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失业后我成了做菜邪修,全网学疯 > 第172章 怒海植春芽,渔火照归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怒海植春芽,渔火照归途

亚丁湾的浪,是带着铁味的。李伟的登山靴刚踏上“春芽号”远洋渔船的甲板,咸腥的海风就灌进衣领,把胸前的沙漠魂石板吹得发烫。远处的索马里海岸像一条破碎的灰布,沙丘直插海中,海浪拍打着裸露的礁石,卷起浑浊的沙黄色浪花——达鲁德族的长老哈桑说,十年前这里还是成片的红树林,如今海盗横行、沙暴侵蚀,红树林全被砍来做船板,海岸每年要往后退半米,连最耐旱的海蓬子都长不活了。

“穆萨的介绍信比黄金还管用。”沈亦舟靠在船舷上,手里攥着张皱巴巴的海图,图上用红笔圈着三个海盗窝点,“阿明的线报说,‘独眼龙’奥马尔的海盗团伙,上周劫持了联合国的救援船,抢走了20吨粮食和100套医疗设备,现在就藏在埃尔港的珊瑚礁后面。”他指了指远处的渔村,茅草屋歪歪扭扭地搭在沙丘上,几个背着AK47的人影在村口晃悠,“村里有三千多难民,都是被海盗赶跑的渔民,现在只能靠捡冲上岸的死鱼和挖海沙里的蛤蜊活命,昨天又有个孩子被鲨鱼咬伤了。”

周小雨把直播架固定在船头,镜头刚对准渔村,就被一阵巨浪打得剧烈晃动。“家人们!亚丁湾不是港湾,是海盗的猎场!”她抹掉脸上的海水,镜头里出现个断了腿的老人,正用破渔网裹着伤口,血水滴进沙滩;不远处,一个叫阿米尔的小男孩,正抱着根生锈的渔叉在沙地上画船,画里的渔船挂着中国国旗,渔网里全是大鱼,可他脚边的渔网,只剩几个破洞,“我们缺防鲨网、止血药、海岸固沙的茶苗,更缺能让渔民重新出海的小渔船,求支招!”

镜头刚扫过那个被鲨鱼咬伤的孩子,弹幕瞬间炸成烟花。“水产老板阿涛”的留言带着蓝色认证顶到最前:“我捐50吨冷冻金枪鱼、300套防水渔服,从也门亚丁港走中国海军护航航线,5天到埃尔港!金枪鱼能当口粮,渔服防礁石划伤!”紧接着“海岸防护专家阿滩”冒泡,头像挂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的标识:“20吨耐盐碱春芽茶籽、15吨生态护岸网,我走中欧班列到吉布提,再转渔船运过来,7天内必到!茶苗根系能扎进礁石缝,和海蓬子共生,三个月就能固住海岸!”“造船老板阿船”甩来设计图:“10艘小型玻璃钢渔船,抗风浪还能装渔网,我派了工程师跟着来,10天内教会渔民使用!”

晓茶蹲在甲板上速记,钢笔尖被海风刮得直抖:“哈桑长老说,‘独眼龙’奥马尔放话,三天内要抢走所有救援物资,还要把‘春芽号’凿沉。”她抬头指向珊瑚礁方向,几艘挂着黑旗的快艇正藏在礁石后面,“他们的快艇装了重机枪,还在海里布了水雷,上个月就炸沉了一艘索马里政府的巡逻艇。”

“开干!先建临时医疗点和固沙基地!”李伟突然喊了声,从船舱里搬出物资箱——里面是阿漠寄来的耐盐碱茶苗和湘西红土,“沈亦舟,你带哈桑的孙子穆罕默德处理外伤,按阿战教的流程来;周小雨,直播教难民做‘海蓬子茶梗鱼丸’,用海里的东西救命;我去勘察海岸,阿滩说这里的礁石缝能种茶苗,配合护岸网,半个月就能挡住流沙!”

沈亦舟立刻拽着穆罕默德冲向医疗点,他撕开急救包,拿出生理盐水和止血棉:“动作轻,别碰伤口里的沙粒,鲨鱼咬伤要先消毒再缝针。”他摸出血压计给那个断腿老人测量,数值低得吓人,“先喂春芽营养粉,用煮过的海水冲——阿梅说这粉里加了氯化钾,能补电解质。”李伟则带着几个年轻渔民,扛着铁锹往海岸走,礁石被太阳晒得滚烫,他徒手攀上去,指缝被礁石划出血:“把茶苗种在礁石缝里,再用护岸网固定,这样海浪冲不走!”

