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枕听完这一大套复杂的规矩,只觉得头大如斗,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行吧,我也不懂这些,你说了算,你怎么安排就怎么来好了。”

妲己见他这副模样,不由莞尔,抬眼看了看天色,柔声道:“你也忙了一上午,想必也饿了,眼看已近午时,该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

随即,妲己吩咐小兰和小竹去准备膳食。

不多时,简单的午饭便端了上来。

一碟切得薄薄的,油脂透亮的蒸腊肉,几段香气诱人的鹿肉腊肠,一盘清炒的时令野菜。

还有一盆嫩白的拌豆腐,上面撒着些切碎的山葱。

主食则是新蒸的米饭。

午后,李枕花了整个下午的时间,用简陋的毛笔在在竹简上仔细地画出了一整套麻将的图样。

包括各种花色、数字以及骰子的模样。

画完后,他让人唤来桑季,将竹简交给他,吩咐道:“找手艺好的玉匠,用我们带回来的那些白色玉石,照着这个图样,做一副出来,再做几个骰子。”

桑季虽不解其意,但依旧恭敬领命而去。

是夜,月朗星稀。

在小兰和小竹的服侍下,李枕舒舒服服地洗了个热水澡,洗去一身的疲惫。

两个小侍女用柔软的麻布为他仔细擦干身子,披上单薄干净的寝衣。

李枕的目光,不由自主地投向了正背对着他,在床榻前微微俯身,仔细整理铺盖的妲己。

妲己穿着一件丝质的单薄睡袍,柔软的布料贴合着身体曲线,勾勒出丰腴曼妙的背影。

腰肢纤细,往下却是骤然饱满起来的浑圆弧线,在朦胧的灯火下散发着惊心动魄的诱惑力。

袍袖滑落,露出一截莹白如玉的手臂,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带着难以言喻的风情。

李枕心头一热,放轻脚步走过去,从身后轻轻环住了她那不盈一握的腰肢,将下巴抵在她脖颈,深深吸了一口她沐浴后身上散发出的淡淡馨香。

混合着一种独特的,诱人的幽香扑面而来,令人神醉。

“娘娘,咱们有些日子没好好折腾了吧......”

妲己感受到他身体的变化和灼热的呼吸,手中整理的动作微微一顿,没好气地嗔道:

“折腾什么折腾,你也不怕把你孩子折腾出问题来。”

李枕闻言,手臂紧了紧,在她耳边蹭了蹭:“可我睡不着咋办......”

妲己转过身来,仰头看着他,凤眸中水光潋滟。

她风情万种地瞥了他一眼,眼神勾魂夺魄。

“就你事多......”

随即,妲己缓缓地在他的面前跪了下去……

......

三日时光倏忽而过,转眼便到了置础仪式的清晨。

小院内,妲己细心地为李枕整理着即将在仪式上穿着的正式深衣。

她一边替他抚平衣领的褶皱,系好腰间的丝绦,一边轻声开口,语气带着几分提醒:

“今日置础,按古礼,需以牛、羊、狗三牲血祭柱础石,寓意滋养梁柱,基业长青。”

“还会加献一名人牲,作为‘柱下守卫’。”

“不仅今日置础会有人牲,后面的祭祀仪式,也都离不开人牲,甚至更为隆重。”

妲己抬眸,望入李枕眼中:“我知道你不喜人祭,世情如此,众人皆以为常。”

“你若是不想人祭,最好还是像奠基时那般,当着众人之面,寻个由头。“

“以你的‘观象’之能,编出一套合理的说辞来改变它,切莫直接下令取消。”

她顿了顿:“你自己也曾说过,帝辛当年打压旧贵族,与贞人争夺话语权,手段过于急躁粗劣,方遭反噬。”

“前车之鉴,你可不要重蹈覆辙。”

帝辛当初跟贞人抢夺话语权,就是简单粗暴的直接越过贞人,直接下王诏。

王诏也简单粗暴,类似于:我已经占卜过了,就按我说的来。

然后,帝辛的下场也摆在那了。

众叛亲离。

李枕一听后续仪式依旧绕不开人祭,甚至可能更隆重,顿时感到一阵头大。

但他深知妲己所言在理,在这个神权与王权、传统交织的时代,粗暴地对抗根深蒂固的信仰,无异于引火烧身。

想要对抗鬼神,就只能用鬼神那套来对抗鬼神。

在一个别人都信奉鬼神的时代,你偏要讲什么科学。

这跟在大家都信任科学的后世,你偏要搞鬼神那套有什么区别。

唯一的区别可能就是,信奉科学的人不一定会把你这异端给献祭了。

信奉鬼神的,却有很大可能把你这‘妖人’给献祭了。

李枕叹了口气,点了点头:“知道了,放心吧,别的我或许不行,但这种活,我还是挺擅长的。”

整理好衣冠,李枕与妲己在桑仲及几名护卫的随行下,登上牛车,再次前往那座正在兴建宗庙的山头。

山头上,工匠与助祭等人早已等候多时。

仪式所需的柱础石、三牲乃至一名被选为人牲的俘虏也已就位。

场面与奠基时相仿,庄重中带着一丝原始的肃杀之气。

见李枕与妲己到来,众人纷纷躬身行礼。

“拜见邑尹——”

李枕面色平静,抬手虚扶:“免礼。”

众人起身后,主持仪式的巫莘这次学乖了,并未立刻开始。

巫莘抢先一步上前,恭敬地禀报道:“邑尹大人,吉时将临,置础大典诸仪已备。”

“按古礼,今日的置础仪式流程是,先由工匠在夯好的地基上摆放柱础石,也就是支撑宗庙的核心梁柱。”

“此石承天接地,乃宗庙梁柱之根柢。”

“而后于石周掘四方坎,其中三坎分置牛、羊、狗三牲。”

“牛寓厚德载物,羊表吉祥安泰,犬司驱邪镇恶。”

“三者合为‘滋养梁柱,基业长青’之象。”

“另一坎则人牲则以人牲为柱下守卫,镇守柱下,以固庙基。”

“之后是祭司主持献祭,以牲血染于础石,乃是与地只盟誓之礼,使天地共鉴李氏立宗之诚。”

“最后是邑尹您手持有苏图腾玉饰,昭告天地,定鼎宗脉。”

巫莘说罢,小心翼翼地观察着李枕的神色,补充问道:

“不知邑尹对此仪程,可有……何指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