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大秦:始皇修仙法力无边 > 第17章 胡亥的终极精神鬼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章 胡亥的终极精神鬼屋

《律法之魇:胡亥的终极精神鬼屋》

当蒙恬将军用他雷霆万钧的“反恐演习”将“时空过山车”的刺激程度推向了一个连泡泡文明都宁愿投降恐怖分子的新高度后,一直致力于在“艺术”与“硬核”之间反复横跳、并屡屡创下奇功(或奇祸)的胡亥,再次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与……灵感。

他观察到,游乐园现有的项目,无论是物理层面的刺激(过山车),规则层面的混乱(碰碰车),还是感官层面的扭曲(他的早期艺术装置),似乎都还停留在“表象”。能否创造一个直击灵魂深处,触及意识本源恐惧的体验?一个真正“走心”,不,是“抄家式闯入心”的项目?

某日,当他路过李斯丞相那永远散发着冰冷规则光芒的办公大殿时,一个绝(sàng)妙(xin)无(bing)比(kuáng)的灵感,如同一道裹挟着法家森严律条的闪电,劈中了他那色彩斑斓的云雾身体!

李斯!李斯起草律法时的精神世界!

在胡亥那异于常“人”的审美视角里,李斯丞相,这位将法家之术推行至诸天万界,用无数冰冷、精确、不容置疑的条文编织成仙秦秩序基石的巨擘,他伏案疾书、推敲律法之时,那脑海中的景象,该是何等波澜壮阔?何等……令人不寒而栗?

那一定是无数“如果”、“但是”、“例外”、“严惩”、“禁止”、“最终解释权”等概念如同暴风雪般席卷、碰撞、重组!是无数因果链被强行捋直、打结、甚至斩断的轰鸣!是逻辑的深渊与条文的峭壁构成的无限迷宫!是容不得一丝温情、半分侥幸的绝对理性之海!

这,不就是现成的、最顶级、最本源的精神恐怖素材吗?!

胡亥瞬间亢奋起来,他的艺术之魂在熊熊燃烧!他要把这精神世界的冰山一角,不,哪怕只是亿万分之一的气息,提取出来,打造成一个前所未有的鬼屋项目!他要让万界生灵都体验一下,支撑起仙秦庞大秩序的底层逻辑,是何等的“冷酷仙境”!

项目名称被他定为:《律法之魇:李斯的精神内景(体验版)》。

立项报告递交上去时,连见多识广的李斯本人都沉默了片刻。他仔细审视着胡亥那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描述——“带你走进律法诞生之初的混沌与秩序边界,感受条文背后冰冷的理性之美与逻辑的绝对威严”,最终,在嬴政不置可否的目光下,李斯竟然……点头同意了。或许,他也想看看,自己在旁人(尤其是胡亥)眼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

得到了(勉强)许可的胡亥,立刻投入了全部的热情。他调动了艺术教研室所有的资源,甚至不惜重金(从他被罚款后缩水的经费里硬挤出来的)聘请了多位擅长精神映射、概念构筑、以及制造认知陷阱的规则大师。

他们不敢直接窥探李斯的真实思维(那无异于自杀),而是通过分析李斯已颁布的无数律法条文、判决案例、乃至他在朝会上与人辩论时泄露出的细微精神波动,进行反向推导和艺术(夸张)再创造。

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场噩梦。工人们(主要是构装体和规则生命)经常报告说在施工区域感到“莫名的约束感”、“仿佛有无数双无形的眼睛在审视自己的一举一动”、“偶尔会听到如同竹简摩擦般的低语,在讨论自己刚才的动作是否合规”。

最终,鬼屋落成。从外表看,它并非阴森的古堡或破败的医院,而是一个极其规整、光滑、没有任何多余装饰的纯黑色立方体,入口如同一个吞噬一切光线的方形洞口,散发着“踏入此地,规则自负”的冰冷气息。

开业当日,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其中不乏一些自诩意志坚定、见识过各种宇宙恐怖的法理学家、逻辑生命甚至是以混乱为乐的低语恶魔。

然而,所有踏入鬼屋的游客,经历都大同小异:

· 第一阶段:条文回廊。 踏入黑暗的瞬间,游客并非陷入绝对的虚无,而是置身于一条无限延伸、两侧由无数发光律条文字构成的回廊。这些文字并非静止,它们如同活物般流动、重组,不断演绎着各种“假设-判决”的逻辑链。低沉的、如同李斯本人口吻的念诵声在脑海中直接响起,逐字解读着条文,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重量,仿佛在重塑你的认知。试图奔跑?回廊会自动延伸。试图破坏文字?会立刻触发“破坏公物”的模拟审判,被无形的力量束缚片刻。