周小雨的直播镜头对准沙滩上的海蓬子,阿米尔正帮着拔草,小手被海蓬子的尖刺扎得全是红点。“李老师的邪修菜课堂开讲了!”周小雨举起一把海蓬子,“亚丁湾的海蓬子含盐分30%,能补充电解质,配春芽茶粉和金枪鱼做鱼丸,抗饿还能防中暑!”她刚说完,就看见阿凯蹲在旁边,把捡来的海星往嘴里塞,“阿凯吐出来!那是毒海星,吃了会拉肚子!”

弹幕里“阿凯食材黑洞”的表情包刷成了串。“营养师阿梅”的留言跳出来:“金枪鱼要去皮去刺,剁成泥,加茶粉和海蓬子碎,放少许盐揉成球,煮5分钟就行!茶粉里的茶多酚能防海鲜变质!”“阿滩”补充:“海蓬子要先用海水煮10分钟去涩,嫩叶能当菜吃,老枝能编护岸网,别浪费!”阿凯吐掉海星,红着脸跑过来:“我这就去捡海蓬子嫩叶,沈老师说我再犯傻,就把我绑在船桅杆上晒咸鱼!”

李伟在礁石上种了两个小时茶苗,手指被礁石划得全是口子,血珠滴在茶苗根部,很快被海风吹干。终于,第一排茶苗顺着礁石缝种好了,他用护岸网把茶苗固定住,刚直起身,就看见阿米尔抱着渔叉跑过来:“中国叔叔,‘独眼龙’的人来了!”远处的海面上,三艘挂着黑旗的快艇正朝“春芽号”冲过来,艇上的人举着AK47大喊:“把物资留下!不然炸沉你们的船!”

“别慌!”阿锐的声音突然从直播里传出来,他申请了连麦,屏幕上是卫星监控图,“我黑进了‘独眼龙’的无线电,他们的老巢在埃尔港的山洞里,只有20个人看守!我联系了中国海军护航编队,护卫舰离你们只有5公里,直升机15分钟到!”他发了张海盗窝点的分布图,“哈桑长老带着两百个达鲁德族渔民,已经绕到山洞后面了!”

周小雨立刻把卫星图投到直播画面上,弹幕里的“火箭”礼物刷得停不下来。“老茶客”团长留言:“李老师沉住气!我联系了索马里的中资矿业公司,他们派了10辆装甲车过来,现在刚过埃尔港大桥!”“阿船”跟着喊:“我的渔船带了催泪瓦斯发射器,工程师已经装好了,能把海盗逼退!”

“独眼龙”的快艇刚靠近“春芽号”,就被突然出现的达鲁德族渔船包围了。哈桑长老站在船头,手里举着穆萨的介绍信,用索马里语大喊:“这些是中国来的救星,你们敢动他们,就尝尝达鲁德族的毒矛!”他身后的渔民举起渔叉,叉尖涂着深绿色的毒液——那是海蛇的毒液,见血封喉。

“独眼龙”奥马尔的脸在望远镜里扭曲成一团,他刚要下令开枪,天空中就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中国海军的护卫舰带着浪花冲过来,舰炮对准了快艇。奥马尔骂了一句,调转快艇就往珊瑚礁跑,却被“春芽号”扔出的锚链缠住螺旋桨,快艇瞬间失去动力,在海面上打转。

渔民们立刻欢呼起来,那个被鲨鱼咬伤的孩子,挣扎着从医疗点爬出来,对着直升机挥手。阿米尔扑到李伟怀里,用生硬的中文喊:“中国叔叔,安全了!”李伟摸了摸他的头,指着正在煮的鱼丸:“快尝尝,吃完就有力气画大船了。”

“春芽号”刚靠岸,渔村的景象就让人喉咙发紧:十几个孩子光着屁股在沙滩上跑,身上沾满海泥;一个母亲把自己的上衣撕成布条,绑在孩子的伤口上;几个老人坐在沙丘上,望着大海发呆——他们的渔船全被海盗抢走了,只能每天对着大海祈祷。哈桑的孙子穆罕默德,正用渔线修补破渔网,渔网的破洞比他的脸还大。

