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鬼王爷 > 第260章 王家遗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日,文莺与萧逸便去寻了刘文达,询问关碾城有哪些学问、见识老道的名士大家。

要说关碾最有名的名士大家,刘文达便告知二人当属北城的穆先生,其人曾做过布政使司的属官,如今致仕回乡,但穆先生即清高又不喜见生人,估计很难见两个素未谋面的小军官。

随即刘文达很好奇地问二人找名士何意?

二人只是含糊说最近对诗词颇为感兴趣,想找位名家指点一番。

刘文达当然不信,但此事好似无关紧要,也并未在意,便成全了二人。

告知二人穆先生不可行的话,你二人可以去寻白主簿,白大人虽学识、阅历比不上穆先生,但也是关碾少有的名士,有我引荐,白大人自然会见你二人。

文莺萧逸一听,对刘文达又是一番谢恩之类的话。

刘文达只是没好气的丢了句:“莫要给老子惹事!”

二人小鸡琢磨般答应下来,便屁颠屁颠地离开星宿将军府,去寻白主簿。

白主播此刻在县衙公干,二人不便打扰,便提前写了拜帖,还有刘文达的随身信物,一同递给了白府的门子。

门子见是刘校尉引荐,其麾下的重要将领拜访,不敢怠慢,忙答应老爷一回府便将其递给老爷,不出意外的话,晚上便可前来拜访。

二人便回了西仓,一直等到晚上再次拜访白府,门子热情的将二人引进府邸,二人饮了半杯茶水,白主簿便前来相见,对二人亦很友好。

三人一阵寒暄后,白主簿问起二人来意。

文莺道:“大人莫怪,晚辈最近听闻有人聊起《兰亭集》,晚辈在枢州时,亦见过此书,对其爱不释手,而市面上根本买不到此书,敢问大人府中,可有此书?”

白大人回道:“文司马竟对此书感兴趣,稀罕稀罕,此书乃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诗集,但就算是手抄版,也珍贵无比,就是老夫府中,亦无此书,整座关碾城,怕是唯有穆先生有此书籍,当然,是手抄版。”

文莺点头道:“原来如此,此书为何手抄版都一书难求?”

白大人笑了笑:“阅过此书的人,皆为曌国顶级名士,此书的拥有者亦不会随意借人抄写,就算手抄版的拥有者同样不会,读书人在学识上面,还是比较自私的,尤其是这种旷世大作,更不会轻易流传。”

文莺佯装好奇道:“那此书原版的拥有者是何人?有如此的幸运与荣耀?”

白大人回道:“此书拥有者。。。。。”

说到此处,白大人压低了声音,“不瞒文司马,原版的拥有者便是已故文曲院郎中王茂公。”

文莺心中一惊,果然,那王凌果然是王茂公遗子!跟自己怀疑的没错。

心中惊讶,文莺嘴上还是说道:“原来如此,怕是此生都见不到此书了,哪怕是手抄版。”

白大人笑道:“也不是不可能,文司马乃刘校尉爱将,若刘校尉出面的话,穆先生也是要给面子的,从而借来一阅,也并非无可能。”

文莺忙佯装惊喜道:“当真?”

白大人点点头,文莺赶忙谢道:“多谢白大人指点!晚辈感激不尽。”

白主簿对自己能帮上刘校尉的爱将也感到高兴,毕竟同在关碾做事,虽然分属文武,但皆为同僚,多个朋友多条路。

文莺萧逸谢过白主簿后便告辞回了西仓。

一路上还在啧啧称奇。

果真如此,在拜访王家后,文莺便有所怀疑,权州来的,家中长辈唯有祖母、母亲,还有两个护卫,一名丫鬟。

这项完全与王茂公如今消失的亲属符合。

年前,王茂公在天权城承恩街刺杀越王杨玄一事,轰动天下,基本上全国上下的曌人皆知此事。

刺杀失败后,朝廷抄了王茂公的家,抓住了家中妾室、庶子、庶女。唯独老母、正妻与嫡子消失不见。

经调查,城门官曾看到王家的老母、正妻与嫡子于事发前两日驾着马车出城,据说是出城散心。

事发后,便一直未见。朝廷派出人马抓捕,马车痕迹一路向南,在玑州与权州边界处,发现了马车残骸。

马车上了两州边界处的抹云山,残骸是在山底发现的,因为下面陡峭险峻,人力很难下去一探究竟。

但马车残骸、马匹的尸体,还有形似两个人影的尸体躺在下面,还有散落各处的衣物、糕点、铜钱。

抓捕人员便认为马车上了山路,不慎跌落崖下,或者畏罪自尽,王茂公家属全部摔死,便此结案。

而如今,王凌,不,此名应为化名,王茂公的长子叫王荀,带着祖母、母妾出现在关碾城,还在自己麾下做事。

还有那看似原版的《兰亭集》,无论真假,皆大概率证明此书的拥有者就是王茂公。王凌便是其子。

王茂公的遗子已是朝廷追捕的要犯,抓到便是斩首的结果。故此,王凌根本没有任何理由通过那本原版《兰亭集》来冒充王荀,给自己招祸。

由此推断,王凌便是王荀,便是王茂公仅存于世的血脉。

可为何,王家遗子会出现在西疆关碾,而且投到自己麾下?王凌此人,颇有才华,精明伶俐,能用巧计假死,躲开朝廷的追捕,其人心思手段必不简单。

有此才能之人怎会故意把那本招祸的《兰亭集》摆在书房的显眼之处,让自己瞧见。

难道王凌是刻意为之?就是让自己发现其真实身份?究竟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