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鬼王爷 > 第98章 骄横的贾伯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前运出城的粮食、物资纷纷入库。

征用大酒楼的酒水、吃食物归原主,并从缴获的物资中拿出一点作出相应的补偿。

那些乌人马匹数目众多,被分放在四处宽敞的地方临时安置。

剩余缴获物资被集中堆放在县衙大院里。

梅县主簿亲自带着几名小吏在一旁登记造册。那些小吏从未一次性见到这么多物资,兴奋地指指点点。

文莺见到不少士卒怀中鼓起一块,兴许是押运、清点途中私自拿走的战利品,就连管屯长也偷偷揣了两块。

这在军中实属正常,虽说按军法,军中缴获的战利品要集体上缴,再由上官进行上报,按照战利品级别通过朝廷或地方将领统一支配。

除了战马、粮草这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勉强还能做到如实上报外,其余之物,地方经常私自瓜分,甚至私自顺走一些,朝廷亦管不了太严。就算上报的战略物资,朝廷一般也会分出三成至半数给有功将士。

朝廷军饷对于底层士卒光棍一条的还可以,有家有室的也就勉强混个温饱,大部分中下层将士,基本上没有那些家国大义的概念,在战场上,要再得不到点好处,谁愿意提着脑袋给朝廷卖命。

故此,地方士卒私自瓜分一些战利品之事,只要做的别明目张胆,别太出格,朝廷亦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颜城守与管屯长商议分人头的事,管屯长也叫来文莺参与此事。

毕竟,不费一兵一卒便斩了四百乌人,全赖文莺之谋。

最后商议的结果便是,四百乌蛮人头各分一半,缴获的所有乌人皮甲、裘衣、皮帽梅县得七成,管屯长众人得三成。那三件狼皮裘衣皆给了管屯长。

梅县少甲大伙儿都知道的,这种轻薄的乌人皮甲,朝廷是看不上眼的,梅县应可自行处置,稍微改动处理一下,梅县士卒便人人有甲,虽是简易的皮甲,也比布衣强上不少。至于那些皮帽,改动一下,无论军中还是民间,皆是不错的御寒之物。

缴获的弯刀弓矢,也同样七三分成。至于这些弯刀,回炉重铸,梅县的兵器也能得以补齐。

而那六百乌人战马,管屯长带走多数的五百匹,梅县只留一百匹,此举也是把主要功劳公平的放在了管屯长一行人身上,战马的价值远比这些人头兵甲值钱太多了。再一个也是梅县无力养活这么多马匹之故。

而那些缴获的银两细软,在县衙大院中,被县令分配。基本上已被将士们瓜分干净,就是文莺,也被分配到了价值八十多两的银钱细软,是众人之中得到分配最多之人。

如此,皆大欢喜。

晚上,县令与颜城守大摆宴席,县中的主簿、县丞皆到,为将士们庆功,尤其是犒劳管团长带来的这四十二人。

管屯长众人今夜十分尽兴,被文官款待的感觉可真好,平日文官一般是瞧不上武夫的,不屑与武人同席。尤其是底层士卒。

文莺众人可以说是拯救了梅县数千生灵,又为梅县官员带来了难得的军功。这才“屈尊”款待。

一夜休息后,管屯长便想与颜城守、县令告别,一直滞留在梅县也不是个事,此时,大将军的骑兵差不多也将中部的各处道路的乌人清空。

这么多战利品,管屯长亦想早些拉回瑶光城上报,早些受赏,早些升官发财,这才安心。且这么多战马滞留在梅县,梅县贫瘠,久了也会将梅县拖垮。

于是,管屯长便去了县衙,去寻县令。刚到了县衙大门,便听见里面有咆哮声传来,顿感疑惑。

“里面何事喧哗?”管屯长问向看门的衙役。

“回军爷,县令正陪着贾伯爷说话,军爷要是不急,可稍晚些再来见县令大人。”衙役恭敬回道。

“嗯。。。还是现在见吧,我有要事要见县尊大人,不能耽搁。”管屯长还是决定越早启程越好。

“军爷可自便,贾伯爷脾气可不好,军爷小心便是。”

“这贾伯爷何许人也?来找县尊大人何事?”

“这贾伯爷是朝廷的阳州转运使,本是去瑶光城公干的,后来遇上小股乌人斥候,便带着随从逃走,之后迷了路,便来到了梅县暂时躲避,是三日前来的,今日一早便来找县令大人说事,不知因何起了争执,小人并不知晓。”

“好,我自去便是。”

衙役又对管屯长拱了拱手,管屯长自己进了大门,朝喧哗声走去。

声音越来越大,正是县衙大堂,管屯长望去,大堂里正有一位锦袍中年文士,指着县令的鼻子一顿谩骂。

“邬县令,本官再说一次,五十匹乌人战马,已是本官最低底线,若是不给,你这身官袍便别想要了!”那文士咆哮道。

“这。。。大人。。。可否再少一些?下官可给大人调些兵器皮甲。”县令躬身道。

“本官要你那破烂何用?日落之前,本官要见不到五十匹战马,哼哼,你就等着丢官吧。”说罢,那文士一甩衣袖朝门外走来。

文士见到门口有一军汉,瞅了一眼,冷哼一声,扬长而去。

管屯长看了一眼那文士背影,随后迈步进屋,向县令拱了拱手。

“县尊大人,此乃何人?为何索要乌人战马?”

县令看是管屯长来了,一阵叫苦。

“唉,此人是阳州转运使,又是伯爷,姓贾名淼,本是去瑶光城公干,后来遇上乌人斥候,逃到梅县落脚,这不昨日看见我等缴获了大量乌人战马,今日前来索要五十匹,不给便要寻事弹劾于我,给我好看。”

“这。。。这不是明抢吗?还有没有王法了?将士们提着脑袋缴获的军马凭甚被他霸占了去?”说罢,管屯长火气上涌。

“此人祖上是功臣,家世显赫,如今贵为四品的转运使,且又是负责粮食、马匹的要害职位,骄横跋扈,贪得无厌惯了,若是不从他,其显赫的家世,足以让我梅县上下官员永无宁日。”邬县令摇头苦笑。

“岂有此理!这贾伯爷如此流氓行径,公孙大将军、于布政使就管不了吗?”

“管屯长,此人的家世背景,就连西疆的高官也是忌惮一些,其叔、其岳父,一为朝廷御史,一为当朝国丈,只要此人不要勒索过甚,无人敢轻易得罪于他。”

“此人真乃朝廷毒瘤!死不足惜!”

“管屯长慎言,此事就如此吧,我梅县出了这五十匹战马于他,绝不影响管屯长那里的缴获便是。”

“这。。。县尊大人,若事不可为,我芜县愿出二十五匹马来便宜这老狗。”

“管屯长高义,本县多谢了,此功全赖芜县将士,梅县也只是沾光罢了,损失一些战马便损失了吧,管屯长今早找老夫所为何事?”

“下官此次叨扰是为了回军一事,我等将士已在梅县多日,亦该返回瑶光,且这么多战马梅县也负担不起,故此今日特来请辞。”

“这。。。管屯长此言有理,那本县便不强留,一路多加小心。”

“无须县尊大人担忧,此番有马便不惧小股乌人,梅县离瑶光不算远,问题不大。”

“如此,管屯长可自行下去准备,本县亲自送将士们出城。”

两人又客套了两句,管屯长离开县衙,准备归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