“海盗毁了我们的一切。”哈桑迎上来,他的脸被海风刮得全是皱纹,手里的拐杖是用渔船的残骸做的,“他们抢走我们的渔船,烧了我们的渔网,现在我们连海都不敢下,只能捡死鱼活命。”他指向远处的海岸,海浪正不断冲刷着沙滩,带走大片的沙子,“以前这里能种红树林,现在只剩礁石,再这样下去,我们的村子就要被海水淹了。”

李伟蹲下身,抓起一把混着海水的沙子,手指一捻,沙粒细得像面粉,几乎没有粘性。他掏出阿滩寄来的土壤检测仪,探针插进沙里,屏幕立刻“滴滴”报警,红色数字定格在“含盐量3.2%,有机质含量0.05%,海岸侵蚀速率0.5米\/年”。“这不是天生的绝境,是海盗和过度捕捞导致的。”他把屏幕转向哈桑,“我们带来的春芽茶苗,能在含盐量5%的环境里生长,根系能扎进礁石缝,抓住海水里的养分,再配合护岸网,三个月就能让侵蚀速率下降80%,半年后就能种红树林,让你们重新出海打渔。”

“真的能行吗?”阿米尔突然放下渔叉,走到李伟面前,他的小脸被海风吹得皲裂,眼睛却亮得像星星,“我爸爸说,只要海岸上长出树,渔船上装满鱼,他就会变成海鸥,回来看我。”他指着沙地上的画,“你看,我画的是爸爸在船上撒网,天上有海鸥,海里有鱼。”

周小雨的镜头对准那幅画,弹幕里全是“破防了”。“阿战”的视频连线突然弹进来,背景是海军的医疗船:“李老师,止血药和疫苗都到亚丁湾了!我带着医护组坐直升机过来,还有30个达鲁德族的年轻人,我教他们做外伤急救,以后渔村就能自己处理伤口了!”他举着个急救包,“这里面有专门给孩子用的防鲨膏,涂在身上鲨鱼就不会靠近了。”

“阿滩”的留言带着专业感:“我补充一下!春芽茶苗和海蓬子是共生关系,茶苗固沙,海蓬子提供养分,你们可以采用‘茶苗-海蓬子混种法’,每20米种一排茶苗,形成防波带!”他附了张混种示意图,“我捐的护岸网,要固定在礁石上,离海面30厘米,这样既能挡浪,又不影响茶苗生长。”

当天下午,种茶仪式在渔村的老榕树下举行——那是村里唯一一棵没被海盗砍倒的树,树干上刻满了渔民的名字,树枝上挂着破旧的渔网。哈桑长老穿着传统的白色长袍,手里摇着贝壳做的法器,围着茶苗跳祈福舞,嘴里念着古老的渔歌。跳完舞后,他接过李伟递来的茶籽,撒向海岸的礁石缝:“大海的神灵啊,这些东方来的绿芽,是你们派来拯救渔村的使者!从今天起,我们将守护它们,就像守护阿米尔的画笔!”

渔村的民众立刻欢呼起来,连断腿的老人都拄着拐杖,过来帮忙搬运茶苗。阿米尔抱着一把小铁锹,在李伟的指导下挖种植坑,铁锹比他的人还高,他却咬着牙,一下一下地挖,礁石渣钻进他的袖口,磨得皮肤发红;穆罕默德则帮着递护岸网,身上的渔服被礁石划开了好几道口子。哈桑走到李伟身边,指着远处的珊瑚礁:“‘独眼龙’的残余势力躲在那里,他们说要在夜里放火烧掉我们的茶苗,把村子彻底淹掉。”

“我们有办法。”沈亦舟突然开口,他掏出卫星电话,屏幕上是阿锐发来的文件,“阿锐查到,‘独眼龙’的军火库在埃尔港的山洞里,里面有他们的炸药和重机枪。我们可以联合中国海军,端掉他们的军火库,让他们在海上无立足之地。”他指了指地图上的红点,“而且阿船的渔船带着声呐探测器,能找出他们布下的水雷。”

天黑时,阿滩带着护岸网和茶籽赶到了。他穿着橙色的救生衣,脸上沾着海水,一落地就扛着检测仪往海岸跑:“这里的礁石缝太窄!要用‘分层种植法’,先在礁石表面铺一层营养土,再种茶苗,最后用护岸网固定!”他掏出张图纸,“我设计的‘弧形护岸网’,能把海浪的冲击力分散到礁石上,不会伤到茶苗!”

