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 第41章 孔明义释王铁枪,鲜卑匈奴增强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1章 孔明义释王铁枪,鲜卑匈奴增强援

就在司马懿的马车悄然驶向江东的同时,咸阳城下的对峙也进入了最后的阶段。

诸葛亮命人将生擒的王彦章、史建瑭、杨志、呼延灼、关胜等魏军将领悉数押至阵前。

这些昔日威名赫赫的战将,如今身披枷锁,出现在两军阵前,对魏军士气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尤其是葛从周,他为人义气,素来爱护部下,眼见得力臂助王彦章及新附的梁山诸将尽数被擒,更是气得目眦欲裂。

他再三向朱温请命,欲率军出击,夺回同袍。“大都督!末将愿立军令状!必破敌阵,救回彦章与众将!”

朱温内心焦灼,举棋不定。强攻,恐中诸葛亮诡计;不攻,军心士气必将彻底崩溃。

谋士敬翔见状,进言道:“主公,蜀军虚实难测,或可遣一军试探。若其战力强盛,我便固守;若其外强中干,我便雷霆一击!”

朱温从其言,命葛从周率一部兵马出击试探。果不其然,魏军刚一进攻,前沿的汉军便依循既定策略,稍作接触即有序后撤。

葛从周恐有埋伏,不敢深入,只得悻悻退兵。然而,待魏军退却,汉军又如影随形般黏了上来,保持着压力。

如此“敌进我退,敌退我扰”的战术,一连数日,反复上演,让魏军疲于奔命,精神紧绷,却始终无法与汉军主力进行决定性会战。

朱温终于认清现实。粮草日渐匮乏,军心士气低落,对手战术灵活难缠,僵持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传令!撤!今夜便开始,分批撤离,经北地,退往河西!务必迅速、隐秘!” 他做出了痛苦却明智的决定。

魏军当夜便开始大规模悄然撤退,行动极为迅速。在途经上郡时,甚至因补给问题与当地守将、素有雄心的赵匡胤部发生了一些小摩擦,更显其仓皇。

诸葛亮深知“归师勿遏”的道理,见魏军撤退意志坚决,且己方同样需要休整,巩固战果,便未下令大规模追击,只是象征性地进行了一番袭扰。

他旋即下令,各兵团以长安为核心,修复城防,构建坚固的雍州防御体系,同时广布斥候,肃清残敌。

光复长安的捷报,也由快马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飞送成都。

消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四方。

五丈原,刚刚偷跑至此的徐渭熊和徐龙象姐弟,听到路边百姓的议论,得知长安已克,徐龙象瞪大眼睛,扯着姐姐的衣袖:“二姐!丞相好厉害!哥哥是不是也在长安?”

徐渭熊眼中也闪过异彩,更加坚定了前往前线寻找徐凤年的决心。

成都,皇宫。

当捷报传至,后主刘禅手持帛书,先是难以置信,随即竟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放声痛哭:“相父!相父成功了!列祖列宗在上,长安……我大汉的长安啊!”

蒋琬、费祎等一众追随刘备、诸葛亮多年的老臣,无不泣下沾襟,感慨万千。朝堂之上,一时悲喜交加。

唯有王守仁,面容沉静,仿佛早已预见此事。

他适时出列,朗声道:“陛下,此乃天佑大汉,丞相与北伐将士浴血奋战之功!当此普天同庆之际,应即刻派遣使者,携陛下恩赏,前往长安犒劳三军,抚恤伤亡,并议定后续封赏事宜,以安将士之心,励后来之志!”

刘禅这才止住泪水,连连称善,一切交由王守仁安排。

在前往长安的途中,诸葛亮召集众将,商议如何处置被俘的魏将。

岳飞率先出言:“丞相,王彦章、史建瑭等,皆忠勇义士,杀之可惜,亦寒天下壮士之心。昔年魏武围下邳,擒关侯而不杀,恩义相待,方能成就日后佳话。不若效古人之智,恩威并施,愿降者纳之,不愿降者,纵之亦可显我大汉气度。”

一旁的姜维眉头微蹙,欲要进言“放虎归山,后患无穷”,却被身旁的叶白夔以眼神制止。

叶白夔低声道:“伯约,岳将军此言,非仅出于仁义,更是深谋远虑。杀之,不过泄一时之愤;纵之,可收天下之心,亦可显丞相胸襟,令魏军内部生隙。”

诸葛亮沉思良久,羽扇轻摇,最终决断道:“鹏举之言,甚合吾心。仁义之师,不行诡诈,不戮降俘。传令,释放王彦章!”

