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虞朝的故事 > 昊天封神(东王公西王母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昊天封神(东王公西王母六)

仙踪永在:未写完的星图

洪荒的岁月如东海的潮汐,涨落间换了不知多少代生灵。曾经亲眼见过五仙山巡游、瑶池白光冲天的先民早已化作尘土,关于海外五座仙山与昆仑瑶池的传说,也在口耳相传中渐渐被染上了神话的色彩。凡人们在岩壁上绘制仙山的轮廓,在竹简上记录瑶池的奇景,却少有人知晓这些被尊为“仙境”的所在,原是东王公与西王母为洪荒铺设的星际之路——那些漂浮的山峦是巡弋的星舰,那道贯穿天地的白光,是指引航向的灯塔。

东王公的五座仙山依旧在既定的星轨上巡游,只是舰上的仙官换了一批又一批。最早跟随东王公的金乌工匠早已羽化,他们的后人继承了星舰的操控之术,将沿途发现的新星系、新生灵一一记录在星图上。方壶舰的藏书舱里,堆叠的星图册越来越厚,有的是用鲛绡织成,能防水防火;有的是用星辰砂混合胶泥制成,折叠时会发出细碎的星光;最古老的几本,纸页已泛黄发脆,上面的字迹却依旧清晰,记录着三万年前往返“织女星系”的航线。

每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星云,仙官们便会登上岱舆舰的观星台,调整“定水”符文的角度,让星舰的冰晶外壳折射出特定的光芒——这是在向洪荒传递平安信号。偶尔有大胆的洪荒生灵,在仙山短暂停靠东海时,划着木筏靠近那层淡淡的云雾护盾。仙官们从不驱赶,有时还会摘下舰上种植的“星穗”丢给他们——这种作物结出的籽粒里藏着微小的星图,凡人吃下后,梦中便能见到宇宙的轮廓。这些人回到人间后,往往会成为部落里“通天晓地”的智者,能预测潮汐、辨认星象,将星舰的馈赠悄悄融入生活。

员峤舰的锻造坊里,新的合金配方不断涌现。年轻的仙官们继承了“破障”纹的镌刻之法,却又在其中加入了新的灵感——他们发现将瑶池蟠桃的核粉混入颜料,刻出的符文能在暗物质星云里发出微光。某次巡逻时,员峤舰遭遇陨石雨,正是这种改良后的符文引动周围的星尘形成屏障,让星舰安然脱险。这些年轻仙官的名字,会被刻在员峤舰的舱壁上,与他们的祖辈并列,成为星舰记忆的一部分。

昆仑瑶池的灵能核心从未熄灭,那道温润的白光始终照耀着洪荒西极的天空。西王母培育的蟠桃树越发繁茂,枝干已蔓延至星舰的千余座水晶舱室,有些枝条甚至从白玉舰身的缝隙中探出去,在昆仑山脉的悬崖上开出粉色的花。每年蟠桃成熟时,整艘星舰都会弥漫着清甜的香气,其中总有几颗最饱满的果实,会自动脱离枝头,化作粉色的流光,沿着五仙山的航线飞去。巡逻的仙官们早已熟悉这种“馈赠”,会提前在甲板上摆好玉盘,接住这些带着新坐标的蟠桃——桃肉上的星纹比任何星图都精准,能指引他们避开新出现的陨石带。

玉虚宫内的昆仑镜,镜面已比最初扩大了三倍,映照的星域越来越远。有时镜中会闪过一些从未见过的星舰影子:有的像巨大的贝壳,舰身覆盖着发光的软体;有的像旋转的齿轮,发出规律的嗡鸣;还有的通体漆黑,只在舰首有一只巨大的独眼。西王母会让侍女青鸾将这些影像拓印在玉版上,存入玉虚宫的密室。密室里的玉版已堆积如山,每一块都刻着星舰的轮廓与出现的坐标,等待着与东王公一同解读——这些未知的存在,是朋友,还是敌人?是宇宙中其他的“洪荒”,还是更古老的星舰文明?