“今晚开海鲜宴,教大家做‘海蓬子茶梗鱼丸汤’。”李伟盯着阿涛送来的金枪鱼,眼神发亮,“沈亦舟,你说亚丁湾金枪鱼的特性——肉质紧实但腥味重,茶梗的鞣酸刚好能中和,海蓬子的咸味能代替盐,这是‘怒海邪修法’。”他掏出茶梗粉,“一会儿我示范剁鱼泥的时候,你补充安全要点,比如金枪鱼要彻底煮熟,避免寄生虫。”

沈亦舟点头转身去处理金枪鱼,回来时手里拎着串晒干的海草:“哈桑说这是石花菜,泡软了能做凉菜,富含胶质,和鱼丸汤搭配着吃,能补充营养。”他指着金枪鱼的鱼鳃,“鱼鳃要彻底去掉,里面有很多细菌,还有鱼腹里的黑膜,也要刮干净,不然腥味重。”

阿滩凑过来看了眼鱼泥,突然眼睛一亮:“我带的营养土里有食用级的海藻胶,少量添加到鱼丸里,能让鱼丸更有弹性,而且安全无害。”他从救生衣口袋里掏出个小瓶子,“这是我特意分装的,知道渔村里调料少,特意准备的‘增弹神器’。”

周小雨把直播架架在篝火旁,镜头里李伟正往鱼泥里加茶梗粉,动作利落。“家人们看仔细了!李老师的邪修菜亚丁湾限定版开课了!沈老师负责食材处理,阿滩老师当调料顾问,专业团队配置,保证好吃又安全,连大海里的金枪鱼都得夸一句香!”

“周小雨你可别吹过头!”阿梅的视频连线跳出来,背景是她的厨房,“我的‘春芽海鲜粥’才是主角!我加了索马里的椰枣和也门的蜂蜜,泡开后香甜软糯,比李伟的鱼丸汤更适合老人和孩子!”她举着个焖饭碗,“上次达尔富尔的粥你们都抢着要配方,这次的海鲜版我加了海带粉,营养更丰富,哈桑长老你说是不是?”

哈桑刚要说话,突然指着珊瑚礁的方向:“你们看!‘独眼龙’的人来了!”十几艘快艇正往渔村冲过来,船斗里的人举着汽油桶和火把,为首的正是奥马尔,他手里拿着扩音器,用索马里语喊:“把茶苗和物资交出来!不然就烧了你们的村子,把你们都喂鲨鱼!”渔村的民众立刻慌了,妇女们抱着孩子往老榕树后面躲,阿米尔吓得躲到李伟身后,紧紧抓着他的衣角。

“别慌!”阿锐的声音再次从直播里传来,“我已经联系了中国海军和索马里政府军,他们的联合舰队已经绕到‘独眼龙’的后面,断了他们的退路!”他发了张联合舰队行军的照片,“而且阿船的渔船带着水炮,能直接把他们的火把浇灭!”

果然,快艇刚开到渔村门口,就被联合舰队包围了。奥马尔刚要下令点燃汽油桶,阿船的渔船就喷出高压水柱,把火把浇灭了。海军士兵举着枪喊:“放下武器!缴械不杀!”“独眼龙”的人瞬间慌了,有人扔下武器投降,有人骑着快艇往珊瑚礁逃,却被声呐探测器找出的水雷炸翻,掉进海里。

渔村民众立刻欢呼起来,哈桑长老激动地握住李伟的手,他的手在发抖,白色长袍上的海水跟着颤动:“我们赢了!海盗被打跑了,大海的神灵真的显灵了!”阿米尔从李伟身后探出头,举起小拳头喊:“爸爸,你看到了吗?坏人被打跑了,茶苗能长大了!”

