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自己搞,新大魏! > 第129章 崔黎离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等送走了世族的人后,崔进这时候走过来,他也已经知道了在酒楼中发生对峙,本是来问问情况的,发现崔黎正在收拾行李。

“三叔,这是要去哪?”

“刚刚最新得到的消息,李铭已经攻破了山寨,但他没有回邢州,反而是拉着军队往贝州去了。”

听到这么炸裂的消息,崔进整个人呆在原地,“李铭他是疯了吗?他怎么敢带着军队过去,他就不怕被定为谋反?”

按照朝廷制度,除非有旨意,地方军队是不能出自己辖区的,否则视为谋反。

“将领也不是傻的,若没有旨意,怎么会跟他一起疯。”

“他去贝州,是为了什么?”

“别问这么多了,回去再说。”崔黎没有说太多,他知道恐怕是因为粮食问题。

原本从贝州临清仓运出来的粮,里面除了最上面的两排是粮之外,下面的全是泥沙。

最初的目的,就是让山匪劫走这批粮,顺便销掉一些账。

现在看来,山匪他们没有做好销毁,被李铭发现了。

“那邢州呢?祁珝可是一直对世族虎视眈眈啊,清鉴司的人也不会这么轻易放过他们的。”崔进问道。

“现在顾不得这么多了。”

崔进沉默片刻,而后说道:“三叔,要不这样吧,我回去也做不了什么,还不如留在这,最起码还能安他们的心。”

“你?”崔黎迟疑。

崔进真挚说道:“三叔,现在朝廷找我们麻烦,我虽不成器,但也是崔氏子弟,明白轻重的,我不会擅自做主,就当是留个联系人,有什么事,也能快速跟贝州那边联系上。”

崔黎看着他认真的模样,“进儿长进了,好,邢州就交给进儿。”

“放心吧,三叔,我不会让你们失望的。对了,彭隆来了,逃过来的,清鉴司的人想抓他。”

崔黎顿时眉头一皱,“清鉴司的人这么久没来,应该是失去了他踪迹,那这里暂时是安全的。他还有用,就暂时让他躲在地窖,别随便让他见人。”

“嗯,我知道了。”崔进点头。

崔黎嘱咐了几句,见马车备好,也不多耽搁。

崔进在门口送别,等马车走远之后,来到后院的房间,彭隆正坐在圆桌前,捧着一大碗白米饭,不停地夹菜,混着往嘴里塞。

他被清鉴司的人跟踪,正是中午时分,早就饿了。

崔进坐到了他对面,“就如你所说,不止你被跟踪,还有世族府邸,也被清鉴司的人潜入。”

“呃,嗯。”彭隆用力咽下饭菜,“潜入府邸,恐怕是为了找跟郭淮交易粮仓存粮的证据。人被抓起来了?”

“没有实证,只是怀疑,不过对方是清鉴司,比较特殊……”

“呵,清鉴司虽然号称百事可查,但若是没有实证,也不敢去抓世族的人,这么看来,拿到的证据,应该只是有所提及或者偏向。”彭隆打断说道。

崔进重重喷了口气,揶揄道:“差点忘了,你也是清鉴司一员,对他们的做法肯定了解。”

“就是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所以我很明白,清鉴司的人不会就此停手的,他们最会的便是顺藤摸瓜。”彭隆对他的揶揄毫不在意。

“郭淮都死了,各家虽然自囚府邸,但回去之后,必然会去销毁实证,找不到实证,清鉴司能奈何?”崔进知道清鉴司名头大,不少人忌讳,但他还是不信对方有这么能力,能在没有实证的前提动摇世族。

而只要时间拖一拖,等世族发力,所有隐患他们都有能力消除。

彭隆闻言笑了笑,“崔公子,莫不是忘了,除了士族之外,还有另外一方,当初也参与到盗卖官粮当中?”

“嗯?谁?郭淮已死,除了世家还有谁?”

“郭淮是拍板的,但真正执行的,是下面的人啊。”彭隆提醒道。

崔进凝神想了想,顿时明白过来,“你是说焦永修和施睿他们?”

