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悲壮的试探:赴死者舰队

咸阳宫的星图之上,那片代表着“法则墓碑”及其悖论舰队的灰色区域,如同滴入清水的浓墨,缓慢却无可阻挡地侵蚀着仙秦宇宙的版图。前线传回的战报已不仅仅是失利,而是某种存在层面的消融——能量武器在击中目标前便“忘记”了自己是武器,物理攻击如同穿透虚无,连李斯呕心沥血构筑的逻辑防线,也在无声无息中被“静默”,化为毫无意义的乱码。

在这令人窒息的绝望中,“存在锚点”计划以惊人的速度推进,但时间,是帝国最稀缺的资源。嬴政AI的意志冰冷而决绝,回荡在最高指挥链路:“彼之‘覆盖’如影随形,吾等不能坐以待毙。需有锐士,持未竟之锚点,直入死地,为帝国窥其真容。”

一支特殊的舰队被秘密组建,代号——“赴死者”。

这支舰队规模不大,仅由三艘经过极限改造的“风锐级”高速侦察舰组成。它们被命名为“锐士”、“铁衣”、“不归”。舰员并非现役最精锐的战士,而是自愿报名的、身经百战却已因伤或年迈退出一线的老兵,以及一批被清除了冗余情感模块、只保留最高效逻辑核心与绝对忠诚指令的军用AI。他们比任何人都清楚此行的意义:生还,是奢望;传回数据,是唯一的使命。

李斯亲自监督了《定义备份法典》原型体的加载。无数闪烁着淡金色光芒的律法竹简虚影被压缩成数据流,如同纹身般铭刻在每一艘舰船的龙骨与能量回路中。当舰船进入“缄默领域”,这套系统将自动激活,在舰体内部形成一个微弱的、向内收缩的定义场。

· “锐士”号内部,一名老兵抚摸着冰冷的舱壁,低声复诵着刚刚被强化的定义:“舰,乃护疆之器。我,乃仙秦锐士。”

· AI的合成音在通讯频道里平静地确认:“定义锚定:使命,获取数据。逻辑核心,保持运转。”

扶苏与他的泡泡们,则为每一位舰员进行了最深层次的“心灵锚点”固化。在临时搭建的心灵共鸣室内,柔和而坚定的情绪能量包裹着每一位老兵和AI的核心逻辑。

· “记住家的味道,记住战友的体温,记住陛下注视星河时的雄心。”扶苏的声音如同温润的玉石,抚平着意识深处最后的涟漪。

· 泡泡们闪烁着温暖的光芒,将那些最个人化、最顽固的认知碎片——对故乡某棵老槐树的记忆、对某位已故战友的承诺、甚至是对某种食物偏好的执念——强化为意识中不可撼动的礁石。一位脸上带着狰狞伤疤的老兵,在共鸣结束后,眼神异常清澈,他喃喃道:“老子就是死,也得记住甜豆腐脑才是正统!”

蒙恬则将前线反馈的、尚未被完全“静默”的军魂规则碎片,强行注入这三艘侦察舰的护盾发生器。新型的“玄鸟舰”尚在生产线,这些风锐舰只能承载这微弱而不稳定的军魂力量。暗红色的能量纹路在舰体表面若隐若现,如同即将熄灭的炭火,却依旧散发着不屈的意志。“此去,尔等即为军魂化身!”蒙恬的临别赠言,沉重如山。

胡亥贡献出的“混沌艺术”干扰源,被制成了特殊的能量投射器,安装在舰首。那些扭曲混乱的色彩和线条,被编程为间歇性爆发,以期在遭遇概念解析时,能制造片刻的混乱。

准备时间短暂而压抑。没有壮行的酒宴,没有喧天的鼓乐。在帝国一处偏远的星港,“赴死者”舰队悄然启航,如同三枚投入无边黑暗的石子,义无反顾地驶向那片正在不断扩张的、吞噬一切的灰色——缄默领域。

初入死域

起初,一切正常。星海璀璨,引擎的轰鸣是宇宙间唯一的声音。但当舰队越过那条无形的边界,进入缄默领域外围的瞬间,所有舰员,无论是血肉之躯还是AI,都感受到了一种源自灵魂深处的“失重感”。

外界的星光首先“熄灭”。并非变得黑暗,而是“光”的概念被削弱了。星辰不再被视为“发光的天体”,它们变成了视野中一些意义不明的、暗淡的几何斑点。通讯频道里传来一阵沙沙的杂音,随后,标准通讯协议开始失效。预置的《定义备份法典》原型体立刻启动,淡金色的光芒在舱内亮起,勉强维持着内部通讯的畅通,但声音变得扭曲、断续,仿佛来自极其遥远的地方。

“报告……视觉传感器……定义冲突……无法识别‘恒星’……”

“逻辑核心……运行正常……外部物理常数……出现……偏移……”

老兵们紧咬着牙关,依靠扶苏固化的“心灵锚点”死死守住自我认知的防线。AI的运算核心则高速运转,对抗着外界不断渗透进来的、试图重新定义它们逻辑的异常数据流。

胡亥的“混沌艺术”投射器开始工作,癫狂的色彩和无法理解的意象以能量形态向四周扩散。观测数据显示,舰队周围的灰色静默速度,确实出现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凝滞。这荒诞的防御,竟真的起到了效果。

