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默站在宁波船舶建造学院的空地上,望着眼前充满朝气与干劲的中外师生,从穿越者的现代视角出发,开始阐述对学院发展的建议。

“诸位,学院如今已汇聚众多人才,且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但想要培养出能引领大明海军走向世界巅峰的人才,我们还需从多方面做出改进。”

李默目光坚定,缓缓开口。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要更加系统全面。除了现有的造船技术、航海知识等课程外,应增设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精确的数学计算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船体结构、规划航线。

物理知识则关乎到船舶的力学原理、动力原理等,理解这些原理,才能在技术上取得更大突破。

例如,通过对浮力、阻力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船型,提升战舰的性能。”

“其次,实践教学要加强。

学院不应仅仅局限于建造模型和理论讲解,要让学员有更多机会参与到实际的船舶建造项目中。可以与港口的造船厂建立紧密合作,让学员们在真实的建造环境中锻炼。

同时,定期组织学员出海实习,在实践中积累航海经验,熟悉各种海况下的船舶操作。只有经历过风浪的洗礼,才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海军人才。”

“再者,科研创新机制需完善。我们要鼓励师生勇于提出新想法、尝试新技术。对于有潜力的创新项目,学院应提供充足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设立专门的科研奖项,对在船舶设计、航海技术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的团队或个人给予重奖,激发大家的创新热情。

而且,科研成果要及时转化应用到实际生产中,让我们的战舰始终保持技术领先。”

“另外,国际交流合作要常态化。

如今我们学院已有不少葡萄牙、荷兰等外籍工匠和学者,但这还远远不够。

我们要与更多国家的先进航海院校、科研机构建立联系,定期互派师生交流访问。

了解世界各国最新的航海技术和造船理念,同时也将我们大明独特的航海文化传播出去。在交流中学习,在竞争中进步。”

“最后,人才培养要注重全面发展。

一名优秀的海军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技术,还应具备良好的领导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国际视野。

学院要通过组织各类社团活动、模拟海战演练等方式,培养学员的综合素质。

让他们明白,未来的海战不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团队协作和战略智慧的比拼。”

李默的一番话,如同一盏明灯,为宁波船舶建造学院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李默与沈廷扬回到海军都督府,刚一落座,李默神色严肃地看向沈廷扬,说道:“廷扬,忠勇军海军发展至今,是时候检验一番军事实力了。你即刻通知郑芝龙,就说忠勇军海军要在南海进行军事演习,你划定演习区域,让郑芝龙约束他的水师,务必避开这片区域。”

沈廷扬领命而去,迅速安排人将消息送往福建。

此时在福建,身为总兵官的郑芝龙收到来自宁波的通知。

他眉头微挑,嘴角浮现出一抹复杂的笑意,心中暗自思忖:这李默搞的军事演习,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不过,如今忠勇军海军势力渐大,自己虽称霸东南沿海多年,但也不好轻易得罪。

他缓缓放下手中的信件,对身旁的幕僚说道:“这忠勇军海军要演习,咱们按要求避开便是,不可与之起冲突。”

然而,郑芝龙麾下的一些将领却对此颇有怨言。郑之豹忍不住说道:“大哥,咱们在这东南沿海向来来去自如,如今却要给他们让地方,这不是示弱吗?”

郑芝龙手下大将则皱着眉头分析道:“大帅,忠勇军海军近年来发展迅猛,听闻战舰皆是新式,装备精良。此次演习,恐怕意在展示实力。咱们还是谨慎为妙,以免无端生事。”

郑芝龙摆了摆手,神色凝重:“我自然知晓其中利害。如今局势复杂,咱们不宜与忠勇军海军正面抗衡。传令下去,让水师都按要求避开演习区域。”

再说宁波这边,李默与沈廷扬在都督府的密室中密谈。

李默压低声音,眼神坚定地说道:“廷扬,此次南海演习只是幌子。我打算出动宁波的大部分海军,一艘战列舰,两艘巡洋舰,10艘盖伦战舰,四十艘巡逻舰,10艘运兵船。

舰队绕过演习区域,直奔台员(台湾),将盘踞在台员(台湾)南部热兰遮城的荷兰殖民者驱赶出去。”

沈廷扬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振奋,毫不犹豫地说道:“大人此计甚妙!荷兰殖民者在台员作恶多端,早该将他们驱逐。咱们海军如今实力不弱,定能完成此重任。”

二人又详细商讨了行动细节,确保万无一失。

时间来到十二月底,一切准备就绪。寒风凛冽中,李默在沈廷扬的陪同下,登上旗舰“镇海”舰。这艘战列舰高大雄伟,舰上的火炮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李默站在指挥台上,望着整齐排列的舰队,深吸一口气,大声下达出发命令:“启航!”

随着一声声激昂的号角声,舰队缓缓驶离港口,朝着南海方向破浪前行,绕道驶向那片亟待收复的宝岛台湾。

忠勇军舰队浩浩荡荡地抵达了事先划定的南海演习区域。海面波澜壮阔,阳光洒在战舰的甲板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

然而,舰队并未如郑芝龙等人所预期的那样展开演习。李默站在“镇海”舰的指挥台上,下达了折返的命令。

“传我命令,舰队即刻转向,朝台员方向进发!”

李默的声音沉稳而有力,在海风的吹拂下迅速传遍整个舰队。

随着旗舰的转向,一艘艘战舰有条不紊地改变航向,划破海面,朝着台员方向疾驰而去。

一直在远处小心翼翼跟踪监视的郑家船只,见此情景顿时一愣。

他们原本以为忠勇军海军会在演习区域进行大规模的军事演练,可眼前这突如其来的折返,让他们意识到情况不对劲。

其中一艘郑家哨船上的了望手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看着忠勇军舰队远去的身影,连忙向船长报告:“头儿,忠勇军没演习,他们走啦!”

船长面色一变,深知此事非同小可,当机立断地说道:“快,立刻回福建通知大帅!”

这艘哨船朝着福建方向飞驰而去,身后留下一道长长的白色航迹。

而李默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策,有着深远的考量。

荷兰殖民者盘踞在台员多年,对周边海域的防范极为严密,同时郑芝龙与荷兰人之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

李默担心一旦行动意图暴露,郑芝龙可能会因利益驱使,将忠勇军海军的行动计划透露给荷兰人。

此次故意佯装前往演习区域,实则折返,便是为了放松荷兰人的警惕,让他们误以为忠勇军海军的行动只是一次普通的演习安排。

同时,也巧妙地摆脱了郑芝龙和荷兰人的监视,为忠勇军海军对荷兰舰队发动突袭创造有利条件。

此刻,忠勇军舰队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破浪前行,向着台员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