“鱼丸汤熟了!”李伟突然喊了声,他掀开铁锅的盖子,里面的鱼丸浮在汤面上,茶梗的清香混合着海蓬子的鲜味,飘得整个渔村都是香味。“沈亦舟,把阿梅的春芽海鲜粥倒进汤里,再撒点石花菜,做成粥煮鱼丸,分给老人和孩子吃!”

“粥煮鱼丸的做法记好了,回去你们自己也能做。”李伟一边示范把泡软的海鲜粥倒进铁锅,一边讲解,“石花菜要最后放,煮久了会烂,而且要分两次加,第一次提味,第二次增色。”沈亦舟在一旁补充:“金枪鱼一定要彻底煮熟,亚丁湾的海水污染严重,煮15分钟以上才能杀死细菌,这步千万别省,不然会拉肚子。”

弹幕里笑成一片。“老茶客”团长留言:“李老师这教学太细致了!我都记好笔记了,回家就用鲅鱼代替金枪鱼试试,沈老师的安全提示我都截图了!”“阿锐”跟着打趣:“建议李老师开个‘春芽邪修菜网课’,我第一个报名当助教,负责给学员讲海上安全知识,保证没人吃坏肚子!”

孩子们捧着陶碗,小心翼翼地吃着粥煮鱼丸,阿米尔吃了三碗还想要,他的奶奶坐在旁边,用衣角擦着眼泪,泪水滴进碗里:“阿米尔的爸爸走后,孩子就没吃过这么香的东西,每天只吃捡来的死鱼和蛤蜊,瘦得风一吹就倒。”哈桑长老捧着陶碗,一口一口地吃着,嘴里念叨着:“大海的神灵终于显灵了,渔村有救了,孩子们有救了。”

就在这时,阿滩突然跑过来,手里拿着检测仪,激动地喊:“李老师,你看!”检测仪上的数字从“海岸侵蚀速率0.5米\/年”变成了“0.3米\/年”,“才种了半天,侵蚀速率就下降了!护岸网和茶苗的根系真的起作用了!”他指着茶苗的根系,“你们看,根系上已经长出了白色的须根,这就是抓住礁石的关键!”

渔村民众立刻围过来看,哈桑长老举起检测仪,用索马里语高声喊:“大海神灵的力量显灵了!东方的绿芽真的在驯服海浪!”大家纷纷对着茶苗跪拜,嘴里念着祈福的话。李伟赶紧扶起哈桑:“这不是神灵的功劳,是我们一起努力的结果,以后我们还要种更多的茶苗和红树林,让你们的渔船重新出海,让海里的鱼越来越多。”

第二天清晨,李伟刚起床,就被阿米尔拉到了海岸。茶苗的嫩叶上挂着晨露,在阳光下闪着光,根系周围的礁石缝里,已经长出了细小的海蓬子——那是护岸网起作用的痕迹。“李老师,你看!”阿米尔指着茶苗旁边的一个小土堆,“这是我种的红树林种子,我要和茶苗一起长大,保护渔村和大海。”他从口袋里掏出个小布包,里面是他爸爸的渔叉头——那是爸爸被海盗抓走前给他的,“我把爸爸的渔叉头埋在茶苗旁边,让爸爸陪着茶苗一起长大。”

李伟的眼睛湿润了,他蹲下来,轻轻摸了摸阿米尔的头:“你的爸爸会看到的,他会变成海鸥,在渔村上空飞翔,守护着你和大海。”他从背包里掏出个小盒子,里面是个用茶木做的海鸥挂件,“这是我特意给你做的,挂在脖子上,就像爸爸在你身边一样。”

阿米尔接过挂件,紧紧抱在怀里,突然对着大海喊:“爸爸,你看到了吗?我有海鸥挂件了,茶苗也长大了,你快回来看看我!”他的声音在海面上回荡,远处真的传来海鸥的叫声,像是在回应他。

沈亦舟的卫星电话突然响了,是秦大山打来的,声音激动得发抖:“小沈!联合国粮农组织和海洋组织联合发文,把‘春芽海岸治理计划’作为全球战乱地区海岸修复范例,要在也门、厄立特里亚推广!他们要在索马里建‘春芽渔业技术中心’,让你们负责技术总指导!还有,阿花团队寄了包南海的‘耐盐春芽’茶籽过来,说这种茶籽能在海水里直接生长,更适合亚丁湾的环境!”

