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苟在宗门种田,万年后无敌诸天 > 第127章 道心重于修行,终得传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7章 道心重于修行,终得传承

聚阳洞。

古钟声响彻山林,悠扬无比,晨雾朦胧。

整个聚阳洞的僧人井然有序地起床,打水念经劈柴练功,各司其职。

他们的步伐稳定且矫健,眼神中有看破一切的淡然。

不只是那些尚未修行的僧人,就连成为修仙者的僧人也是这样,聚阳洞的宗旨一向是这样,修心重于修行。

这代聚阳洞神僧更是认为,如若没有一颗坚定的道心,是无法佛法大成,无法成为一尊大修士的。

张十八起身,他今日的安排是,替伙房劈柴,把负责的二十个水缸里面的水给挑完。

然后,才有时间去修行,去修炼佛功。

这是聚阳洞神僧的安排。

其实,很多有人都替他打抱不平,堂堂结丹修士,非要做这些凡人才干的粗活儿。

更别说他在佛法一道上的悟性极高,前途不可限量。

而干这些粗活的时候更是不能使用法力,所消耗的时间势必会更加久一些。

这不是看不起人吗?

“师兄,神僧有眼无珠,看不起你,你还是离开聚阳洞吧,说不定能比在这里取得更高的成就。”

“是啊,师兄,良禽择木而栖,能臣遇君而事,不要耽误你自己。”

……

此类话语,简直不要太多。

有真心的,也有看他笑话的,当然也有故意的。

张十八从来没有抱怨过什么,动过哪怕一丝离开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结丹修士就目空一切。

他记得自己走到今天这种地步付出了多么大的努力,经历了怎么样的艰辛。

苦就苦吧,难就难吧。

面对难题,如果一味去逃避的话那就永远解决不了,既然如此,为何不跨过去呢,大不了就是浪费十几年光阴嘛。

以他结丹修士五百多年的寿命计算,不是挺多,他也无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结婴。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

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上乘的佛法,永远都是等来的,而不是求来的。

当然。

张十八也不是没有收获。

在这些平淡的日子里,他那颗躁动的心平静了许多,过得无比踏实,也看淡了许多,许多烦恼消失不见了。

这让他回到了在望月谷里的日子。

正所谓吾心安处是吾乡,如果望月谷是他的老家的话,那这聚阳洞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一个上午之后,张十八劈了一屋子的柴,将一半的水缸里面的水给灌满了。

他心里估算着。

“今天的速度比昨天快了一些,应该可以多出一个时辰的吐纳时间,还算不错,先去休息一会儿。

不使用法力的话,劈砍这些坚硬的灵木还是挺累的,看来我得学习一门炼体功夫了,明天就去藏经阁看一看。”

就在这时,一个小沙弥来到了他的面前。

“阿弥陀佛,净尘师兄,师尊召见你?”

“哦,师尊这时候召见我,是有什么事情吗?”

“我也不知,他吩咐的就只有这些,你还是亲自去见一见吧。”

“阿弥陀佛。”

张十八点了点头,怀揣着疑惑的心情,来到了一处茅草屋前。

茅草屋很小,并没有内蕴乾坤,石头上长满了青苔,甚至在屋前的石板上还晾晒有风干的食材,像极了凡人的住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这小小的茅草屋里,居住的则是当今大奉佛法第一人,当代聚阳洞神僧,此人更是炼虚修士,大佬中的大佬。

无数人都想进入这茅草屋内,习得上乘的佛法,从而扬名立万,走向成功的人生。

“师尊,师尊。”

没有回应。

张十八见状,也不恼怒,也不冒失,干脆坐在茅草屋前盘坐下来,思考昨日看到的佛经。

一天一夜之后,大门打开,而张十八已经进入了忘我之境,还没有注意到。

从中走出来一位身材瘦削的小老头,身高最多一米五,其貌不扬,唯有两只眼睛大而明亮,像是两颗宝石般,射出无比智慧的光芒。

聚阳洞神僧看向院外山川,好似一个个顶天立地的巨人般拱卫在四周。

太阳升起,阳光突破山脊线的阻碍,直直地照在了茅草屋上面。

在净尘的身体四周,无数金色的文字浮现,这是佛法修炼到了高深境界的标志。

“道心纯净,无暇无垢,没想到坚持到最后的不是那些名声在外的佛子,不是那些声名远播的天才,而是平平无奇的你呀。

呵呵,我没有看错,你与佛有缘。”

聚阳洞神僧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来到了石磨盘前,缓缓推动磨盘,碾磨豆子,一时间豆香味弥漫。

待到白色的豆汁干涸,张十八这才悠悠醒来。

“师尊。”

“净尘呀,你可曾怨恨过我,让你堂堂结丹修士蹉跎这么多年岁月,只为了过一遍碌碌无为的凡人生活?”

“不曾,师尊心善,必定不会谋害我等,而且在这平淡的生活中,我也明悟了许多,那颗急躁的心平静了下来。”

“嗯,你能这么想还不错,道心与法力是修行的基础,甚至前者更为关键。

净尘啊,你可知多少绝世天才黯然陨落,就是毁在了一个急字上面。

我人族道法乃天授,走到何种地步都是天命,世间需要强者,也需要弱者来陪衬。

世人都想成为强者,然而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没有这个命,逆天之举,逆大势而为,都会走向灭亡。”

张十八听后,如醍醐灌顶,心中不免惊叹神僧的智慧。

同时,他隐隐察觉到不对,怎么神僧的话今天这么多呢?

“你的那些师兄师弟都输了,输在了这场无形的道心之争中,他们太过浮躁,不适合我这聚阳洞,也不适合我的佛法。

所以,我昨天将他们都放走了,从今以后,你就是聚阳洞的洞主,新一代聚阳洞神僧。

你不必过多约束自己,迎娶道侣,吃荤等违反戒律的事都可以做,因为想要成为真正的佛从来不是靠这些死板的规矩,而是一颗无垢之心。

这是迦南经,你一定要好好研习,此中有大学问,我终其一生也没有领悟完全。”

张十八接过迦南经,抬头聚阳洞神僧。

却见后者双手合十, 闭上了双眼。

“生亦何苦,死亦何惧,从哪里来,便回哪里去,勿念。”

“阿弥陀佛。”

一声佛号过后。

在这雪山环绕下,一位神僧完成了一场意义重大的“托孤”。

年轻的神僧接过传承,开始追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