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九霄帝尊帝尊归来 > 第115章 彼岸回眸,道种新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章 彼岸回眸,道种新芽

存在之海,无垠无涯。

凌天与凌薇所化的那一道“存在之光”,如同鱼儿归入浩瀚海洋,自由徜徉在这超越了一切维度、概念、乃至“存在”本身定义的终极领域。他们“看”到,自身出身的那个混沌海,如同一个巨大而璀璨的星璇,在无边无际的“海”中缓缓旋转,而类似的星璇,如同恒河沙数,遍布四周,每一个都蕴含着无穷宇宙、无尽生灵、以及各自不同的法则体系。

这里没有时间,没有空间,只有最本源的“存在”波动在相互交织、共鸣。他们能清晰地感知到其他星璇中散发出的或强或弱、或古老或新生、或炽热或冰冷的“存在”意志,那是一位位同样超脱了自身混沌海的“道祖”级存在,乃至更不可思议的生命形态。

一种宏大、温和、却蕴含着无上意志的信息流,如同母亲的低语,自然而然地流入他们的感知:

“欢迎……新的同行者……至此‘万海源点’……”

“万海源点”?这“存在之海”的名称?凌天与凌薇明悟,这里是一切混沌海的源头与归宿,是真正的“道”之所在。他们之前的修行、超脱,仿佛只是从一口井跳入了江河,而如今,终于见到了海洋。

他们回首望去,出身的那片混沌海,此刻如同一个亲切的、散发着熟悉波动的“家乡”。那道被他们以自身圆满道果“融化”的“界限之膜”,并未完全消失,而是化作了一道永恒的、无形的“因果之桥”,紧密连接着他们的本源与这“万海源点”。他们的意志,可以随时如同慈父慈母的目光,回望并庇护那片生养他们的天地。

然而,他们也清晰地感知到,这“万海源点”并非终点。在无尽遥远之处,似乎还存在着更加深邃、更加不可思议的层次与奥秘,牵引着所有“同行者”前去探索。道,果然无止境!

“薇儿,看来我们的旅程,才刚刚开始。”凌天的意念带着笑意与无限的憧憬。达到如此境界,他心中并无傲然,反而更加谦卑,对未知充满敬畏。

“嗯,天哥,无论去哪里,我们一起。”凌薇的回应充满了安宁与幸福。万古相伴,他们的意志早已交融,不分彼此。

两道“存在之光”交融,带着对故乡的眷恋与对未知的向往,向着“万海源点”的更深处,悠然飘去。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深入探索时,凌天的心念微微一动。他“回眸”再次望向出身混沌海的方向,目光穿透无尽维度,落向了那片星璇中一个极其渺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气泡”宇宙——那正是他们最初启程的凡俗世界,玄黄界所在的宇宙。

一种奇妙的感应传来。并非危机,也非召唤,而是一种……“共鸣”?一种源于最本初、最纯粹“道心”的微弱脉动。

“怎么了,天哥?”凌薇察觉到他意念的波动。

“有趣。”凌天意念中带着一丝惊奇,“我感应到,在我们最初的那个凡俗世界,似乎有一颗与我们渊源极深的‘道种’,正在萌芽。”

“道种?”凌薇疑惑。到了他们这个境界,早已播撒过无数道统,留下过无数传承,能让凌天特意提及并称之为“渊源极深”的,绝非寻常。

“嗯。”凌天凝神感应,“并非你我所留之道统,其气息……纯粹而原始,带着一丝开天辟地之初的混沌意韵,却又与那片天地的凡尘气息完美交融。更奇特的是,这颗道种的萌芽,隐隐引动了我们留于那方天地的‘因果之桥’,产生了一丝微澜。”

到了“万海源点”层次,他们看待万事万物,已不再局限于力量、法则,更注重其“本质”与“可能性”。一颗能在凡尘中孕育、并能引动他们这等存在留下因果的“道种”,其潜力与代表的意义,非同小可。

“或许,是某个故人之后?或是天地气运所钟,自然孕育的奇迹?”凌薇猜测。

“去看看便知。”凌天微微一笑。到了他们这个境界,一念便可化身万干,投影诸天。深入“万海源点”固然重要,但观察一颗有趣“道种”的成长,或许能从中窥见“道”在更微观、更本源层面的演化奥秘,这同样是一种修行。

心意一动,一道微不可察、蕴含着他们一丝本源意志的“道念”,便沿着那无形的“因果之桥”,跨越无穷时空,悄然降临向那片熟悉的凡俗世界。

这道念并无具体形态,也无强大力量,更像是一双超越一切的眼睛,一种纯粹的“观察者”视角。

他们的主要意志,依旧停留在“万海源点”,继续感悟这终极领域的奥秘,与偶尔感知到的其他“同行者”进行着无声的、超越语言的交流。但有一部分的注意力,已投向了那遥远的起点。

玄黄界,东域,一座名为“青岚”的小城。

时值春日,草长莺飞。城西一间破旧的学堂里,一个约莫七八岁、衣衫打满补丁、面色蜡黄的小男孩,正趴在桌上,用小刀小心翼翼地雕刻着一块捡来的木料。先生在上面讲着圣贤文章,他却在下面“不务正业”。

奇怪的是,他雕刻的并非鸟兽虫鱼,而是一些歪歪扭扭、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是什么的古怪纹路。那些纹路,看似杂乱,却隐隐暗合某种极其古老、极其基础的韵律。他雕刻时眼神专注,仿佛整个心神都沉浸其中,外界一切喧嚣都与他无关。

他叫石头,是个孤儿,吃百家饭长大,性子木讷,常被人嘲笑愚笨。唯有在雕刻这些古怪纹路时,他眼中才会闪烁出一种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难以言喻的光芒。

凌天与凌薇的“道念”悄然降临,无声无息地附着于学堂屋檐的一片青瓦之上。

“就是这孩子?”凌薇的意念带着一丝好奇。

“道种……就在他心间。”凌天的意念回应,带着一丝讶异,“并非传承,非功法,而是一种……天生的、对‘纹’与‘理’的直觉,对‘构造’与‘本质’的懵懂探求。这气息……竟有一丝混沌初开、法则初定时的‘原初道韵’!”

这种“原初道韵”,即便在他们巅峰时期,也需耗费心力才能模拟一二,而这凡尘孩童,竟天生具备一丝雏形!

“看来,我们回乡这一看,或许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凌薇的意念中也充满了兴趣。

于是,在这超越诸天的“万海源点”,两位道祖的主要意志在探索终极奥秘;而在那遥远故乡的平凡小城,他们的一缕道念,则如同看客,静静地观察着一个懵懂孩童的日常,等待着一颗奇异“道种”的悄然生长。

彼岸回眸,见微知着。道之无穷,或许就藏在这看似微不足道的萌芽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