“还有个事,”秦大山突然压低声音,“阿锐查到,‘独眼龙’奥马尔正在联系基地组织的残余势力,想购买火箭弹,炸毁我们的茶苗基地和‘春芽号’渔船,他们的武器交易地点就在三天后的曼德海峡!”

李伟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他看着海岸上的茶苗,又看了看正在和海鸥说话的阿米尔,握紧了拳头:“我们不会让他们得逞的。这些茶苗是渔村的希望,是孩子们的希望,我们必须守住它们,守住渔村。”

“我有办法。”阿滩突然开口,他掏出曼德海峡的海图,“曼德海峡的航道狭窄,暗礁多。我们可以联合中国海军,在航道两边设置‘生态浮标’,浮标上种上‘水生春芽’茶苗——这种茶苗能在海水里生长,根系能缠住快艇的螺旋桨,让他们动弹不得。”他在海图上圈出设置浮标的位置,“而且我联系了也门的渔民合作社,他们的渔船可以配合海军,形成包围圈。”

“好主意!”沈亦舟立刻拿出笔,在海图上标注浮标位置,“我们可以让周小雨开直播,曝光奥马尔和基地组织勾结的阴谋,让国际社会关注这件事,武器贩子们投鼠忌器,就不敢轻易交货了。”

就在这时,穆罕默德带着一群达鲁德族的渔民跑了过来,他们的脸上沾着海水,手里举着个写着“守护渔村”的木牌:“李老师,我们都准备好了!不管海盗和恐怖分子派多少人来,我们都要守住这片茶苗,守住我们的家园和大海!”

李伟举起手机,直播镜头对准整片海岸——茶苗在礁石上扎根,海蓬子在旁边生长,渔民和孩子们一起铺护岸网、种红树林种子,阿滩在一旁指导大家使用检测仪,远处的中国海军护卫舰正在巡逻,阳光洒在海面上,泛起金色的光。“家人们,”他的声音带着哽咽,“亚丁湾的春芽,扎根了!”

弹幕里,阿明的火箭礼物刷成了串:“我刚和欧洲的有机海鲜公司签了合同,‘索马里春芽茶’和渔民们捕的鱼,以后就是他们的指定产品,每公斤茶120欧元,每公斤鱼30欧元!利润的90%用来建渔村学校和医院,让孩子们都能看病、上学,还能学习海洋保护知识!”

“我捐的教学设备到了!”粉丝Id“支教老师阿书”跳出来,头像带着“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的认证,“我捐的五十套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一百箱课外书,十天前从吉布提港出发,因为海盗的威胁延误了两天,现在已经到海军护卫舰上,明天就能送到渔村!这些设备能让孩子们通过网络学习,课外书里有很多海洋保护和渔业技术的知识。”

“太感谢了!”周小雨的声音带着激动,镜头里能看到她的眼睛红红的,“家人们,我们的春芽计划越来越强大了!有阿滩老师的技术,阿锐老师的安保,阿梅的美食,还有阿战医生、阿书老师的支持,不管海盗和恐怖分子派多少人来,我们都不怕!”

哈桑长老走到李伟身边,手里拿着一块刻着海浪图腾的青石板。“这是达鲁德族的‘海魂石板’,”他把石板递给李伟,“部落的祖先说,谁能守护大海的生命,谁就有资格拥有它。你把它和南海的茶籽一起种下去,大海的魂会保佑你们。”石板上刻着海鸥和渔船的图案,边缘用鱼油涂过,带着大海的温度。

李伟接过石板,沉甸甸的,上面的海浪图腾和达尔富尔的沙漠魂石板、埃塞俄比亚的裂谷魂土砖隐隐有些相似。他走到海岸中央,挖了个深坑,把石板放进去,再种下一株“耐盐春芽”茶籽,然后捧起混着营养土的海沙,一捧一捧地盖上去。“我以春芽全球行动的名义发誓,”他轻声说,“会守护索马里的海岸,守护这里的孩子和每一株茶苗。”

