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终究还是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
“师兄觉得,以我目前的资质,在没有凝神散的情况下,仅靠一次外出游历,真的有机会像您一样,成功踏入凝神境吗?”
话一出口,他便有些赧然。即便他平日表现得再沉稳,终究只是个不足二十岁的年轻人。面对关乎未来道途的重大抉择,心底那份对前路的茫然与期盼,终究难以完全压抑。
蓝少安闻言,唇角泛起一丝了然的笑意。
他看着裴炎,目光中带着赞许。
从裴炎方才全然不知外界风云的专注,到此刻这带着些许彷徨却真诚无比的提问,他再次确认了这位师弟心性纯粹、恪守承诺,且不失赤子之心。
这正是他一直对裴炎另眼相看的原因之一。
“裴师弟不必过于忧心。”
蓝少安声音平和,自有一股令人信服的沉稳,
“你虽天赋一般,但修行之道,根骨资质固然重要,却绝非唯一。漫漫道途,心性、毅力、机缘,三者缺一不可。”
他目光扫过这片被裴炎打理得生机盎然的药园,继续道:
“你于此地数年,兢兢业业,从未懈怠。
外人或以为此乃枯燥杂役,然我却知,日复一日的专注与坚持,本身便是对心性的极致锤炼。
这份持之以恒的毅力与心无旁骛的专注,远比许多空有天赋却心浮气躁者更为难得。
你能在资源相对匮乏的情况下,将根基打磨得如此扎实雄浑,远超同阶,这本身便是非凡的成就,亦是你未来道途上最坚实的底蕴。”
他略作停顿,语气转为更深层的点拨,声音压低了几分:
“况且,修行路上,机缘二字,玄之又玄。
它并非全然天降,往往更青睐于有准备、肯坚持、心性坚韧之人。
我看你进阶速度甚至远超地窍资质者,想必…亦于无声处,得遇属于自己的些许际遇。
此乃你的福缘,亦是你能窥望凝神境的底气所在。”
裴炎心中微动,知道蓝少安此言暗指他或许另有依仗,却无丝毫探究之意,反而是一种含蓄的肯定与鼓励,不由心生感激。
蓝少安见他神色,了然一笑,将话题引向更深处:
“我今日前来,一是告知破境成功,免你挂心。
二来,因我既已凝神,进入内门也几乎再无阻碍,日后相见,恐非易事。关于内门,你可曾有所听闻?”
裴炎压下心中波澜,老实回答:
“内门之事,师弟确实偶有听闻,但皆零星碎语,如同雾里看花,从未得见内门弟子,更不明其详。
只知那是宗门真正核心所在,神秘非凡。难道…内门并不与外门同处一地?”
“不错。”蓝少安颔首,神色间多了一丝郑重与向往,“内门与外门,虽同属守朴观,实则近乎两个世界。我所知亦有限,但可将所知告知于你。”
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道:“内门之中,凝神境仅为起点。
其内弟子,即便尚有淬体境者,也必是完形地窍乃至更高品阶的天赋,且皆为年轻俊杰,潜力无穷。
我此番能破格入选,全赖于三十岁前晋升凝神这一点。”
说到此,他语气加重了几分:
“修行界中有一则并非绝对、却广为流传的认知:三十岁前若能踏入凝神境,方意味着拥有冲击那更高境界——通脉境的真正潜力;
若过了三十这道坎方才突破,其潜力便大打折扣,此生几乎无望通脉;
外门诸位长老,虽亦是凝神境修为,但皆是年过三十后方才突破,故而无缘内门,其道途亦基本止步于此。”
裴炎闻言,心中豁然开朗,许多以往不解之处顿时明了。
为何外门长老似乎对更高境界并无太多追求,原来根源在此!这也让他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蓝少安此次成功意味着什么——那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通行证。
蓝少安继续解释道,指尖无意识地在空中划过一道玄奥的轨迹:
“至于内门所在,其位置并非遥远,实则就在守朴观山脉更深邃、灵脉更汇聚的核心区域。
只不过,其被一座庞大无比的古老阵法彻底笼罩、隐匿了起来。
此阵玄妙无比,非内门之人或得到特定接引,根本无法察觉其存在,更遑论进入了。
与外门还需处理世俗杂务不同,内门是真正隔绝凡尘、一心向道的清修之地。”
裴炎不禁追问:“那阵法…莫非是由传说中的桃都树构筑而成?”他想起张枫留下的默鞮皮上的零星记载。
蓝少安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
“师弟倒是见识不俗。不错,据宗门长老所言,守护内门的护山大阵,其核心根基与能量源泉,正是由十八株高阶桃都神树共同构筑而成。”
他语气中也带上了一丝惊叹:“这些神树不仅提供了浩瀚无尽、精纯无比的灵气,更兼具隐匿、防御、反击等诸多不可思议之威能。
其具体玄奥,我也未曾亲见,唯有日后进入内门,方能细细体会了。”
“十八株…高阶桃都树!”裴炎心中震撼无以复加。
完形一阶玄药已极为难得,而桃都树更是其中罕见异种,竟有十八株高阶的存在共同布阵!内门的底蕴,果然深不可测。
震撼过后,蓝少安话锋一转,神色再度变得肃然:
“不过,裴师弟,游历虽能寻获机缘,却也伴随着莫测风险。外界绝非守朴观这般相对安宁。
险地恶境、凶兽毒物尚在其次,最需提防的,乃是人心叵测。”
他目光锐利了几分:“诸多亡命散修、乃至一些心术不正的宗门子弟,专行那杀人夺宝的勾当。
淬体境修士独自在外,身怀灵物,极易成为其目标。
你需谨记,低调谨慎,财不露白,莫轻易信人。有时,最危险的并非妖兽,而是与你擦肩而过的‘同道’。”
说着,他从怀中取出一本略显陈旧、边角却保存完好的薄册,郑重地递给裴炎:
“此乃我此次外出游历时,于险阻间隙记录的些许见闻与心得,其中包含了一些地域的风土人情、潜在危险以及应对危机的粗浅经验。
虽未必完全适用于你将去的方向,但或可作些参考,让你少走些弯路,多几分警惕。”
裴炎双手恭敬接过册子。册子触手微凉,封面是某种不知名的兽皮,质地坚韧。
他小心地翻开封皮,映入眼帘的第一页便是一行以灵力刻写的、苍劲有力却又带着告诫意味的字迹:“遇林莫深探,逢城慎夜行。遇险先虑退,宝光招祸端。”
寥寥数语,却是无数经验教训凝结而成的金玉良言。
一股暖流在裴炎心中涌动。
蓝少安自他入门起,便多次相助,解惑答疑,提供庇护,如今更是不遗余力为他铺路,赠予如此珍贵的经验之谈。
此恩此情,厚重如山。他素来不愿欠人太多,此刻心中已然下了一个决定。
他压下翻腾的心绪,将册子小心收好,再次深深一揖,语气诚挚无比:“师兄教诲,裴炎铭记于心。此番厚赐,师弟…不知何以为报。”
“你我之间,何须言谢。”蓝少安洒脱一笑,摆摆手,“但愿他日归来,你已觅得机缘,成功破境,便是我最愿见到之事。届时,把酒言欢,再论道途,岂不快哉?”
