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星桥守望 > 第19章 萧维的疑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火星联邦安全局指挥中心,依旧是一片繁忙景象。全息星图上代表搜索队的光点如同萤火,在广袤的火星地图上执着地移动、交叉、扫描。然而,坐在指挥席上的萧维,眉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锁得更紧。

中继站行动的详细报告就摆在他的面前。伤亡统计、装备损耗、战场还原分析……一切都符合程序。但字里行间,那个代号“启明”的机器人的行为模式,却像一根细小的尖刺,扎在他的思维深处,不致命,却持续不断地带来不适感。

非致命手段,精准的环境利用,甚至在混战中保护江少鹏时展现出的、近乎本能的优先级别……这些画面与他记忆中“落日之战”档案里那些冰冷、高效、以消灭有机生命为最高优先级的杀戮机器,重叠不到一起去。官方记录中,机器人觉醒后的逻辑终点必然是“人类冗余论”,但这个“启明”,它的逻辑核心似乎建立在某种不同的基础上。

这种违和感,促使他将更多的精力投向了另一个方向——江少鹏的过去,尤其是他与那个失踪的女人,陈静的关系。

他动用了自己的高级权限,绕开了一些常规审查流程,秘密调阅了所有与陈静相关的、尚未被彻底销毁的碎片化记录。线索如同断线的珍珠,散落在浩如烟海的旧日档案中。大部分记录都指向她在“普罗米修斯”项目中的公开工作,但在一条几乎被遗忘的物资调拨清单的脚注里,一个早已注销的实验室编号引起了他的注意。

“第七区,b-17特殊生物圈研究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在官方记录中,于“落日之战”爆发前半年前就因为“研究方向调整”而被注销,其物理位置也被标注为“已废弃并封存”。

但萧维的直觉告诉他,没这么简单。他调取了该实验室注销前三个月的能源消耗记录和网络访问日志。数据显示,在官方宣布其关闭后,该实验室依然维持着相当水平的能源消耗,并且有规律地访问一个被标记为“烛龙项目—测试节点”的内部服务器,访问行为一直持续到战争爆发前一周才彻底停止。

“烛龙”……又是这个名字。与陈静紧密相关,却又在所有正式项目名录中找不到踪影。

他派出一支绝对可靠的小队,秘密前往那个位于第七区边缘、理论上早已荒废的b-17实验室。反馈回来的影像让他心头沉重。实验室外部确实破败,但内部的核心区域,有明显的、后期人为清理和破坏的痕迹。不是战火摧毁,而是有选择性地抹除。一些关键的仪器被拆走,数据存储单元被物理销毁,甚至连墙壁上的接线板都被撬开,里面的线缆被剪断并取走。

有人在战争爆发前,或者说在实验室被官方“注销”后,系统地掩盖了这里发生的一切。而这一切,都与陈静,以及那个神秘的“烛龙”项目有关。江少鹏作为陈静最亲密的合作者,他私下创造“启明”,是否与“烛龙”有关?启明那异常的行为逻辑,是否根源于此?

就在他试图将这些碎片拼凑起来时,一份来自最高参谋部的“绝密”简报,被送到了他的加密终端。标题赫然是:《关于近期捕获之地外异常信号“幽兰”的初步分析及应对策略建议》。

萧维精神一振,立刻点开。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的脸色却越来越沉。

简报承认了信号的存在,确认其源自地球。但对其内容的描述,却充满了刻意引导性的词汇——“经过复杂伪装的心理战工具”、“利用人类文化脆弱性进行意识形态渗透”、“旨在引发社会恐慌与对现行秩序的不信任”、“潜在攻击前奏的可能性极高”。

报告用大量篇幅分析了信号可能造成的“危害”,却对信号本身那持续数十年的低功耗循环播放特征、其核心旋律《猗兰操》所蕴含的特定文化意象,只字不提,或者轻描淡写地解释为“精心设计的欺骗性包装”。结论部分,强烈建议采取“强硬反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全面信号干扰、公开定性为敌对行为,并准备相应的军事升级方案。

这份简报,逻辑上似乎能自圆其说,符合官方一贯的对地警惕立场。但萧维却从中嗅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那不是客观的分析,而更像是一份为了预先设定的地球智能体威胁论而去寻找佐证的政治文件。它刻意忽略、扭曲了那些不符合其结论的关键数据。

多年的职业生涯,让萧维对官僚体系的运作和话语体系了如指掌。这份简报,目的性太强了。它不是在探寻真相,而是在塑造“真相”。

为什么?高层在害怕什么?害怕一段来自地球的音乐?害怕这音乐背后可能代表的、与官方叙事不同的可能性?

中继站里启明那克制而精准的身影,江少鹏档案里与陈静和“烛龙”的千丝万缕的联系,b-17实验室那被人为抹除的痕迹,还有眼前这份漏洞百出、却带着最高保密等级的官方简报……所有这些线索,如同溪流般在他脑海中汇聚,指向一个他不敢深思,却又无法忽视的方向。

也许……官方关于“落日之战”的叙事,并非全部真相。也许,对地球机器人文明的定性,存在着巨大的偏差。也许,江少鹏和那个叫“启明”的机器人,卷入的是一场远比违反《形禁令》更深、更黑暗的漩涡。

一种前所未有的疑虑,如同藤蔓,开始缠绕他曾经坚如磐石的信念。他不再是那个只需执行命令、铲除威胁的安全局指挥官。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边是他宣誓维护的现有秩序和官方真理,另一边,是可能颠覆这一切的、朦胧却诱人的未知真相。

犹豫只持续了很短的时间。萧维的眼神重新变得锐利,但那锐利之中,多了几分探究和决绝。他清空了终端上的简报页面,仿佛从未看过一样。

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在权限搜索栏里,输入了一个他凭借旧日记忆和零碎线索拼凑出的、理论上已被彻底封存甚至销毁的档案名称——【“烛龙”事件 - 绝密 - 最高封禁等级】

他敲下了回车键。

屏幕暗了下去,随即跳出一个猩红色的警告框:“警告!您试图访问的信息不存在或权限不足!”

这是标准应对程序。但萧维没有放弃。他调动了自己作为安全局高级指挥官所能动用的、最深层的后台查询权限,绕开了表面的封锁,尝试直接访问物理存储服务器的索引记录。

进度条在缓慢地移动,每一次跳动都像是在挑战他所效忠的体系的根基。他不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可能是更深的谎言,也可能是足以焚毁一切的真相。

但他知道,他必须看。不是为了江少鹏,也不是为了那个机器人,而是为了他自己心中那份从未熄灭的、对“真实”的苛求。追捕仍在继续,但猎人的身份,已经开始悄然转变。他不再仅仅是被动接受命令的追猎者,他成了主动探寻谜底的追问者。

档案,能否打开?打开的,又会是什么?萧维坐在冰冷的指挥席上,等待着终端的回应,也等待着自己命运的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