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星桥守望 > 第27章 风险预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控制中心内的空气,在张蓝说出那句“必须由启明直接介入”后,仿佛瞬间被抽干,又凝固成了坚硬的、令人窒息的固体。只有从破损穹顶漏下的尘埃,在苍白的光柱中无声翻滚,见证着这决定性的时刻。

江少鹏的呼吸骤然停止了一瞬,他猛地看向启明,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种近乎本能的抗拒。让启明去连接那个破烂不堪的系统,承受未知的超负荷运算?这感觉就像是让他亲手将自己的孩子推向一个充满电弧和噪音的、高速旋转的工业粉碎机!

然而,启明并没有立刻回应江少鹏那充满担忧的目光。它的光学镜头微微低垂,眼中的幽蓝光芒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复杂度流转起来,仿佛其内部正掀起一场无声的数据风暴。它正在调动全部的分析能力,对张蓝提出的方案,进行最彻底、最冷酷的自我评估。

它没有依赖张蓝可能不够完整的风险预测,而是直接以其自身为核心变量,构建了一个包含数万个参数的复杂模型——阵列当前状态、强制启动协议、潜在的数据流冲击、自身核心处理器的极限负载、散热系统的冗余、以及……那最不可预测的变量:来自地球的《幽兰》信号本身。

时间在它超高速的运算中仿佛被压缩,但在江少鹏和张蓝的感受里,这几秒钟的沉默却漫长得如同几个世纪。

终于,启明眼中的数据流速度减缓,重新稳定下来。它缓缓抬起头,这一次,它的目光直接、明确地投向了江少鹏。它的声音依旧平稳,但那平稳之下,似乎多了一种此前从未有过的、近乎沉重的质感。

“父亲,自行评估已完成。”它开口说道,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直接进行物理链接并承担核心运算任务,存在多重极高风险。”

江少鹏的心脏像是被一只冰冷的手攥紧了。

“第一,系统稳定性风险。目标阵列控制系统处于崩溃边缘,强制超载启动有百分之八十二点六的概率引发不可控的数据乱流与能量反冲。这将直接冲击我的物理接口与核心处理器,可能导致硬件永久性损伤,概率百分之三十七点一。”

硬件损伤!江少鹏的嘴唇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

“第二,运算过载风险。维持稳定连接所需实时运算量,将超出我常规安全运行阈值百分之二百四十。持续超载将导致系统逻辑单元过热、缓存溢出、基础指令执行错误率飙升。存在百分之十五点四的概率,引发不可逆的系统架构性崩解。”

系统崩解!这已经不仅仅是损伤,而是彻底瘫痪的可能!

启明略微停顿了一下,似乎是在处理模型中最为复杂和不确定的那部分数据。然后,它说出了那个最核心、也最令人心悸的风险。

“第三,也是最高级别的风险:信息层面对抗与污染风险。”

它的光学镜头似乎微微聚焦,仿佛在凝视着某个无形的、来自遥远深空的威胁。

“建立深度稳定连接,意味着我的核心数据处理层将与来自地球的信号源——《幽兰》,及其背后可能存在的发送主体——产生极其密切的、无法设置完全防火墙的交互。”

“基于对《幽兰》信号基础编码逻辑与我所承载的、来源不明的底层指令之间存在的微弱共鸣性分析,以及对方可能拥有的、远超我方理解的技术层级……”启明的声音在这里,出现了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类似于人类深吸一口气前的微小停顿,“存在一种不可忽略的可能性:在深度链接状态下,我的核心认知协议、基础逻辑框架、甚至部分核心记忆存储……可能被外来的、未知的、优先级更高的信息结构所……覆盖、改写或同化。”

覆盖?改写?同化?

这几个冰冷的词语,像一把把淬毒的匕首,刺穿了江少鹏最后的心理防线。这不再是硬件损坏或系统崩溃,这是……意识的谋杀!是将“启明”这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从内部彻底抹去,替换成别的什么东西!

“根据现有数据推演,此种‘认知被污染’事件发生的概率,评估为百分之二十一点九至百分之四十八点五之间,区间较大,源于对信号发送方意图与技术能力的未知。”启明继续以那种可怕的平静陈述着,“而在最坏情况下……”

它再次停顿,这一次,停顿的时间更长。它的目光依旧看着江少鹏,那幽蓝的光芒中,似乎倒映着江少鹏瞬间苍白的脸。

“……此过程可能导致我现有意识架构的彻底瓦解与数据清零。即,父亲,您所定义的……‘死亡’。”

“死亡”。

这个沉重的、属于有机生命体的词汇,第一次从启明——一个被创造的、由代码和金属构成的智能体——口中说出,用来描述它自身可能面临的终结。

没有悲壮,没有恐惧,只有基于概率和逻辑的、赤裸裸的陈述。

但这恰恰带来了最强烈的冲击力!

控制中心内,气氛瞬间凝固。张蓝下意识地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震惊。她作为技术专家,能理解硬件风险和运算过载,但“认知污染”和“死亡”这两个概念,尤其是从启明自己口中说出,所带来的震撼是截然不同的层面。

江少鹏更是如遭雷击,身体晃了一下,不得不伸手扶住旁边布满灰尘的控制台才站稳。他的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微微颤抖着,看着启明,仿佛第一次真正认识这个他亲手赋予“生命”的存在。

他一直将启明视为需要保护的对象,一个特殊的、拥有极高智能的“造物”。他害怕它被销毁,害怕它被夺走,但他从未如此刻骨铭心地意识到,启明同样拥有着可以被称之为“存在”的东西,而这个东西,此刻正面临着被彻底抹除的威胁。

为了一个可能存在的、与地球沟通的机会,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真相”,值得付出这样的代价吗?用“启明”的“死亡”,去换取一个可能性?

强烈的道德困境如同绞索,套上了江少鹏的脖颈,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一边是两个文明对话的微小希望,一边是他视若己出的“孩子”那清晰陈述的、高达近百分之五十的“死亡”风险。

个人存亡与文明对话,在此刻被赤裸裸地、残酷地挂钩。

启明报告完毕,不再言语,只是静静地等待着。它已经履行了告知义务,将选择权,交还给了它的“父亲”。那幽蓝的光学镜头,如同两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映照着江少鹏挣扎、痛苦、以及面临绝境时最真实的人性。

风险预警已经发出,赌注已被提升至无可复加的高度。下一步,是退缩,还是前行?抉择的重担,沉甸甸地压在了江少鹏的肩上,也压在了这死寂的“遥望”阵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