就在这时,远处的天空突然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直升机来了!机组人员从飞机上搬下检测设备和渔业技术文件,领队的官员走到李伟面前,握住他的手:“李教授,我们奉命来协助你们推广春芽茶苗的种植和渔业技术,同时成立海岸侵蚀监控中心,彻底阻止亚丁湾的海岸退化。”

周小雨的直播镜头对准直升机,弹幕里刷满了“太帅了”“中国力量”。阿锐的留言带着骄傲:“我已经把奥马尔和基地组织勾结的证据交给国际刑警组织和联合国安理会了,他们的首领很快就会被全球通缉!而且我联系了中国的远洋渔业公司,他们会来索马里投资,和渔村一起建‘春芽生态渔港’,既保护海岸,又能让渔民们安全出海捕鱼,增加收入!”

三天后,奥马尔和基地组织的武器交易果然在曼德海峡进行。但他们刚进入海峡,就被中国海军和也门渔民的联合舰队包围了,快艇的螺旋桨被“水生春芽”茶苗的根系缠住,动弹不得,武器贩子们只能乖乖投降。与此同时,“独眼龙”的残余势力被索马里政府军彻底清剿,奥马尔被国际刑警组织逮捕,亚丁湾的海域恢复了平静。

消息传来,渔村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哈桑长老穿着传统的白色长袍,围着海岸跳了整整一天的祈福舞,贝壳法器的声音在海面上回荡。阿米尔举着海鸥挂件,带着孩子们在海岸上唱歌,歌词是用索马里语编的,大意是“东方的绿芽,带来大海的希望”。哈桑长老则带着民众,在海岸上种下了第一片茶苗和红树林混合林,树上挂着写有孩子们名字的渔叉头。

“春芽号”渔船驶离渔村时,海岸上的茶苗已经和海蓬子、红树林一起,形成了一道绿色的防波带。哈桑长老带着民众站在沙滩上挥手,阿米尔举着他画的渔船图,高声喊:“李老师,我会好好学习,以后当海洋保护员,守护好这些茶苗和大海!”

船窗外,夕阳把海面染成了金色,亚丁湾的风里,终于少了硝烟的味道,多了茶苗的清香和海水的鲜味。李伟从怀里掏出那个缝补过的棉布包,把哈桑的海魂石板放进去——里面已经有裂谷魂土砖、草原魂牛骨、沙漠魂石板,现在又多了索马里的海魂石板。这些带着不同土地温度的信物,串起了一条跨越非洲的希望之路,每一件都承载着一个部落的信任,一个孩子的梦想。

沈亦舟突然指着前方,喊了声:“你看!”远处的海面上,几艘崭新的玻璃钢渔船正在捕鱼,渔民们撒下渔网,网里全是蹦跳的大鱼;天空中,一群海鸥正跟着渔船飞翔,翅膀掠过金色的海面,像在守护着这片重生的海域。

周小雨的直播还在继续,她的声音带着憧憬:“家人们,下一站我们去哪?不管是海岸侵蚀还是海盗威胁,只要有春芽,就有希望。”她的话刚说完,阿明的留言弹了出来:“下一站去刚果(金)!那里的刚果河流域有严重的水土流失和武装冲突,急需春芽茶苗固土和难民救援!我已经联系好当地的蒙博托族长老,他们会派专机来接你们!”

“刚果(金)有我的老朋友!”哈桑长老突然坐着小渔船追上来,手里拿着一封用鲨鱼皮封缄的信,“他是刚果(金)蒙博托族的首领,我给你们写了介绍信,他会帮你们的。”他把信递给李伟,“这是索马里大海的承诺,走到哪里,都有人帮你们,都有绿芽在生长。”

“春芽号”朝着刚果(金)的方向驶去,船窗外的海面渐渐变成了刚果河的浑浊颜色。李伟摩挲着棉布包里的信物,突然笑了——他知道,春芽的故事还会继续。从埃塞俄比亚的裂谷到苏丹的沙漠,从索马里的海岸到刚果(金)的河流,每一株春芽都扎根在苦难的土地上,每一片叶子都吸收着阳光和希望。他和他的伙伴们,会带着这些信物,带着中国人民的情谊,把绿色和希望种遍非洲的每一个角落,让春芽的清香,飘满每一片灾区、每一片海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茶苗旁欢笑,在土地上奔跑,在大海上扬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