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 第100章 天上掉下个关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文龙在余杭城下的残酷嗜杀,固然有其性情刚猛的一面,但更深层的原因,却埋藏在他陆家与孙氏政权绵延三代的恩怨之中。

他乃是陆康的直系曾孙,其父正是那位“怀橘遗亲”的孝子陆绩。

当年其祖父陆康坚守庐江,被小霸王孙策围攻两年后城破身死,陆氏宗族死伤过半。这份血海深仇,虽因时势所迫被掩埋,却从未被遗忘。

其父陆绩虽有才学,在东吴为官却始终被孙权刻意外放,虽政绩斐然,终究郁郁而终。

陆文龙作为陆绩幼子,自懂事起,心中便埋下了对孙氏的刻骨恨意。

他此番投身军旅,凭借骇人武勇搏杀方腊,绝非只为建功立业。

因为他真正的图谋,是要借此掌握兵权,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便联络他那如今已官至上大将军、手握重兵的族兄陆逊,里应外合,行那废立之事,逼孙权退位,以雪陆氏三代之耻!

此等惊天密谋,他深藏心底,此刻自然无人知晓。

别看陆家在江东虽是顾、陆、朱、张四大望族之一,表面上风光无限,实则如履薄冰。

尤其是陆逊凭借火烧连营,大破蜀军;石亭诈曹休,大败魏军,在军中威望极高。如今官至高位,却早已引起孙权的深深猜忌。

所以孙权近年来大力提拔太子孙登以及孙氏宗亲执掌军权,其意便是为了制衡如陆家这般根深蒂固的世家大族。

便在此时,周泰去世的噩耗传至建业吴宫。孙权闻讯,默然良久,眼前仿佛又浮现出当年合肥城下,周泰为护他周全,身披数十创,血流盈襟,犹自死战不退的惨烈景象。

他心中悲恸,追思这位忠诚无二的虎臣,下旨追封周泰为 “历阳侯” ,谥号“壮”,极尽哀荣。

相比之下,潘璋之死在吴国朝堂引发的风波则复杂得多。

许多与潘璋交好的老臣纷纷上书,指责陆文龙行事酷烈,罔顾同袍之谊,要求严惩以慰潘璋在天之灵。

幸得朝中陆氏族人极力斡旋,加之孙权心中自有盘算,方才将此事压下。

在孙权看来,潘璋虽勇,毕竟年事已高,犹如一头垂暮老犬;而陆文龙年纪轻轻便展现出如此恐怖的潜力,恰似一头亟待驯服的猛虎幼崽。

失去一头老狗,换得一员可能超越太史慈、甘宁的未来大将,这笔账,他算得明白。

“可惜啊,又是陆家子弟。” 孙权于宫中轻叹,目光深邃,“这头小老虎,还得给他配个好笼头,仔细看管,否则……易噬主啊。”

视线转回潼关前线。

汉军的攻势已如潮水般展开。特制的冲车撼动着厚重的关门,高耸的井阑压制着城头箭矢,无数汉军士卒顶着盾牌,沿着云梯奋勇攀爬。

魏军虽凭借城防之利与兵力优势拼死抵抗,箭如雨下,但在汉军精良的攻城器械面前,依旧死伤惨重,疲于应付。

然而,潼关终究是天下雄关,城头宽阔,可容纳大量守军。汉军士卒即便偶尔凭借勇武登上城头,也立刻陷入数倍于己的魏军包围之中,后续兵力难以为继,攻势屡屡受挫。

激战持续一整日,直至日落西山,汉军才鸣金收兵。双方皆伤亡不小,城下尸积如山。

收兵之后,汉军众将齐聚大帐,皆面有忧色。连番恶战,潼关之坚,远超预期。

“这潼关,难不成真要拿人命去堆才能拿下?”有将领忍不住抱怨,帐内气氛一时凝重。

正当潼关主战场陷入僵局之时,张宪所率的奇兵已悄然抵达河东郡外围。

此时河东的葛从周部已奉命撤回潼关,接防的正是张须陀、杨林、定彦平所部。

杨林与定彦平皆是沙场老将,经验丰富,早已料到汉军可能分兵来袭,故将防御布置得滴水不漏。

杨林亲自与定彦平镇守黄河重要渡口——蒲津渡,并派结义兄弟伍建章与其子伍云召牢牢扼守中条山通往河东腹地的必经关隘。

另一处要地风陵渡(潼关侧翼)则由伍天锡、雄阔海协同张须陀防守。

三方联防,互为犄角,地势险要,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然而,这看似固若金汤的防线,却因一个意外人物的出现而出现了转机。

此人正是自河东解良前来投军的关铃!他听闻汉军兵临潼关,又克河西,心知汉军光复河东在即。

他自幼在河东长大,对此地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了如指掌,竟凭借对地形的熟悉,轻易绕过了魏军的所有哨卡与眼线,翻越山岭,泅渡黄河,恰好遇到了正在岸边勘察地形的张宪所部。

当士兵将这泅渡而来的少年搀扶上岸时,张宪一见其容貌,顿时吃了一惊——但见此人丹凤眼,卧蚕眉,面若重枣,虽年纪尚轻,却已蓄着短须,相貌气度,竟与魏延军中的大将关胜有七八分相似!

张宪连忙询问来历。关铃自报家门,言明自己是河东解良人,乃汉寿亭侯关羽的同族后人,按辈分需称关羽一声二爷爷,此番是受族中长辈所托,特来相助王师。

张宪观其相貌,听其言谈,心中已信了七八分。

关铃随即在地上画出示意图,精准指出魏军三处布防要点,并道:“将军,寻常渡口皆被魏军重兵把守,难以登岸。即便登岸,欲穿中条山,那关隘险峻,易守难攻。但我知黄河中有一处暗流,可达河心小岛,汉军可先占据此岛,作为跳板。”

张宪看图,心中豁然开朗,此岛确是可利用的中转之地。他接着问道:“关壮士可知,除了那主要关隘,中条山可有其他路径?”

关铃一拍胸脯,自信道:“当然有!若无路径,我岂能安然至此?我来的那条小路,虽崎岖难行,却可绕过魏军主力防线,直插风陵渡背后!”

张宪闻言大喜,当即邀请关铃加入岳家军,并许诺若此战成功,必向岳飞大力举荐。

他随即下令:大军秘密准备船只,依关铃之计渡河占据河心岛;同时,派快马联络魏延,请其出兵佯攻蒲津渡,牵制杨林部。

魏延得信,立刻派其弟魏文通与大将关胜,率三千人马大张旗鼓进至蒲津渡对岸,作出强攻态势。

杨林见汉军来势汹汹,谨慎起见,派麾下数名义子出关试探。不料魏文通与关胜勇不可当,双刀并举,不过数合便将杨林派出的义子尽数斩于马下!

杨林见折了义子,又探不明汉军虚实,心下凛然,遂下令紧守关隘,高挂免战牌,再不出战。

而这,正中张宪下怀,为他的奇兵突袭创造了绝佳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