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星宇之境,本源王权 > 第208章 监测站落成与遗址攻坚准备:跨星宇联盟的协作深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8章 监测站落成与遗址攻坚准备:跨星宇联盟的协作深化

星宇 b 临时探索基地的晨光照在淡白的晶态地面上,泛着细碎的光泽 —— 跨星宇支援队的舰艇刚停靠在基地停机坪,辛明就带着最新监测数据迎了上去:“星宇 b 的混沌信号稳定在 0.38hz,但暗晶区实验遗址的信号强度升至 0.65hz,核心区域可能在缓慢激活;更麻烦的是,明晶区的晶态地基没法用常规技术加固,刚铺好的岩维固态层,2 小时就被晶震震出 0.5mm 的缝隙。”

星萌芽接过监测报告,指尖划过 “晶基高频共振因子” 的标注,转头看向身旁的星宇 b 守护者晶澈:“晶态地基的稳固是监测站的核心,你们本地有没有应对晶震的加固技术?” 晶澈蹲下身,指尖触碰晶态地面,淡白能量顺着指尖渗入,地面泛起细微涟漪:“星宇 b 有‘晶态融合剂’,用晶态本源能量和岩维固态能量按 3:2 混合,能填充晶体缝隙;再配合星宇 A 的液态能量做缓冲层,吸收晶震冲击力,应该能让地基稳固度达标。”

半小时后,跨星宇技术团队在基地旁的监测站选址地展开作业 —— 星宇 b 的学者操作 “晶态提取仪”,从周边晶岩中提取纯净的晶态本源能量;星宇 A 的暗物质学者则制备液态缓冲剂,淡蓝能量在容器中缓缓流动;陨维芽带领原星宇技术组,用 “晶态注射仪” 将淡白的晶态融合剂精准注入地基缝隙,融合剂遇晶基瞬间凝固,形成致密的 “晶态加固层”;随后,液态缓冲剂通过预埋的管道注入加固层下方,形成 10cm 厚的淡蓝缓冲带。辛明的监测仪紧贴地面,屏幕显示 “晶基震动幅度从 0.2mm 降至 0.05mm,稳固度 99%,完全满足监测站建设需求!”

监测站建设如火如荼推进时,星宇 b 正式加入跨星宇联盟的仪式在临时基地的广场举行 ——36 方联盟成员的全息投影环绕广场,木灵成树的淡绿能量通过跨星宇通道传输而来,与星宇 b 本源之晶的淡白能量、星宇 A 本源之树的淡金能量交织成 “跨星宇共生光徽”,悬浮在广场中央。晶澈手持联盟公约,声音传遍每一个投影画面:“星宇 b 愿以晶态能量技术为纽带,与各联盟成员共享防御经验,共同抵御跨星宇混沌威胁!”

仪式后,三方签署《跨星宇技术共享协议》:星宇 b 开放 “晶态能量提纯技术”,可将晶态本源的纯度提升至 99.9%;星宇 A 提供 “暗物质能量转化算法”,能将暗物质能量转化为适配各星宇的通用能量;原星宇则分享 “反混沌净化核心代码”,优化清除装置的效率。陨维芽当场用三方技术改造出 “初代遗址攻坚探测仪”,屏幕显示 “晶震抗性提升至 0.8hz,混沌识别率 98%,远古信号解析速度提升 50%”。联盟随即成立 “星宇 b 遗址攻坚小组”,星萌芽任组长,沧澜(星宇 A)、晶澈(星宇 b)任副组长,确定 15 天后启动遗址全面探查。

为获取遗址的详细环境数据,先遣队(墨维芽、辛明、2 名星宇 b 晶态学者)在仪式结束当天就出发 —— 他们乘坐的 “晶震 - 混沌双防登陆艇”,外壳喷涂着暗物质 - 晶态混合涂层,内部装载升级后的探测仪。驶入暗晶区后,空气中的晶尘浓度骤升,能见度不足 50 米,探测仪的 “晶尘过滤系统” 每 30 分钟就需清理一次。“释放暗物质精灵!” 墨维芽打开精灵收容盒,3 只淡黑光球状的精灵飞出,体表的粒子与晶尘产生共振,在前方形成一道淡黑的 “能量通路”,晶尘被自动引导至通路两侧,登陆艇的行进速度提升 30%。

推进至距遗址 1 光年处时,辛明的探测仪突然响起警报,屏幕上浮现出规律的能量脉冲:“是遗址的能量识别信号!频率与雾隐星域的远古契约印记一致,需要跨星宇本源能量组合才能解锁外围屏障!” 晶澈立刻调出星宇 b 的晶态能量参数,墨维芽同步传输星宇 A 的液态能量数据,辛明则通过跨星宇通道获取原星宇的共生能量 —— 淡绿(共生)、淡金(液态)、淡白(晶态)能量在探测仪中融合,形成 “三色解锁波”,对准遗址方向发射。

淡光波击中遗址外围的淡黑屏障,屏障表面泛起涟漪,逐渐形成直径 50 米的入口,入口内侧的石壁上,嵌着一块泛着微光的 “远古数据终端”。辛明操控探测仪对接终端,屏幕上开始解析碎片化信息:“遗址是远古跨星宇文明的‘混沌控制实验基地’,核心装置是‘混沌控制核心’,用于研究混沌能量的可控利用,后因实验失控被封存……”