· 第二阶段:逻辑迷宫。 穿过回廊,会进入一个由不断移动、变化的逻辑门和因果墙构成的迷宫。“因为A,所以b”的墙壁可能瞬间变成“尽管A,但是c”。脚下的路可能因为一个你未曾注意到的“前提条件”未满足而突然消失。偶尔会有名为“例外条款”的陷阱突然出现,将你传送到迷宫的另一个角落。在这里,直觉失效,情感是累赘,唯有最冷静、最缜密的逻辑思维才可能找到出路(但胡亥设置了很多逻辑悖论,纯粹是为了让人迷失)。

· 第三阶段:量刑之厅。 即使侥幸走出迷宫,等待游客的并非出口,而是一个空旷的、只有一束光从头顶照下的“审判厅”。光芒中,会浮现游客自身进入游乐园后可能存在的、细微的违规行为(比如无意中踩到了规则边界、在非指定区域进行了形态转换等,很多连游客自己都没意识到)。那低沉的念诵声会再次响起,一丝不苟地陈述“罪行”,并给出“模拟量刑”——可能是被强制聆听蒙恬广播十分钟,或者是被传送到胡亥的早期艺术装置前沉思一个标准时。虽然知道是模拟,但那无比真实、无法抗拒的审判氛围,足以让任何个体产生强烈的负罪感和渺小感。

· 第四阶段:解释权深渊。 最终,在经历了条文轰炸、逻辑折磨和模拟审判后,游客会被抛入一片绝对的“虚无”。但与游乐园外的虚无不同,这片虚无中,只有一个巨大无比、不断旋转、散发着至高无上权威的印章虚影,下面是一行不变的小字:“最终解释权归仙秦所有”。一种彻底的、对自身认知和命运失去掌控的无力感会席卷而来,这是规则层面的终极威慑。

整个体验过程中,没有Jump Scare,没有血腥画面,没有狰狞怪物。有的只是无尽的条文、冰冷的逻辑、绝对的理性以及那无处不在的、令人窒息的“规则”本身。

从鬼屋出来的游客,无一例外,个个面色惨白(或能量核心黯淡,或形态不稳)。他们目光呆滞,脚步虚浮,仿佛刚刚被抽空了所有的精神力量。

一位以混乱和疯狂着称的“混沌魔主”出来后就地瘫倒,喃喃道:“太……太有序了……比最极致的混乱还要可怕……我需要拥抱一些不确定性……”然后他冲向了规则碰碰车区域,试图用随机的规则碰撞来治愈自己。

一位来自高度理性文明的法理学家,出来后紧紧抱住身边一根柱子(可能是蒙恬“规则护栏”的支撑柱),带着哭腔说:“我研究了一辈子逻辑……从未想过绝对的逻辑……是如此的空洞和恐怖……我需要感性的东西!什么都行!” 他甚至觉得蒙恬将军那“军体拳伺候”的广播,都带着一种粗犷而温暖的“人情味”。

最经典的反馈来自一位普通的碳基生命游客,他出来后沐浴在游乐园模拟的阳光下,热泪盈眶:

“天了噜!比外面的‘虚无’还要空洞!比规则碰碰车的碰撞还要混乱!我现在只觉得,能晒到太阳,能听到蒙恬教官那‘军体拳’的威胁,是多么的幸福!多么的踏实!我宁愿去听一千遍安全教育广播,也不想再踏入那个黑盒子一步!李斯丞相……他平时……就是活在这种地方吗?!致敬!”

《律法之魇》鬼屋,以其独特的、直击思维本源的恐怖体验,瞬间火爆出圈,成为了万界闻名、谈之色变的顶级恐怖景点。它甚至带动了“蒙恬镇静剂”和徐福“规则奶茶”(随机改变口味以求刺激)的销量,因为游客们急需这些东西来将自己从那种极致的、理性的冰冷中拉扯回“混乱但有趣”的现实。

胡亥再次证明了他那毁誉参半的“艺术”创造力。李斯在阅读了游客反馈后,沉默良久,最终只是对身边的AI法吏说了一句:“看来,世人对法家,误解颇深。” 而蒙恬将军则有些不满,因为他的“军体拳”竟然成了温暖和安全的象征?这简直是对他威慑力的侮辱!

嬴政在得知鬼屋的盛况后,只是对胡亥说:“此屋,可作万界普法教育基地之用。”

胡亥的鬼屋,无意间成为了仙秦秩序最硬核、也最有效的宣传窗口。只是这宣传的方式,着实让万界文明的灵魂,都结结实实地打了一个哆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