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 > 第75章 不是大哥,你这啥脑回路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5章 不是大哥,你这啥脑回路啊?

此言一出,孟涂与涂山袂二人顿时愣住了。

他们并非惊讶于李枕的雄辩,而是惊讶于他这“一枚铜钱易一斗粟”的大胆定价。

涂山袂率先从震惊中回过神,她无奈地笑了笑,那笑容带着几分复杂:

“邑尹此论,高瞻远瞩,妾身佩服。”

“若单从我个人,乃至我涂山氏国立场而言,我倒真愿见邑尹以此价推行。”

紧跟着,涂山袂话锋随即一转:“然,正因我涂山氏深知铜料之珍贵难得,妾身才不得不直言,若按此价,恐有隐忧。”

“邑尹应当知晓,铜料开采、冶炼、运输,所耗人力物力巨大。”

“深山取石,十人一日之功,所得矿料经烈火熔炼,所得纯净之铜不过寥寥。”

“其间耗费之粟米,已非小数。”

“更有匠人制范、熔铜浇铸、精心修整,皆需工时粮秣支撑。”

“细细算来,铸造一枚此钱所耗之本,虽未必及一斗粟,然亦相去不远矣。”

“此尚是其次,关键在于,铜,乃国之重器,社稷所凭。”

“王室贵族铸鼎、彝、戈、矛,皆赖于此。”

“同样一份铜料,若用于铸造礼器、兵器,其价值……远非区区一斗、十斗粟米所能衡量。”

“若以如此珍贵之材,铸成仅值一斗粟之钱币,在有心人眼中,只怕……只怕会视同弃千金于市井。”

涂山袂最后指出了可能引发的混乱:“届时,恐有人大量收集此钱,并非为了流通,而是将其回炉熔铸,制成小件青铜器物。”

“其所能换取之粟米,恐怕远超收集钱币本身之付出。”

“若此风一开,钱币尚未流通,便已损毁殆尽,邑尹一番心血,恐将付诸东流,更可能扰乱邦国重器之用料。”

“此非危言耸听,实乃不得不察之隐患,望邑尹三思。”

涂山袂这番话,立足于涂山氏缺铜的切身体会和对青铜战略价值的深刻认知。

她清晰地指出了李枕定价方案中可能存在的巨大风险。

涂山袂并非反对铜钱,而是担心因定价过低而导致整个体系在萌芽阶段就夭折。

青铜在这个时代,是极其稀缺的战略资源,必然会出现‘熔币铸器’的问题。

涂山袂话音落下,孟涂也缓缓开口附和:“涂山女所言,深中肯綮(qing)。”

“铜之重,在于其关乎礼乐征伐,非寻常物可比。”

“此外,还需虑及天下粟米之聚散,以及人心趋利之本性。”

“民间一户岁余五石粟,看似不多,然邦国之内,贵胄之家,仓廪所积,或百石,或千石。”

“彼等凭租赋、纳贡,坐拥粮秣之丰,远非常人可想象。”

“若此钱定价过低,于贵族而言,以其仓中陈粟,易得万千铜钱,并非难事。”

“彼等眼中,此非便利交易之器,实乃......获取铜料之捷径也。”

孟涂稍作停顿,扫了一眼放在案几上的那枚铜钱:“若按先生这定价,以此铜钱的重量,我若从仓中取出百石粟米,可易得千枚铜钱。”

“而这千枚铜钱,若尽数熔之,所得之铜料,足以铸造一件精美的青铜酒爵,尚有余料可制箭镞、小刀等物。”

“然,一件上好的青铜爵,其价值轻易可达二百石粟米以上。”

“试问,若有此捷径,能以百石粟米之本,博取远超二百石粟米之利。”

“那些贵族,乃至巨贾,岂会坐视不动?”

“彼等必会争相以囤积之粟米,换取铜钱,非为用其交易,实为熔铸取铜,以谋暴利!”

“庶人虽年均仅剩余 5 石粟米,却可通过邻里凑粮来换取铜钱。”

“或三五户庶民凑百斗粟米,换百枚铜钱,卖给贵族或商贾,转手牟利。”

“如此,先生又有多少铜钱可供他们换取。”

“钱币尚未惠及市井,恐已先沦为豪强商贾套取铜料之工具,此绝非先生推行新钱之本意。”

孟涂的补充,从社会财富分配和人性趋利的角度,进一步佐证了涂山袂的担忧。

他清晰地描绘出一幅图景,认为李枕旨在便于商贸往来的铜钱,很可能因为定价过低。

反而被掌握大量社会资源的贵族和商人利用,成为他们低成本获取战略物资青铜的渠道。

最终导致货币体系崩溃。

李枕听完两人的分析,陷入了长时间的沉默。

他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眉头紧锁,显然在飞速思考。

涂山袂与孟涂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担忧。

他们是否说得太过直白,打击了这位邑尹的信心?

良久,李枕忽然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奇异的光芒,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他笑着说道:“二位所言,确是金玉良言,点醒了李某,李某险些酿成大错。”

“既然定价一斗,会引发如此巨患......”

他顿了顿,语出惊人:“那便将此铜钱的价格,定为1文钱,易粟米......一升好了。”

“一升?”

此言一出,孟涂与涂山袂几乎是同时脱口而出,脸上写满了错愕。

因为‘升’这个单位最早出自西周,现在是商末周初,还没有出现‘升’这个计量单位。

“邑尹......您是说的个一升,是多少?”

涂山袂忍不住确认道,秀眉紧蹙:“请恕妾身孤陋,不知这‘升’......是何计量?”

孟涂同样也是一脸的茫然,显然他也没有听说过这个计量单位。

李枕笑着解释道:“哦,这是方才李某为了便于细分计量所设。”

“一斗,可分为十份,每一份,我便称之为一‘升’。”

“也就是说,一斗粟米,等于十升,可换10枚铜钱。”

他这话说得轻描淡写,但听在孟涂和涂山袂耳中,却不亚于一道惊雷。

一枚铜钱换一升?

一斗粟米就能换十枚铜钱?

两人彻底怔住了,看向李枕的目光充满了极度的困惑和一丝......怀疑他是否神智清醒的审视。

不是大哥,你是没有听明白吗?

你这啥脑回路啊?

你定价1文钱1斗粟米,别人100石粮食换取的1000枚铜钱,融了都够铸2个青铜酒爵了。

一个青铜酒爵,能换200石粟米。

你现在不把铜钱的价格定高点,你反而还定的更低了?

你是生怕别人赚的少了,不来跟你大量换钱去融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