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虞朝的故事 > 放勋一一钦的德行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暮色如墨的笼罩下,平阳城的轮廓宛如一幅古老而凝重的水墨画,被夜色浸染得愈发深沉。方勋静静地伫立在宗庙门前,目光久久地凝视着朱漆大门上那斑驳的铜钉。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圭,那温润的触感仿佛能传递来祖先的力量与期许。今日,是祭祀先祖的重大日子,整个平阳城仿佛被一层肃穆的纱幕所笼罩,已然斋戒三日。就连平日里喧闹的市井小贩,此刻也都噤若寒蝉,不敢高声叫卖,生怕哪怕一丝声响,都会惊扰了这份庄重肃穆的氛围。

“世子,时辰到了。”老仆苍松那带着岁月沉淀的沙哑声音,在方勋身后轻轻响起。放勋微微颔首示意,抬手仔细地整了整身上那件玄色祭服,而后迈着沉稳而庄重的步伐,缓缓踏入宗庙。宗庙内,烛火摇曳不定,昏黄的光影在墙上跳跃,列祖列宗的画像投下悠长而神秘的影子,仿佛正以深邃的目光凝视着这位年仅弱冠的世子,审视着他的每一个举动,每一丝心意。

祭祀仪式犹如一幅精美的工笔画,繁复而冗长,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对先祖深深的敬意与尊崇。方勋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丝毫不敢有半点懈怠。每一次虔诚的跪拜,每一回庄重的上香,他都严格遵循古礼,一丝不苟。他的额头轻轻触碰到冰凉的青砖,心中默默默念着对先祖的无尽敬意。这一切,都源于父亲临终前对他的谆谆教诲:“肃敬承上曰钦,对待先祖、对待天道,容不得半点疏忽。”这句话,如同一座巍峨的灯塔,在他心中闪耀着永恒的光芒,指引着他前行的方向。

平阳城,地处中原腹地,虽侥幸未遭受战乱的荼毒,但却也面临着诸多严峻的挑战。眼下,最让放勋忧心忡忡的,便是连年肆虐的干旱。放勋清晰地记得,就在昨日,他巡察农田时所目睹的那番景象。枯黄的禾苗在风中无助地摇曳,宛如垂暮老者稀疏的白发,在烈日的炙烤下显得如此脆弱与绝望。农夫们纷纷跪在田埂上,双手合十,仰望着苍穹,口中念念有词,祈求上苍能降下甘霖。他们那充满绝望与无助的眼神,如同一把锐利的匕首,深深地刺痛了方勋的心。

祭祀仪式圆满结束后,放勋并未如往常般返回世子府,而是径直匆匆赶往书房。书房的案头上,已然堆满了来自各地呈报的灾情奏折。那一行行潦草的字迹,仿佛是受灾百姓无声的哭诉,透露出焦灼与无奈的情绪。放勋轻轻地摊开地图,目光如鹰隼般紧锁在平阳城外的洛水之上。他的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如果能够成功引洛水灌溉农田,或许就能解了平阳城当下的燃眉之急。然而,这看似简单的想法,实际操作起来谈何容易?

“世子,大祭司求见。”苍松的通报声,如同一道划破寂静的闪电,打断了方勋的沉思。方勋听闻,连忙起身,快步前去相迎。大祭司已年逾古稀,一头白发如雪,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的目光却依旧如炬,透着智慧与深邃。此刻,他手中正捧着一卷泛黄的古籍,神情格外凝重。

“世子,老夫近日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潜心查阅,竟发现先祖曾留有引洛水之法。”大祭司一边缓缓展开古籍,一边说道。那古籍上的字迹,在烛光的映照下,仿佛散发着神秘的光芒。

“但此法需以诚心感天,方能奏效。”大祭司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仿佛从远古的时光中传来。

方勋的眼睛在听到大祭司的话后,突然像被点亮了一般,闪过一丝惊喜的光亮。那丝光亮如同在黑暗中苦苦寻觅的人突然看到了一丝曙光,给了他希望和勇气。

他的声音因为激动而略微有些颤抖,急切地说道:“还请大祭司详细指教!”似乎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关键的细节。