当王彦章被除去枷锁时,他神色复杂,对诸葛亮拱手道:“诸葛丞相今日不杀之恩,王彦章铭记!然各为其主,他日若战场再见,彦章手中铁枪,绝不容情!”

诸葛亮含笑点头:“壮士慢行。”

而呼延灼、关胜、杨志等人,见识了汉军气象与诸葛亮的胸怀,加之原本在梁山便是迫于形势招安,此刻纷纷表示愿降。

史建瑭本也倔强不降,却被与他惺惺相惜的杨再兴一把拉住:“史兄弟,一身好武艺,何必为那失道寡助之君殉葬?不如随我一同追随岳将军,匡扶汉室,方不负男儿之志!”

史建瑭见杨再兴真诚,又感岳飞气度,长叹一声,终于归顺。

至此,惊心动魄的关中之战,以汉军惨胜,彻底光复长安及周边战略要地而告终。

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但战略目标已然达成,汉室的旗帜再次飘扬于故都之上!

行军途中,诸葛亮终于有时间使用了系统奖励的那次特殊召唤机会。

【召唤成功:获得大明抗倭名将、军事家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杰出的军事家、民族英雄,擅练兵、制械、筑城,创立“戚家军”,战功卓着。着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

【携带人物:谭纶、俞大猷】

【谭纶:字子理,文武全才,善治军,与戚继光齐名,并称“谭戚”。植入身份为王守仁学生,协理蜀中军务。】

【俞大猷:字志辅,擅使棍,兵法精妙,与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植入身份为戚继光副将。】

【植入身份:此三人目前均在成都,受王守仁赏识与提拔,负责成都防务及新军编练。】

然而,系统的平衡机制再次显现:

【乱入人物一:北周武帝宇文邕】

【携带人物:宇文宪、宇文玥、宇文述、宇文成都、宇文泰、独孤信、侯莫陈崇】

【植入身份:西部鲜卑(靠近凉州西域边境)最大势力首领,雄才大略,正以铁腕手段整合整个西部鲜卑各部。】

【乱入人物二:曹荣(出自《说岳全传》)】

【携带人物:曹宁】

【植入身份:曹操昔日义子之一,与曹真关系莫逆,闻曹真死讯,特携子前往洛阳拜祭。】

【乱入人物三:石勒】

【携带人物:石虎、冉闵、张宾、呼延莫、郭黑略】

【植入身份:南匈奴右贤王,枭雄之姿,麾下人才济济,张宾(字孟孙)乃其首席谋士,多奇谋,深得信任。】

看着这些新出现的乱入势力,诸葛亮眉头深锁。

他敏锐地意识到,整个雍凉之地,如今看似光复,实则处于魏国、南匈奴、东西鲜卑、西域乃至西羌的多重威胁之下,形势依然严峻。

“看来,东出潼关,直取洛阳之计,需得从长计议,先行稳固根本,扫清周边威胁方为上策。”

与此同时,遥远的西域。

燕洵已然派出楚乔作为使者,前往凉州边境联络西部鲜卑的实权人物宇文玥。

楚乔凭借其机敏与胆识,成功见到了宇文玥,并邀请其前往西域面见燕洵,商谈结盟共图大事。

西域王帐之内,燕洵设宴款待宇文玥。席间,燕洵麾下几名以勇力着称的将领,见宇文玥气质清冷,其随从看似并不彪悍,便借着酒意连连挑衅。

“久闻西部鲜卑勇士之名,奈何近年来被汉军打得不敢南下牧马,莫非是勇士都已凋零?”一员将领语带讥讽。

宇文玥面色不变,其身后一员魁梧如天神般的将领却猛然踏前一步,声若洪钟:“何人敢辱我鲜卑无人?宇文成都在此!可敢与某较量一番?”

燕洵目光一凝,笑道:“既有勇士,何不助兴?”

帐外空地上,宇文成都手持一杆巨大的凤翅镏金镗,傲然而立。

燕洵麾下接连派出三员猛将,皆在宇文成都手下走不过三合,非死即伤!

那凤翅镏金镗在他手中仿佛没有重量,挥舞起来却带着撕裂空气的恐怖呼啸,势不可挡!其武艺之绝伦,力气之磅礴,让在场所有人为之变色。

燕洵看得眼中异彩连连,心中那结盟之意更加坚定,如此猛将,若能为其所用,何愁大事不成?

他亲自举杯向宇文玥致意:“宇文将军麾下真有万人敌!本王佩服!联盟之事,可细细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