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 第83章 流星一锤破吴胆,宝杖横拦慑三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3章 流星一锤破吴胆,宝杖横拦慑三军

方腊率领的起义军沿着太湖沿岸行进,队伍如滚雪球般不断壮大。

田间地头,时常可见衣衫褴褛的农夫扔下锄头,加入到这支打着“是法平等,无分高下”旗号的队伍中。

“军师这招真高明!”方腊骑在马上,看着不断有人来投奔,脸上带着笑,“专挑这些富裕地方走,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看,孙权手底下的老百姓过得是什么日子!”

王寅微笑道:“主公说得对。吴郡是有钱,可那都是朱家、张家、顾家、陆家这些大家族有钱。普通百姓早被盘剥得活不下去,心里早就憋着怨气。咱们稍加引导,就能聚起人来。”

为了延缓追兵,方腊特命麾下装备最为精良的一部断后。

这支千余人的队伍装备整齐,由石宝与邓元觉统领,都是起义军中的精锐。

此时,潘璋、朱然、朱桓率领的五千吴军已分三路包抄而来。

只是朱然、朱桓二人面色铁青,他们朱家在姑苏城的产业被焚毁大半,更有数十名族人被掳,此刻早已怒火中烧。

“今日定要让这群草寇付出代价!”朱桓咬牙切齿,手中长刀在烈日下泛着寒光。

潘璋自恃功高,率部直扑石宝正面。

这位昔日擒获关羽的老将,虽然须发已白,却依旧气势凌人。他纵马出阵,长刀遥指,声若洪钟:

“呔!尔等蟊贼,可知我潘文珪之名?当年关云长何等英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那又如何?还不是被某生擒于临沮!尔等若识时务,速速下马受缚,或可饶尔等性命!若敢顽抗,休怪某刀下无情!”

他这番狂言一出,对面的石宝顿时勃然变色。

原来绿林中人最敬关羽忠义,方腊与众人结义时,拜的正是关公像,寓意效仿桃园之盟,建立一番功业。

如今听潘璋竟以擒获关羽夸功,石宝当即拍马而出,手中劈风刀寒光乍现:

“无耻老贼!安敢辱及关公!关将军忠义无双,天下共仰。你等背信弃义之徒,也配在此大放厥词?今日石某便替天行道!”

潘璋见来人气势汹汹,心中已怯了三分。他本就年事已高,这些年又养尊处优,哪里是正值壮年的石宝对手?刀锋相交,不过十合,潘璋已是汗流浃背,刀法散乱。

石宝见潘璋力怯,故意卖个破绽,佯装力怯拨马便走。潘璋大喜,以为对方年轻气盛后力不继,催马急追:“贼子休走!”

不料石宝突然回身,一道流星锤破空而来。

这流星锤是石宝的独门绝技,锤头如斗,链长丈余,使将开来神出鬼没。

潘璋措手不及,被正中胸口,“噗”地一口鲜血喷出,顿时栽落马下,被起义军生擒活捉。

吴军见主将被擒,顿时阵脚大乱。

恰在此时,朱然、朱桓已率军包抄两翼,将石宝所部千余人团团围住。

朱然挺枪出阵,厉声喝道:“贼将听着!速速放了潘将军!”

石宝冷笑不语,命人将潘璋捆作一团,丢在阵前。朱然正要下令放箭,忽见起义军中走出一位僧人,手持浑铁禅杖,正是宝光如来邓元觉。

“阿弥陀佛。”邓元觉声若洪钟,禅杖顿地铮铮作响,“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诸位施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朱桓见状大怒:“好个妖僧!出家人不在寺庙清修,竟与贼寇为伍,今日某便替佛祖清理门户!”

正要催马上前,却见邓元觉禅杖一顿,起义军当即押出一群被缚的世家子弟。其中赫然有朱、顾、陆、张等大族的族人,个个面如土色,瑟瑟发抖。

朱然、朱桓面面相觑,只得喝令士卒收起弓箭。

这些被俘的世家子弟中,不仅有他们的族人,更有陆逊、张昭等重臣的亲眷,若是伤及性命,他们担待不起。

邓元觉朗声道:“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若要保全这些人的性命,便用两千套兵甲马匹来换。”

朱然看着被俘的族人,又望了望被捆作一团的潘璋,咬牙道:“妖僧!你等若敢伤他们一根汗毛......”

“将军放心。”邓元觉双手合十,“出家人不打诳语。”

朱然权衡再三,只得应允。不多时,吴军抬来兵甲,牵来战马,起义军这才释放了部分人质,带着换来的装备扬长而去。

待起义军去远,朱然立即下令停止追击,一面飞马向建业报信,一面联络吴郡太守滕胤,准备合兵追击。

恰在此时,正在阳羡老家养伤的东吴大将周鲂闻讯,单骑来投。见着朱然,他急切问道:“贼势如何?”

朱然苦笑摇头:“子鱼有所不知,贼人狡诈异常,潘将军被擒,我等投鼠忌器......”

数日后,建业宫中。

孙权将战报狠狠掷在地上,怒道:“五千精兵,竟奈何不了一群草寇!潘璋无能!”

太子孙登当即出列:“父皇,儿臣愿领兵平叛!”

“不可!”梅长苏急忙劝阻,“太子乃国之根本,岂可轻涉险地?依臣之见,只需遣一员老将,统数万大军,必可荡平贼寇。”

孙权环视殿内,这才发现除了远在武昌的陆逊,竟无其他堪当大任之将。

这时,老将周泰踏步出列。他身上旧伤累累,当年合肥之战为护主身被十二创,至今行动间仍见不便,声音却依旧洪亮:

“陛下,末将愿往!”

孙权看着这位为自己挡下无数刀剑的爱将,不忍道:“幼平,你身上旧伤未愈......”

周泰昂然道:“昔日太史子义尝言:大丈夫当提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国难当头,正是我辈军人效命之时!末将虽老,这口刀却还未老!”

孙权闻言,眼眶微湿。梅长苏趁机进言:“周老将军勇武过人,若能拣选一二猛将为副,必可马到成功。”他当即举荐蒙挚为副将。

孙权仍不放心,又特擢张定边为奋威将军,随军助战。

陈子龙也自请随军参赞军务,朗声道:“臣虽不才,愿效微劳。”

次日,周泰统领三万水陆大军,乘船顺江而下,直扑钱塘江口,准备在会稽郡拦截方腊。

与此同时,太子孙登也率领梅长苏、孙承宗、孙传庭等人启程前往武昌与大都督陆逊汇合商议袭取襄阳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