大祭司感受到了放勋的迫切,他微微一笑,然后缓缓地伸出手指,指向那本古老的典籍上的一幅图画。

随着大祭司的动作,放勋的目光也紧跟着落在了那幅图画上。只见图中画着一个复杂而神秘的阵法,阵中有一个祭坛,祭坛上摆放着玉圭,周围环绕着三牲五谷。

大祭司的声音低沉而清晰,仿佛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律,他开始详细地讲解这个阵法:“此乃‘天枢引水阵’,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阵法。要施展此阵,需在洛水的源头设坛,以玉圭为引导,再配以三牲五谷,作为祭品献给上天。而最重要的是,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德行高洁之人,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上天的眷顾,降下甘霖。”

放勋听闻此言,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决定亲自前往洛水源头。次日清晨,晨曦微露,天边刚刚泛起一抹鱼肚白,放勋便带着一众忠心耿耿的随从,毅然踏上了这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程。山路崎岖蜿蜒,犹如一条沉睡的巨龙,横亘在他们面前。道路两旁荆棘丛生,怪石嶙峋,每前进一步都充满了艰辛。然而,方勋却毫无怨言,他的眼神中透着坚定与执着。他深知,身为世子,自己肩负着平阳城万千百姓的福祉与希望,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容不得他有半点退缩。

行至半途,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风云突变。刹那间,乌云如墨般迅速聚集,层层叠叠地压向大地,仿佛要将整个世界吞噬。狂风呼啸着席卷而来,如同一头咆哮的猛兽,肆意地撕扯着周围的一切。树木在狂风中剧烈摇晃,发出“呜呜”的哀鸣声。随从们见状,纷纷面露惧色,劝放勋折返。然而,方勋却神色坚毅,执意前行。他望着乌云密布的天空,大声说道:“先祖在上,放勋今日若不能引洛水灌溉农田,拯救万千百姓于水火之中,誓不罢休!”话音刚落,一道耀眼的闪电如同一把利剑,瞬间划破天际,紧接着,倾盆大雨如注般落下,天地间仿佛被一层厚厚的水帘所笼罩。

方勋在暴雨中艰难前行,豆大的雨点无情地打在他的身上,很快,他浑身便已湿透。他的玄色祭服沾满了泥泞,显得狼狈不堪,但他手中的玉圭却依旧被紧紧握住,仿佛那是他与万千百姓希望的纽带。一步、两步……放勋深一脚浅一脚地在泥泞中跋涉着,他的双腿如同灌了铅一般沉重,但心中的信念却如同一团燃烧的火焰,支撑着他不断向前。终于,在黄昏时分,他们历经千辛万苦,抵达了洛水源头。

放勋顾不上一路的疲惫与艰辛,刚一抵达,便立即命人搭建祭坛。他亲自精心摆放三牲五谷,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虔诚。随后,他手持玉圭,面朝苍天,神色肃穆而庄重:“先祖在上,平阳城如今遭逢大旱,百姓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放勋愿以赤诚之心,祈求上天赐水,润泽苍生,解百姓之苦难。”

祭坛周围,众人都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静静地等待着奇迹的发生。时间在紧张与期待中一分一秒地流逝,雨势却丝毫没有减弱的迹象。放勋的双腿早已麻木,仿佛失去了知觉,但他依旧坚定地保持着跪拜的姿势,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雕像。就在众人几乎陷入绝望之时,奇迹终于发生了——只见洛水的水位开始缓缓上涨,原本平静的水面泛起层层涟漪。紧接着,水流如奔腾的骏马,沿着事先挖好的沟渠,向着平阳城的方向汹涌奔涌而去。

“成功了!世子成功了!”随从们激动地欢呼雀跃起来,他们的声音在山谷间回荡,充满了喜悦与兴奋。放勋却依旧静静地跪在原地,泪水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与雨水混合在一起,顺着脸颊滑落。他深知,这来之不易的成功,并非他一人之功,而是先祖在冥冥之中的庇佑,是天道对苍生的垂怜。

