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鬼王爷 > 第335章 新部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太阳东升,文莺叫人清点战果。

勐艮塔部除了跟随奥尔巴赫上战场的青壮外,留守族人大约六千多人。一夜被牲畜踩死、被曌军斩杀与被烧死的族人多达四千五百多人。逃走了大概千人,俘虏了四百余人。

这四百人中,老人孩童百余人,女子三百多人,全部被集中在大营中央,等候发落。

己方之中,战死十二人,有被乌人砍杀的,也有不慎被牲畜撞死的。有二十人受伤,曌军军中也带了几名善战的军医,治疗的方法为缝合与上药。至于较重的伤口,简单又粗暴,火灼。王凌带人为伤员治伤,营中顿时冒起几缕青烟,痛的伤兵浑身颤抖。

六千多人的部落,一夜之间覆灭,就算老弱妇孺占绝大半,对于曌军这区区四百人而言,也算是壮举。

文莺内心不由一阵绞痛,至少四千以上的老弱妇孺被自己下令杀害。当然,这里面大多都是被牲畜撞死,相互踩踏而死。

这比之前覆灭三河部落那两千来人而言,让文莺内心更为煎熬。

萧逸正想将剩余那百人老人孩童杀掉,文莺再次不忍,喝令制止了萧逸。

魏冉正想再劝,文莺摇了摇头,示意魏冉莫要开口。

随后,又清点了救下来的曌奴,混乱中,还是有许多曌奴在战乱中被牲畜撞死。

救下来的曌奴有两百三十人,其中男丁一百二十人,其余皆为女子与孩童。

文莺询问了他们是否愿意加入曌军,复仇乌人。

这些早些年被掠夺到草原的曌人一个个哭天抹泪,对乌人恨之入骨,对这支“从天而降”拯救他们脱离苦海的曌军视若神明,纷纷请求加入军队,甚至连一些女子孩童也要求从军。

当然,文莺也未告知这些曌人这支曌军从何而来,顺着这些曌人的意思说,从天而降。

经过筛选,原本为乌人奴隶的一百二十曌人男丁全部入伍,又从孩童中挑选了相对健壮的十五人入伍,如此,文莺的这支骑军人数变为了六百二十人。

文莺将新募的这一百三十五人交予魏冉与阿图鲁训练,又派人安葬了昨晚牺牲的那十二名曌军。

至于缴获,大部分牲畜四散奔逃或烧死于火中,同样物资也被焚毁多数。但将士们于营中营外一番收拢,还是获得牛羊五千头,战马五百多匹,铁甲二十六副,各式兵刃五百件,价值大概一万多两白银的各式银钱细软若干,醍醐、奶酒、肉干、腌菜、裘衣若干。

勐艮塔部已然毁了,被烧成一片废墟。而文莺麾下从两部俘虏的乌人加起来已多达六百多,虽然绝大多数都是女子,但从人数来讲,已和军队人数持平。

如何更好的管理这些人,既不让他们死,还要让他们乖乖听话,为军队做好后勤杂务。曌军孤悬在外,既无补给,又无援军,有一处补给丰富的据点歇脚最好。

文莺思索一番,忽然,一个大胆的念头出现在脑海中。

以曌人之身创建并扶持一个崭新的部落,让这个部落拥有自身利益。这个想法并不是扶持一个新势力来与东原草原抗衡,也不求最后能在东原站稳脚跟,那不现实。起码能将这个部落当作曌军休息补给的一个重要据点。

如何不让这支部落反噬,也要严格控制。

文莺与众人一说,半数赞成,半数反对。

最后达成一致的想法是,这支部落里不能有乌人青壮男丁,不能有乌人贵族,必须全部是乌人底层牧民。

可以有少量男丁的老人与孩童,但暂时不能给予兵刃,不能配备马匹,可保留几把宰杀牲口用的短刀。且总体人数不能超过曌军人数,想要吸纳更多的牧民进来,前提是解救并招募更多的曌奴。

打定主意,文莺将那四百多俘虏集中起来,宣布要成立新部落,将缴获的物资拿出大半来为众人分配。

前面那句话乌人并不感兴趣,后面这句分配物资将这些乌人的情绪调动起来,尽管他们在昨夜刚刚失去了爷们或者孩子,但这句话,还是让不少乌人的眼中,充满欲望。

趁热打铁,文莺将缴获的首饰细软、五千头牛羊、各类吃食全部分给了这四百乌人。自己只取那些马匹、兵刃与二十六副铁甲。

至于那些数不清的吃食、裘衣还有满地烧死的牛羊,任取。

这些物资分发下去,这些最底层的乌人“一夜暴富”,还有半数乌人跪地就拜,感激这些毁了他们部落又将贵族财富分给自己的曌人。

为了从多方面震吓这些乌人,文莺专门杜撰了一个说法,说乌人举国南侵,触怒神灵,地狱神明降下法术,将他们这支曌军空降到东原草原,以此来惩罚乌人。

至于远在两千里外的乌军主力,也将承受神灵之怒,必定全军覆没。

这个说法竟有不少乌人相信,要么怎么解释突如其来的曌军。曌军要想出现于东原,先要打穿南林草原,再打穿大汗的中部草原,如此才可进入东原。还有那一万多牲畜,怎就听从曌人的指示踏平了部落?

既然解释不了,那么更为崇尚鬼神的乌人便很快接受了文莺之言。

一切整顿后,文莺便将这些乌人、牛羊与物资一起带到了三河部落。

勐艮塔部被烧成一片废墟,已然不能居住。逃走的乌人也会很快将勐艮塔部被袭的消息传开,勐艮塔部便有可能主动遭到周边乌人的进攻。

故此,勐艮塔部不再适合作为据点,暂时落脚三河部,再寻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