就在先遣队准备进入入口时,暗晶区突然剧烈震动 ——0.7hz 的强晶震裹挟着淡金混沌粒子,像风暴般冲击登陆艇的防护盾,盾体能量从 100% 骤降至 65%,探测仪的信号接收模块外壳出现裂纹。“启动暗晶防护协议!” 墨维芽大喊,星宇 b 学者释放 “晶态能量罩”,淡白能量在登陆艇外形成透明屏障,阻挡晶尘与晶震冲击;墨维芽则让暗物质精灵围绕登陆艇,形成 “粒子隔离层”,隔绝混沌粒子;辛明快速拆解受损模块,用备用零件更换,同时向联盟总部请求支援。

10 分钟后,律维芽(留守原星宇)通过跨星宇通道,同步 6 个锚点的能量频率,注入 “反混沌能量支援波”—— 淡金能量融入登陆艇的防护盾,盾体强度回升至 90%,晶震与混沌粒子的冲击逐渐减弱。辛明的监测屏显示 “复合冲击由暗晶区的‘晶震断层’引发,伴随混沌粒子喷发,未来 15 天可能还会出现 3-5 次,需提前布设预警装置”。

先遣队趁机后撤至安全区域,带回的终端数据让联盟更清晰地掌握遗址情况:“遗址外围 500 米范围内,分布着 20 个混沌晶簇,直径 5-15 米,形成守护核心的天然屏障;混沌控制核心位于遗址中央的地下 3 层,当前处于‘低活性状态’,若感知到强烈能量冲击,可能进入预激活模式。”

接下来的 15 天,跨星宇团队同步推进两项关键工作:一是星宇 b 跨星宇监测站的建设,二是遗址外围混沌晶簇的清除。监测站的主体结构采用 “晶态 - 金属混合设计”—— 支撑柱用星宇 b 的高强度晶材,屋顶覆盖原星宇的抗混沌金属板,内部的 “跨星宇数据中心” 配备 36 条数据链路,可实时同步所有联盟成员的监测数据;顶端的 “全域监测天线” 高 50 米,能覆盖星宇 b 95% 的区域,包括暗晶区的大部分区域。

清除工作则由陨维芽带领的清除队负责 —— 他们使用的 “三能清除装置”,是融合三方技术的核心设备:淡白的晶态能量用于稳定混沌晶簇的结构,防止清除时晶簇碎裂;淡黑的暗物质能量能精准剥离晶簇表面的混沌层;淡金的反混沌能量则彻底清除嵌入晶态分子间隙的混沌因子。清除队按 “从外到内” 的顺序推进,每天清除 4 个晶簇,15 天后,已完成 10 个晶簇的清除,开辟出一条从监测站通往遗址外围 500 米处的安全通道。

监测站落成当天,联盟召开 “星宇 b 遗址攻坚动员大会”,36 方成员的全息投影齐聚监测站的指挥大厅。星萌芽站在全息沙盘前,指着遗址的三维模型:“清除队已开辟 500 米安全通道,下一步分三队行动:清除队继续推进,3 天内完成剩余晶簇清除;探测队携带远古数据解码器,深入遗址解析核心数据;防御队在遗址外围构建跨星宇能量屏障,防止混沌泄漏;支援队通过通道锚点,提供全程能量支援!”

动员会后,清除队立刻重返暗晶区 —— 陨维芽操作三能装置,对准第 11 个混沌晶簇,三色能量波交织着覆盖晶簇表面:淡白能量像绷带般缠绕晶簇,淡黑能量缓缓剥离淡金混沌层,淡金能量则像细雨般渗透晶簇,清除深层因子。10 分钟后,晶簇恢复为纯净的淡白晶态体,辛明的检测仪显示 “清除效率 95%,晶簇内部无混沌因子残留,无二次附着风险”。

章节结尾,探测队已完成出发前的最后准备 —— 携带的 “远古数据解码器”,融合了 36 方联盟的技术,能解读遗址内所有类型的远古数据;“核心探测仪” 的探测深度达 100 米,可精准定位混沌控制核心的位置;监测站的 “跨星宇预警系统” 进入一级戒备,屏幕上实时显示暗晶区的晶震与混沌信号;辛明的监测屏突然捕捉到遗址核心的能量波动:“核心信号从 0.7hz 升至 0.75hz,是预激活的迹象!”

晶澈凑到屏幕前,脸色凝重:“核心可能感知到外围晶簇被清除,开始准备激活,我们必须在 3 天内完成剩余清除,否则核心一旦激活,会释放大量混沌流,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 星萌芽立刻调整计划,增派 10 台三能装置支援清除队,将每天的清除量提升至 6 个晶簇。

夜幕下,星宇 b 的监测站泛着淡白光,与暗晶区的清除作业灯、跨星宇通道的淡蓝光交织成 “攻坚准备图景”;星萌芽站在探测队的登陆艇旁,手中的 “跨星宇攻坚徽章” 泛着七彩光芒,与遗址的能量信号产生柔和共振。她知道,即将到来的遗址攻坚,不仅是星宇 b 混沌根除的关键,更是解开远古跨星宇文明混沌秘密的契机 —— 这些秘密,将为联盟防范未来的跨星宇混沌威胁,提供不可或缺的情报支撑。

辛明的监测屏最后一次更新数据:“星宇 b 遗址安全通道推进 500 米,混沌晶簇清除率 50%,核心预激活状态(0.75hz),跨星宇攻坚准备进度 90%—— 星宇 b 的混沌终局之战,已箭在弦上;跨星宇联盟的守护信念,将在远古遗址中,续写新的篇章。” 远处的暗晶区,清除队的三色能量波在夜色中持续闪烁,像一束束希望之光,照亮通往混沌核心与远古秘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