他又细致地叮嘱了几句出行前需准备的丹药、法器,如何选择安全路线,遇到不同势力修士该如何应对等细节,可谓关怀备至。
最后,他道:“近期我需协助徐师兄他们处理堂中与传道阁、炼武堂的纷争,待此事了结,便会向长老们禀明你外出游历之事。你正好可利用这段时日,好生准备一番,将状态调整至最佳。”
裴炎重重点头应下:“是,师兄。师弟定不负所望。”
将蓝少安送出药园,望着那道沐浴在夕阳金辉中、气息愈发渊深挺拔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山道尽头,裴炎独立于药田埂上,良久未动。
蓝师兄亲自介入调解,以他如今凝神境兼准内门弟子的身份,传道阁与炼武堂的挑衅必会迅速平息。来自这两方的明面威胁,短期内应可解除。
然而,裴炎并未放松警惕。
他想起那神秘莫测、行事狠辣诡秘的黑山会。
此组织如同附骨之蛆,不依不饶,且似乎并不完全受传道阁等势力掌控。
蓝师兄的威势,对此类藏于暗处的杀手组织,威慑恐极为有限。日后外出,对此必须万分警惕。
回到茅草屋内,裴炎关好房门,沉下心神,仔细清点自己为外出游历所做的准备。
法器方面:白虹矛攻势凌厉;流霜弓擅于远攻;墨牙匕首诡秘难防,配合步云氅,是近身突袭与绝地反击的利器;步云氅用于隐匿遁行;更有爆蓬莲子作为绝境底牌。
攻、防、遁、袭、底牌,可谓层次分明,相对齐全。
丹药方面:除了疗伤、回气的常备丹药,最为珍贵的便是那三颗能临时激发潜力的燃血丹。虽副作用不小,但确是搏命时的依仗。
其他准备:记载着黑木森林详细路径的默鞮皮地图;足够的银玄石;以及刚刚获得的、价值无可估量的游历心得册子。
准备不可谓不充分。如今只需等待蓝师兄解决外门纠纷,他便能安心踏上征程。
然而,在离开之前,裴炎心中那报恩的念头越发强烈,难以抑制。
他并非忘恩负义之人,蓝少安屡次相助,此次更是一力承担所有后续事宜,赠予珍贵心得,此情此义,他若毫无表示,于心难安,甚至隐隐觉得这会成为心境上的一丝挂碍。
沉思良久,裴炎眼中闪过一抹决然。他决定,临走前,定要为蓝少安留下一株完形玄药。
他深知此举风险极大。完形玄药何其珍贵,他一个普通淬体境弟子,如何能一再拿出?
上次交易会已属冒险,此次再拿,势必引起蓝少安的惊疑与深究。一旦处理不当,甚至可能暴露自身最大秘密——那能催化玄药变异的神秘荷包。
然而,他更相信蓝少安的为人与智慧。
即便震惊、疑惑,以其心性、格局与对自己的善意,更大可能是欣慰于裴炎的知恩图报,并将其归因于裴炎或许拥有的、不愿为外人道的“特殊机缘”,而非心生贪念、刨根问底。
这既是对蓝少安人品的信任,亦是裴炎自身道心通达的一种选择——有恩必报,问心无愧,方能于修行路上心境澄明,勇猛精进。
“蓝师兄助我良多,此株玄药,或能助他在内门初期更快稳固境界、积累资源,略尽绵薄之力。即便他有所猜测,也应能明白我并无恶意。”
裴炎喃喃自语,目光愈发坚定,最终下定了决心。他甚至开始思索,留下哪一种玄药最为合适,既不过于惊世骇俗,又能对蓝师兄切实有用。
做完这个艰难却让心意通达的决定,裴炎心境反而变得异常平和与充实。他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一副重担。
窗外,月色如水,洒满静谧的药园。
茅屋内,裴炎摊开蓝少安所赠的那本游历心得,就着昏黄而稳定的萤石光芒,开始一字一句地仔细研读起来,不时对照铺在一旁的默鞮皮地图,勾画思索,规划着行进路线与应对各种状况的预案。
他的目光专注而明亮,心中对那片充满未知、危险与机遇的广袤天地——黑木森林,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期待与决心。
他的道途,即将迎来真正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