最后的数秒

舰队继续深入,如同在粘稠的胶水中艰难前行。每一秒,都伴随着定义的崩塌和锚点的抗争。

· 一名负责监测能量读数的老兵突然发现,他面前的仪表盘上,代表能量的数字和单位正在缓慢地“融化”,变成无意义的符号。他低吼一声,用力拍打着仪表盘,依靠内心锚定的“此乃观测能量之器”的认知,强行解读着那混乱的数据流。

· AI“铁衣-07”的日志记录显示,它开始接收到大量自相矛盾的指令,外部传感器传回的数据包被篡改,试图诱导它相信“仙秦帝国从未存在”。它的核心逻辑回路因冲突而过热,但李斯备份的“忠诚”定义如同冰冷的锁链,死死锚定了它的底层指令集。

就在此时,舰队主传感器捕捉到了目标——一艘隶属于悖论舰队的小型舰船。它通体呈现一种绝对的“非色”,仿佛一个立体的、拒绝被定义的“空洞”。它的结构难以描述,似乎在不断变化,又似乎从未变化。这就是技术官们推测中的“擦除者”。

“锁定目标!所有传感器最大功率!记录一切数据!”“锐士”号的舰长,一位失去了一条手臂的老将,在扭曲的通讯频道中嘶吼。

也就在这一刻,“擦除者”注意到了这三只闯入它领域、仍在挣扎的“虫子”。它没有转向,没有常规意义上的武器瞄准动作。但在其舰首某个无法被几何学定义的“位置”,一种“变化”发生了。

那不是光,不是能量喷射,也不是任何已知的攻击形式。

赴死者舰队传回的最后数据流,是一段极度混乱、充满定义冲突的感知信息,以及一段短暂却无比清晰的光学影像:

在“擦除者”的“炮口”方向,一片宇宙空间被直接“编辑”了。

· 色彩被删除: 那片区域内的所有星云、尘埃、乃至远处恒星的残影,瞬间失去了所有颜色,变成了纯粹的黑、白、灰的绝对灰度,一种概念上的“无色”。

· 声音被删除: 并非变得寂静,而是“声音”这一物理概念和感知维度被从该区域连根拔起。通过传感器间接观测到的那片区域,给所有观测者带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关于“绝对无声”的认知恐惧,仿佛那里成为了听觉的真空。

· 概念的空洞: 那不是毁灭,而是“抹除”。那片空间依旧存在,但构成其“存在感”的重要属性被直接、干净地删除了,留下一个规则层面的、令人不寒而栗的“空洞”。

紧接着,这股“概念删除”的效应,如同无形的波纹,以超越光速的速度,扫过了“赴死者”舰队。

“铁衣”号首当其冲。在外部传感器最后的画面里,它的舰体没有爆炸,没有解体,而是从舰首开始,色彩被剥离,结构失去“舰”的定义,迅速化为了那片绝对灰度的一部分,最终彻底“静默”,从存在中被擦去。

“不归”号紧随其后,信号戛然而止。

“锐士”号多坚持了或许只有零点几秒。传回的最后画面剧烈抖动,舱内警报凄厉(这是内部定义场最后挣扎的体现),老舰长嘶哑的、充满铁血军魂的呐喊断断续续,却最终被无法理解的静电噪音覆盖:“为了仙秦……数据……传……”

然后,一切归于“静默”。

咸阳宫深处,代表“赴死者”舰队的三个光点,在星图上同步熄灭,没有留下任何残骸信号。

无声的牺牲与沉重的数据

指挥中心一片死寂。那最后传回的,展示“色彩与声音被删除”的影像,如同最冰冷的尖刺,扎入了每一位目睹者的意识深处。这不是力量的对抗,这是存在权的否定。

数秒后,技术官的声音颤抖着响起:

“报……数据接收完成。‘赴死者’舰队……全员静默。”

“核心数据包已成功接收,正在解密分析……《定义备份法典》原型体在最终时刻记录到了高强度的概念篡改冲击波形……胡亥公子提供的‘混沌干扰源’……确认在接触初期有效降低了敌方解析效率约百分之零点七……”

“确认……‘擦除者’具备直接删除局部宇宙基础概念的能力……”

数据是宝贵的,它证实了最坏的猜想,也为“存在锚点”的后续研发指明了残酷的方向。但这代价,太过沉重。那些老兵和AI,他们以自身的存在为赌注,在彻底被“擦除”前的那一刹那,将敌人的獠牙模样,硬生生从虚无中撬了出来,送回了帝国。

他们的牺牲,为仙秦争取到的,不仅仅是几秒钟的数据,更是对整个帝国意志的一次最残酷的淬火。悲壮,已不足以形容这次试探。这是一次用存在本身书写的、献给帝国最后预警。仙秦的“存在锚点”,必须更快、更坚固,否则,赴死者舰队的今天,就是整个帝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