引洛水灌溉农田后,平阳城的灾情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原本枯黄的禾苗,在洛水的滋润下,渐渐恢复了生机,重新焕发出翠绿的光彩。百姓们望着生机勃勃的农田,心中充满了感恩与喜悦,纷纷传颂着世子的功绩。放勋却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他深知,身为世子,这只是他责任的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于是,他开始着手整顿吏治,严厉惩处那些贪污腐败、鱼肉百姓的官员,选拔任用有才能、有品德的人担任官职。同时,他还减免赋税,减轻百姓的负担,让百姓能够休养生息。此外,他积极鼓励百姓开垦荒地,给予他们种子、农具等支持,以增加粮食产量。

然而,正所谓树大招风。平阳城在放勋的治理下日益繁荣昌盛,这引起了邻国的觊觎。北方的狄国,向来以骁勇善战着称,其军队如狼似虎,令周边各国闻风丧胆。如今,见平阳城富足强盛,狄国国君便起了吞并之心。不久后,边境传来急报,狄国大军如潮水般压境,一场大战一触即发。

方勋得知消息后,临危不惧。他迅速召集将领,亲自点兵遣将,精心布防设卡。在出征前,他身着战甲,神色庄重地来到宗庙,向先祖焚香祷告:“先祖在上,狄国无端来犯,平阳城危在旦夕。放勋愿以性命扞卫国土,守护百姓,不负先祖的重托与期望。”

战场上,方勋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他身着被鲜血染红的战甲,手持长剑,眼神坚定而锐利,与将士们同仇敌忾。他的身影在敌军中穿梭,如同一道黑色的闪电,每一次挥舞长剑,都带着无比的力量,斩杀着敌人。在他的带领下,平阳城的将士们士气大振,他们怀着必死的决心,一次次击退了狄国的疯狂进攻。喊杀声、惨叫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经过数日激烈的战斗,狄国军队见久攻不下,士气逐渐低落,粮草也即将耗尽。无奈之下,只好退兵。平阳城保住了,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欢呼雀跃,纷纷涌上街头庆祝。方勋望着欢呼的百姓,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和平来之不易,这是无数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战后,方勋并没有放松警惕。他深知,要想长治久安,必须加强军备。于是,他开始大力训练士兵,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同时,他积极与周边各国交好,通过联姻、互派使者等方式,缔结盟约,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数年过去。在方勋的精心治理下,平阳城愈发繁荣昌盛。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熙熙攘攘,市集里热闹非凡,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农田里,稻浪翻滚,一片丰收的景象。放勋时常会漫步在街头巷尾,看着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幸福景象,心中满是欣慰与满足。

这一日,阳光明媚,天空湛蓝如宝石。方勋又如往常一样,来到宗庙。他静静地看着列祖列宗的画像,心中感慨万千。而后,他缓缓跪下,虔诚地说道:“先祖在上,放勋虽无经天纬地之才,却始终谨记‘肃敬承上曰钦’的教诲。如今平阳城繁荣安定,百姓衣食无忧,放勋总算没有辜负先祖的期望。”

说完,方勋缓缓起身,走出宗庙。夕阳的余晖洒在他身上,为他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轮廓,使他看上去更加高大而庄严。他望着远处那座繁华的城池,目光坚定而深邃。他知道,自己的使命还远远没有结束,未来的路依旧漫长而充满挑战。但只要心怀对先祖的敬畏,恪守自己的本分,就一定能带领平阳城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多年后,放勋继承了王位,成为了平阳城的国君。他将“肃敬承上曰钦”的祖训,郑重地刻在宗庙的匾额上,时刻警醒自己和后世子孙。在他的英明治理下,平阳国日益强大,逐渐成为了中原地区的一方霸主。而他的故事,也在百姓的口中代代相传,成为了一段激励后人的佳话,永远铭刻在平阳国的历史长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