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鬼王爷 > 第131章 西疆封赏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后安抚与重建的任务十分艰巨且繁琐。此役战死将士两万多,伤八千余。百姓死亡十四万,失踪一千六百余。而这些对于史书来说,不过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而已。

十万户左右的家庭支离破碎,更多的孤儿寡母无以生计,面临饿死的窘境;更多被乌人玷污的女子自愿或者被迫自尽而亡,有上吊也有跳河的,五日内,西疆的河道中,被打捞起的女尸便有四百多。

布政使于天成焦头烂额,与整个西疆的大小文官日夜奔赴在各个地方,安抚百姓、遗孀,分发粮食,安置饥民,拯救那些轻生的女子。

朝廷对于西疆的胜利,总体而言还是很满意的,只象征性地要求西疆上缴了五百匹草原战马而已,其余缴获,皆由于天成和公孙擎根据战功或损失来分配,当然,挂着是朝廷的名义。

于是,于天成便开始重新划分土地,大量的人口损失也空出了许多土地,那些孤寡也逐渐得到安置,而缴获的乌人牲畜、裘衣亦大部分给了这次遭难的百姓。

士卒们也多少分到了一些补偿,虽然少得可怜,但总体来说,西疆的重建虽然艰难,却可以给人们带来希望。

公孙擎十分满意朝廷与杨玄的支持,于是投桃报李。以西疆的名义,上缴了南林王庭代表图赫尔的图腾饰物,还有从南林王庭缴获的各式珠宝一箱,三柄镶着宝石的草原贵族佩刀,草原战马五百匹,以及上好的狼皮裘衣四十余件,以此来献给朝廷。

而那位被俘虏的图赫尔幼子,虽被砍了一臂,但还是救了回来,性命无碍。公孙擎上书朝廷想以此子为筹码换取草原那些被掠去的曌人百姓。朝廷也应允下来。

两日后,何宏纲率军启程,同时押运着草原战马、乌人的一万多人头和那些献礼,浩浩荡荡回返都城。

在何宏纲归还都城不久后,朝廷的封赏随之而来。

辰星大将军公孙擎加封辅国将军,当然,这是荣誉衔。其孙在迫使图赫尔撤军一事上再次起了关键性作用,直接被擢升为翼宿将军,晋升为四品武将。

此后,公孙衍便被公孙擎调出了自己的直隶军队,独领一军,统领西疆骑兵。

其余一些将领,亦有封赏。

至于金银之物,朝廷接连大战,损耗巨大,入不敷出,也拿不出太多实质性的物质赏赐。

便以朝廷的名义,令本次缴获的大部战利品分配给了有功将士,又赐予了几名有功将领一些上好的甲胄、佩刀、布匹,以及少数的银两。

随后,文莺的正式任命也下来了,擢升军侯,八品的武官。麾下骨干亦跟着水涨船高。

芜县的募卒任务随即开展,因文莺之功,还有公孙擎曾在芜县休整过的原因,芜县分到的粮草与战利品较为充足,招募新卒的过程便相对顺利一些。

文莺这个军候,也很快补充了四十新卒,虽然还远不满员,起码队伍过了百。

西北方,南林草原。

图赫尔在匆忙返回草原的路上,由于自己的阏氏与儿子被杀,已然伤心欲绝。

待看到王庭被烧成灰烬,部族损失惨重,且不断有牧民逃跑,投奔中部草原后,再次气血攻心,又昏厥过去。

大汗趁火打劫,派出骑兵,美其名曰保护南林草原,实则暗中鼓动牧民逃亡,投奔中部草原。顺手再掠夺些曌人奴隶与财宝。图赫尔恨得牙根痒痒,却不敢反抗。

图赫尔的势力像沙漏一般,持续不断地在一点一点流失。

两日后,图赫尔苏醒的第一件事就是派出使节,出使天曌西疆,欲与西疆商讨,带回自己那仅剩的一子。

公孙擎就等着使节到来,便顺势要求以此子换回被掠夺到南林草原的所有曌人。

使节说到大多数掠夺的曌人都在大汗那里,南林草原并未有多少,且一再想用牛羊去换。

公孙擎便狮子大开口,连牛羊也要了,把那使节噎得万分难受。

图赫尔仅剩的独子那可是他的命根子,双方扯皮了七八日,终于定下了约定。

用此子换取南林草原曾掠夺的一千三百名曌人,牛羊两千头,战马一千五百匹。

结果虽然不令公孙擎特别满意,但见好就收,南林草原被公孙衍霍霍完,也确实损失惨重。

使者垂头丧气地走了,自此,西疆军中开始流传,公孙衍有了一个新绰号,招财童子。

老将们甚至亲切地称呼公孙衍为公孙童子,到最后,徒方便直呼童子了。令公孙衍十分郁闷。

芜县,刘文达已可以自行走动,虽骑不得马,舞不得刀,日常基本活动还是可以的,身体正在往良好的方向恢复。

再经历了这次战役后,刘文达开始看重文莺,同时,也开始相信了张茂冒功确有其事,随即开始疏远张茂,新招募的士卒,也未分给他多少。令张茂颇为不满。

文莺也早已调出张茂麾下,刘文达打算着重培养这名英烈之后。

无论练兵,还是指挥,还是后勤的详细分配,甚至还有与不同大小的武官交流时,刘文达皆刻意把文莺唤到身旁,暗中影响他,传授他军中最核心的东西。

文莺本就聪慧,也能体谅刘文达的栽培之心,万分感激,从不敢懈怠,为了父仇,自己必须要尽快强大。

虽然前后立了两次较大的功劳,但那两战皆是小规模作战,也不是正面作战,皆有取巧与运气的因素。

文莺亦知道自己的短板,他目前主要还只是名战士,也可以说是名有些头脑的战士。

自己的指挥能力并不高明。比如上回关碾城郊,自己所在的步军被乌人骑军突袭。当时,说实话,自己内心是慌乱的,甚至第一反应,便是逃跑。

而刘校尉的当机立断避免了全军覆没,最后还是活下来近半数的士卒。如果换成自己是那支军队的统帅,恐怕当时便会下令全军逃跑,最后必落个全军覆没的结果。

而刘校尉,不仅在开战之初,稳定了随时便要崩溃的军心,令士卒克服了巨大的恐惧,且在合适的时机下令队伍逃跑,就算是跑,也有一定的章法。

半月后的一天,刘文达把文莺唤到自己的营房中,递给文莺一本小册子。

文莺纳闷,双手接过,翻开一看,里面皆是手写的小字。

越往下看,越为惊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