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若元顺帝能沿着初登大宝时的轨迹走下去,凤阳的朱五四或许不会在饥荒中饿死,更不会有后来揭竿而起的朱元璋,只会有那个种地农民朱重八了。

但是没有如果。最终,朱五四夫妇倒在寒冬的草堆上,朱重八攥着亲人冰冷的手,眼里的光一点点熄灭,又在数年后的起义军里,重新燃起燎原的火。

那个本该种地的朱重八,终究成了那个将要掀翻元廷的朱元璋,而这一切的转折,都藏在元顺帝从励精图治到荒淫沉沦的每一步里。

扳倒伯颜、重用脱脱后,元顺帝初尝权力的甘醇,却也渐渐被这杯烈酒灼伤了心智。

他发现无需宵衣旰食,只需一道圣旨便可决断千万人生死;后宫佳丽如过江之鲫,四方奇珍似潮水涌来。

起初他尚能以“勤政”自勉,可当脱脱主持的改革初见成效,朝野颂圣之声不绝于耳时,安逸的藤蔓便悄悄缠上了他的脊梁。

御案上的奏折积了厚厚一层灰,他不再深夜批阅文书,转而将政事悉数托付给脱脱,自己躲进后宫钻研木工——他亲手设计的龙舟,船尾龙首能随波轻摆,龙爪会自动划水,工匠们惊叹“巧夺天工”,他却沉迷其中,常常对着图纸琢磨整日,连晨昏交替都浑然不觉。

真正将元顺帝拖入深渊的,是对“长生”与“极乐”的虚妄渴求。

元朝皇室素来崇信藏传佛教,而元顺帝身边的吐蕃喇嘛与天竺僧人,恰恰窥破了年轻天子对“永恒权力”的执念,编造出“大欢喜法”的谎言:声称借由男女“双修”可“即身成佛”,既能尽享人间极乐,又能永保帝位稳固。

一群披着袈裟的身影开始频繁出入禁宫:有来自吐蕃的密宗喇嘛,手持镶金骷髅碗念念有词;有天竺来的和尚,眉骨高耸如鹰,眼神里藏着令人不安的诡异笑意;还有吐蕃番僧,袈裟上绣着血色密咒,在烛火下泛着妖异的光。

这些人跨越千山万水而来,未曾带来佛法的慈悲,反倒拧成一股绳,成了元顺帝最倚重的宠臣。

他们献给皇帝的,不是治国安邦的方略,而是一套名为“演蝶儿法”的修炼法门。

“演蝶儿”是蒙古语,译成汉文,便是赤裸裸的“大欢喜法”。

这“大欢喜法”本源于无上瑜伽部的极端修行理念,声称能借由男女之事抵达解脱涅盘之境。

可在元顺帝的宫廷里,这修行被肆意歪曲、滥用——让皇帝与宫女、妃嫔在密室中“双修”,美其名曰能使体内气、脉、明点发生玄妙变化,是即身成佛的捷径。

起初,修行者需先观想自身与本尊合一,再观想与佛母(即明妃)双运,模拟男女之事,过程中需极力克制欲望,绝不能“漏丹”(这个没法解释,自己猜猜吧。。)。

可对深陷色欲的元顺帝而言,观想怎比得上亲身体验?很快便演变成荒唐的实景。

在进阶仪式中,男性修行者(此时便是元顺帝)要挑选二十岁以下的处女作为“明妃”献给上师。

上师与明妃在曼荼罗坛城完成交合后,将所谓“甘露”(实为体液,具体什么体液,自行想象,只能说是男女混合的。)取出,美其名曰“赤白菩提心”,让元顺帝吞下,称作“秘密灌顶”。

随后,元顺帝再与明妃在不泄精的状态下交合,借此进入禅定,称为“智慧灌顶”。

据说,在情欲高潮之际,原本系结的脉轮会暂时松开,细微风进入中脉并驻留,体内赤白明点于中脉融合,修行者便能获得“大乐”境界。

此时观想禅修,极易证悟空性,达“乐空不二”之境,即“胜义灌顶”,从而实现即身成佛。

可元顺帝哪里是为了证道,不过是借这歪理放纵欲望罢了。

宫人们私下提及此事,无不面红耳赤——那点龌龊心思,用脚指头都能想透。这哪里是什么修行,分明是借佛法之名行淫秽之实,将庄严宫廷搅得乌烟瘴气,腐朽不堪。

元顺帝却视若珍宝,整日与这些番僧厮混,竟将御书房改成“欢喜禅堂”。

他曾对亲信炫耀:“此法能让朕白日飞升,区区朝政何足挂齿?”

朝堂上的忠言进谏,全成了打扰他“修行”的杂音。敢直言劝谏的大臣,不是被罢官流放,便是被罗织罪名赐死。渐渐地,连“大欢喜法”都填不满他的欲壑了。

番僧们见状,又绞尽脑汁编排了一场空前绝后的“十六天魔舞”。这舞蹈何等邪魅?选十六名绝色处女,垂发梳成数辫,头戴象牙佛冠,身披缨络,身着大红绡金裙袄,云袖飘举间,雪白脖颈与纤细腰肢若隐若现。

她们起舞时,既有佛前献花的庄严,又有天魔勾魂的妖冶,配合着龙笛、琵琶的靡靡之音,每一次旋转、每一回折腰,都像在施展摄魂术,勾得人神魂颠倒。

连元顺帝的儿子、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起初都对父亲的荒淫深恶痛绝,几次上书劝谏,甚至摔碎过父亲心爱的密宗法器。

可元顺帝却“大度”地笑了:“吾儿年轻,不懂其中妙处,且来一看。”

只一场“十六天魔舞”,这位曾立志匡扶社稷的太子便如遭雷击。眼神从最初的愤怒,转为震惊,再到痴迷,最终竟也沉沦其中,整日与元顺帝相对而坐观赏舞蹈,浑然忘了宫外的烽火狼烟。

这舞蹈的名声甚至飞出宫墙,传到江南。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本是能征善战的武将,听闻“十六天魔舞”艳名,特意从民间搜罗美人,依样画葫芦排演了一场“盗版天魔舞”。

结果可想而知——这位曾在战场上叱咤风云的将军,日日沉溺于舞姬裙摆之间,军务荒废,将士离心,间接成了张士诚败亡的推手。

时人都说,这“十六天魔舞”是亡国的咒语——看过的帝王丢了江山,看过的太子忘了储君之责,看过的诸侯失了霸业。它像一剂穿肠毒药,初尝时销魂蚀骨,回过神时早已五脏俱腐,无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