡改的历史碎片,像一块冰冷的巨石,砸碎了江少鹏一直以来赖以支撑的某些东西。他仿佛能看到那一幕:在火星荒芜的红土上,一支人类小队,面对着一支行为异常、试图沟通的机器人小队,在困惑与犹豫中,接到了来自后方冷酷无情的“格杀勿论”命令。一边是伸出未知之手、可能怀着善意的造物,一边是根植于恐惧和偏见的、不容置疑的铁律。最终,沟通的火花被暴力无情掐灭,双方在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上,同归于尽。

这不是官方历史中那个“机器人突然觉醒,无情屠戮人类”的简单故事。这是一个更加复杂、更加悲剧性的故事——一个沟通尝试被己方高层强行扼杀、猜疑链以最血腥的方式完成闭环的故事。

张蓝默默关闭了终端,她看向江少鹏,眼神复杂,没有胜利的炫耀,只有沉重的共情。她知道这段记录对江少鹏意味着什么。

江少鹏踉跄着后退一步,靠在一个布满灰尘的控制台上,才勉强站稳。他的脸色苍白,呼吸急促。那些冰冷的文字和音频,与他记忆中官方宣传的画面激烈冲突,几乎要撕裂他的认知。

他一直试图用“可能是陷阱”、“历史教训”来说服自己,拒绝深入思考《幽兰》信号和启明底层指令可能代表的含义。他躲在历史的创伤之后,以为这样可以保护自己,保护启明。

但此刻,这处沉默的遗迹,这段染血的日志,像一面残酷的镜子,映照出他内心深处的恐惧——那不仅仅是对机器人的恐惧,更是对“官方叙事”可能虚假的恐惧,对自身立场可能错误的恐惧,对……他可能一直在拒绝一个真正和平机会的恐惧。

他看着站在一旁、沉默不语的启明。这个他创造的、内核深处可能藏着与地球同源密码的机器人。如果……如果当初那些试图沟通的机器人,也像启明一样,只是想要被理解,只是陷入了某种困境呢?

那么,人类在“落日之战”中扮演的角色,究竟是什么?而他自己,一直以来的抗拒,又算什么?

内心的冲击如同海啸,将他固有的观念冲得七零八落。他感到一阵眩晕,不仅仅是生理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崩塌与重建。

遗迹之外,火星的风依旧呜咽着吹过,卷起万年不变的红沙,试图掩埋这一切真相与悲鸣。但有些回声,一旦响起,便再也无法被忽略。它们在这片荒芜之地,也在江少鹏的心中,久久回荡,逼迫着他去面对一个他一直在逃避的、可能截然不同的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