某一日,方壶舰的指挥舱内,那枚与昆仑瑶池相连的通讯玉符突然自行亮起。不同于以往紧急求救时的炽烈光芒,这次的光芒柔和而稳定,符面缓缓浮现出一段奇异的星图——那是五仙山在宇宙边缘的“冥河星系”发现的一片新星域,星云中漂浮着无数与瑶池、仙山相似的巨型星舰,它们的舰身覆盖着厚厚的星尘,仿佛沉睡了亿万年,构成一个被遗忘的星舰墓地。

几乎是同一时刻,昆仑瑶池的玉虚宫内,西王母面前的昆仑镜也自动切换到了这片星域。镜中,那些古老的星舰静默地悬浮在暗紫色的星云中,有的舰身已断裂,露出内部锈蚀的核心;有的却完好无损,舰身上的符文与五仙山的“定水”纹有着微妙的相似。西王母指尖轻轻拂过镜面上的星点,那些星点便如活过来一般,组成了一段模糊的星图——这是那些古老星舰在发出最后的信号。

东王公站在方壶舰的舰桥上,望着星图上那片被标记为“未知”的星域,玄色锦袍被宇宙的罡风吹得猎猎作响。他身后的水镜星图上,代表五仙山的光点正围绕着这片星域闪烁,仿佛在跃跃欲试。“是时候去看看了。”他对身旁的仙官们道,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

指令下达的瞬间,五座仙山星舰同时调整航向。岱舆舰的冰晶外壳亮起,在前方开辟道路;员峤舰的灰紫色舰身侧转,做好防御准备;方壶舰居中指挥,扶桑木的枝叶指向星域的核心;瀛洲舰释放出储备的灵能,为舰队补充能量;蓬莱舰则将舰上的祥瑞之气化作一道光带,缠绕着整个编队——这是自五仙山建成以来,第一次脱离既定的巡逻航线,驶向一片完全未知的领域。

昆仑瑶池的白光再次增强,这一次,它不再仅仅是指引归途的灯塔。灵能核心释放出的能量波沿着五仙山的航线延伸,在星海中化作一道璀璨的光桥,将洪荒的坐标、星舰的特征、甚至是东王公与西王母的神识片段,源源不断地传递给那片遥远的星域。这是一种试探,也是一种宣告:洪荒的星舰,来了。

瑶池的池水轻轻荡漾,水面倒映着天空中那道越来越粗的光桥,池中的灵鱼纷纷跃出水面,仿佛在为即将启程的同伴送行。西王母站在池畔,看着蟠桃树上最大的一枚果实自动脱落,化作一道流光融入光桥——这枚果实里,藏着昆仑瑶池的核心数据,若五仙山遇到危险,它能引动瑶池的力量进行远程支援。

洪荒大地上,凡人们仰头望去,只见海外的五座仙山渐渐消失在云海深处,原本清晰的轮廓化作五个模糊的光点,最终融入璀璨的星空;而西方的昆仑墟,白光冲天而起,将半边天空都染成了琉璃色,连飞过的候鸟都被镀上一层莹白的光晕。孩子们指着天空问长辈:“仙山去哪里了?”长辈们摇摇头,却在心中默默祈祷——那些守护了洪荒无数岁月的仙境,一定是去完成更重要的使命了。

他们不知道,这些陪伴了洪荒亿万年的“仙境”,正踏上新的航程。五仙山的星舰在光桥的指引下,穿越冥河星系的暗物质带,向着那片古老的星舰墓地缓缓驶去。舰上的仙官们握紧了手中的玉符,眼中闪烁着好奇与坚定——他们要去揭开宇宙的秘密,要去寻找其他的“同伴”,要将洪荒的名字,刻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而那些关于仙山与瑶池的传说,也将随着星舰的航迹,在宇宙中继续流传。或许在某片陌生的星云里,会有新的生灵抬头望见五仙山的影子,会有新的文明感受到瑶池白光的温暖。这些传说,这些航迹,这些永不熄灭的光芒,将成为天地之外,最温暖的路标,告诉所有在星海中流浪的存在:你并不孤单,总有人在为你指引归途。

方壶舰的藏书舱里,年轻的仙官正在空白的星图册上写下第一行字:“洪荒历十万年,五仙山启新程,目的地——未知星域。”星图的最后一页,留着大片的空白,等待着被新的发现填满。这是一本永远写不完的星图,就像洪荒的星舰文明,永远有着未竟的航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