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鬼王爷 > 第337章 哈恩部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两百乌骑冲入三河部后,见只有几百没有兵刃的乌人,便起了轻敌之意。并未大开杀戒。如今的三河部,其实都是投降文莺的一些乌人老弱。

乌骑看到那么多妙龄女子后,眼睛都绿了,许多乌骑竟主动下了马,去轻薄那些乌女,上下其手,扯掉其衣物便要强行玷污。

三河部一片惊呼之声。那些老人女子、小孩见这些乌人入营轻薄、抢夺那些刚刚分配的牛羊,起初还跪地求饶。

到了后来,有一老人不忍自己财产被夺,竟抽出宰牲口的刀,向那乌骑胸口便一捅。那乌人瞪大双眼,不可置信地看向老人,倒了下去。

这下彻底打破了三河部的气氛,更多的三河部与勐艮塔部遗民拿起了木棍、盆碗,或直接抢夺乌骑兵刃,与这些族人缠斗在一起。

虽然三河部乌人人数占优,但毕竟都是老弱,又无兵刃,被反应过来的乌骑血腥镇压。

乌人死伤迅速加剧。

就在大营一片混乱时,文莺率骑兵回援,杀入帐中,将那些半数下马并分散于各处的乌骑迅速斩杀。只留下了三名活口。至此,来犯乌骑全军覆没。

轻点伤亡,曌军骑军折了四十人,多为刚刚吸收的曌奴,营中乌民折了两百多人。那么曌军剩余五百八十人,乌民只剩不到四百人。

随后,审问了那三名乌骑活口,他们确实是勐艮塔部逃出去的乌骑,还汇集了再靠北五十多里外的两处小部落青壮,南下复仇。

在问清那两处小部落位置与实力后,文莺并未亲自灭口,这是因为答应了不杀此三人,而是交给了那些乌民处置。这些受辱的乌民怎能饶过三人,被乱棍打死。

文莺对这些臣服于自己的乌民更加愧疚,好生安抚了一阵,安葬了遇害的乌民,将缴获这些乌骑身上的财物又全部赏给了幸存的那些乌民,并告知他们若想离开另寻他路,自己决不阻拦,可将赏赐的财物全部带走。

这些乌民相互看了看,最终还是选择继续臣服于文莺。他们已然动手杀了乌骑,已无退路,合在一起,兴许能多活一日,反正最近天天吃到撑,比起以前朝不保夕的日子好了太多,死了也值了。

最终,文莺将缴获的战利品能带走的都带走,如今箭矢战马充足的很。腾出许多马匹,造了许多板车来驮运这些乌民物资,向东迁徙。南部已然不安全了,南部出现一股曌骑的消息应该已经传开了,兴许这会儿已然传到了中部。

随后,文莺只分出半数骑兵,交予魏冉统领,将套出话来的那两处小部落全部摧毁。

魏冉是一直不赞成吸纳乌民的,既然魏冉领兵,那两座不足三百人的小部落自然被全数歼灭。曌军需要有较强的机动力,此刻也不适宜吸纳乌民影响速度。文莺便没有制止。

队伍行进到勐艮塔废墟以东四十里处,方圆五十里竟全无人烟。越往东,积雪越少,逐渐露出了枯黄稀松的草地。

最终,文莺寻到了一处隆起的大草坡,将队伍安置于此扎营,休整一番。

大营安顿下来后不久,一乌民老者求见文莺,文莺将其唤入帐中。

那老者提出一个建议,想奉文莺为部落首领,并正式成立新部落。

文莺心中有些想笑,我一个曌人做乌人首领?

随后,文莺让老者先行退下,自己叫来魏冉几名心腹商议此事。

老者的用意大伙儿都懂,反正已然上了贼船,没了退路,干脆将这支曌军彻底与这些乌民捆绑在一起,使其拥有曌军庇护,毕竟在曌军统治下,虽然时刻可能面临迁徙或死亡,但只要曌军治下一天,便吃喝不愁,这是从来都未曾拥有过的日子。

还有就是既然新的部落成立,那壮大部落实力是必然之事,总要设法尽可能在草原立足。老者也幻想部落逐渐强大起来,自己摇身一变,成为新部落的“劝进”功臣,从一介底层牧民成为部落中的贵族。

众人商议过后,同意了此法。这次同意的这么干脆,也是亲眼看到了这些老弱在没有兵刃的情况下敢于反抗乌骑之固。

果然,只要让其形成一股新势力,那么这个新势力的成员,便要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哪怕敌人是同族。再者说,草原上相互兼并是再正常不过之事。即使是向同族拔刀,乌人往往也不会手软。

最终,经过与乌民再次商议,成立新的部落,名唤哈恩,在乌语中,为新生之意。那位建议的老者阿诗柯被选为族中长老,文莺坐上了部落首领的位子。

那些乌民中为数不多的男丁,仅仅三十人被分发弯刀,但暂时并不给予弓箭。

第二日过后,曌军休息一夜,精神缓过来不少。这些乌民也十分安分守己,起床后便开始伺候牲口,为曌军做饭。

至于东部的两处中型部落,文莺的地图上早有标记。这个情报早在大将军府时,便已得知。

文莺撒出斥候探查,经过三日的侦察,成功探查到了这两处部落,虽然位置有所偏差,但并不算过大。

这两处部落已然靠近沙漠,从远处侦察其营帐、炊烟,皆有近万族人的部落。为防备幽人,这两处部落的青壮并未被征调太多。基本还保持着近乎千人的青壮男子,其余男丁必然也在三千以上。

至于周边的小部落,并不算多,八九座而已,最小的只有几十人,最多的不过九百人,多为老弱,少许青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