“他们恐怕,现在也被控制起来了吧。”

崔进嚯的站起来,连忙找来下人,“赶紧去州衙,把焦永修给我喊来。”

等人下去之后,崔进没有再像之前那般平静,不停地来回走动,“焦永修他们,知道的事情多吗?会不会供出我们?”

彭隆拿起筷子,还在不停夹菜吃,脸上不见惊慌,“他们这些文官,恐怕忍受不住清鉴司的刑罚啊。”

“那该怎么办?他要是守不住嘴,说出点什么,那我们就很被动了。”崔进来回走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整个人也越来越急躁。

彭隆见状,暗中摇头,这崔进比起崔黎差太多了,不过也好,可利用。

“公子不必惊慌,这里是邢州,本地世族可用的力量不少,他们或许有办法,该去通知他们。”

“对对对,得通知他们。”崔进如溺水之人得到喘息,不停呼气。

虽然各世族的家主不能出府,但府上也不是全封闭,他们要传信息,还是很容易的。

这也是当初世族为什么接受崔黎建议的原因。

崔进让人去传消息,而彭隆已经吃饱喝足了,“好了,我现在也出不去,崔三爷是怎么安排我的?”

崔进正在低头沉思着,闻言说道:“三叔说,让你先去地窖藏一藏。”

“地窖,也不错,走吧。”彭隆也没不满,他知道现在自己是什么处境。

崔进安排给他带路,自己在等着消息。

得知了焦永修等人已经被清鉴司带走后,他恨恨的将茶杯摔在地上。

而此时的州衙。

沈兴正与焦永修等人对峙。

因为卫所是彭隆的地盘,他们不知道还有多少卫所人员是对方的人,所以索性将人带到了祁珝这边。

当然,州衙也有焦永修的人,所以他们把人带到了祁珝护卫军控制范围的宅院看守起来。

至于为什么不在外找个安全的地方。

这里是邢州,本地世族要想找个人,那是易如反掌,他们的人不多。

一旦有人想做些什么,他们可能无法顾及,与其这样,那还不如就放在州衙。

而且,焦永修他们好歹也是五品官,又未定罪,软禁在州衙,最是合适。

“郭大人的事情,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他与其他人参与盗卖官粮的事,我并不清楚。”焦永修还是一样的说法。

不止是他,施睿和丁炜也是同样这么说。

其实也正常,这种他么的事情怎么能认了,掉脑袋的啊。

沈兴甩出了几封信,“这上面是你跟黄家、周家、倪家书信来往,明确提到过钱粮之事。”

焦永修尽力的稳住自己的情绪,“沈百户,抓人的事你是好手,但治理地方,你就不懂了。整个县城的治理,不是单靠朝廷就能治理起来的,没有这些乡绅世族带头,百姓可不会听你的。钱粮之事关乎一县百姓生存,当然要跟世族们商议。”

“焦大人,我是不懂如何治理州县,但我对审问很有心得,大人认为自己能够坚持多久?”

“我是朝廷五品大员,你一无旨意二无实证,脱不了我身上的官服,你要敢对我刑讯逼供,朝廷百官能放过你?还是说,你要行熊坚旧事?”焦永修双脚发抖,但还是硬撑着直起胸膛。

所谓熊坚旧事,是先帝朝发生的事,当时的一任清鉴司指挥使熊坚,借着清鉴司的权利,为打压异己,构陷政敌,伪造证据,弄得朝堂乌烟瘴气,人人自危,最后被当时的韩相扳倒,就地诛杀。

因为此事,清鉴司规矩多了许多。

一直到景帝朝,才渐渐恢复过来。

“大人不用这么激我,在拿到确切证据之前,我是不会刑讯逼供的,大人就先在这里好好想想。”沈兴说道,站起身子,离开了房间。

另外审问施睿和丁炜的两名清鉴司人员也出来了。

一致摇头,表示对方没露出破绽。

沈兴也没指望对方一下子就认罪,只说先看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