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唐狄仁杰之裂国 > 第1章 雨夜鬼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

《卷一 鬼市毒殍案》

鬼市雨丝牵命线,瓦罐符影照冥钱。

丹毒蚀骨迷魂散,铁令凝霜揭孽缘。

抽丝敢破九幽雾,沥血方识忠义篇。

莫道微案无深浪,一石惊破镜湖天。

**********************

神都洛阳的雨夜,黑得仿佛泼墨。

雨丝绵密,不是夏日骤雨的狂放,而是初秋寒雨的缠绵,带着透骨的凉意,无声地浸湿着这座百万人口的帝国心脏。

已是宵禁时分,各坊坊门紧闭,除了巡街的金吾卫沉重的皮靴踏过积水的声音,便只剩下雨水从檐角滴落,敲打在青石板上的单调回响,衬得这夜愈发寂静得骇人。

长寿坊毗邻南市,坊内有一片区域,白日里冷清无人迹,一入夜,却自有另一番活气。

这里便是洛阳人口中的“鬼市”。

并非真有鬼怪作祟,而是三更之后,此地便成了见不得光的交易场所。

盗墓的明器、来历不明的金银、私铸的铜钱、甚至官府的失物,皆在此地流转。

买卖双方默契地保持着沉默,以袖笼握手议价,烛火幽微,人影幢幢,恍如鬼魅聚会,故得此名。

今夜大雨,连鬼市也寥落了许多,只有几星惨淡的灯笼光芒,在雨幕中晕开一小团模糊的光晕,旋即又被黑暗吞没。

更夫老周裹紧了湿透的蓑衣,缩着脖子,沿着鬼市边缘的窄巷踉跄而行。

他刚偷空呷了几口劣质的浊酒,驱散了些许寒意,却也让他头脑有些昏沉。

他只盼着快些敲完这趟梆子,好回到他那逼仄但却干燥的栖身之所。

“笃——笃!笃!笃!”

四更三点,平安无事。

沙哑的梆子声和吆喝在雨声中传不出多远便消散了。

老周揉了揉被雨水模糊的眼睛,正欲加快脚步,脚下却猛地一滑,“哎呦”一声,险些摔倒在地。

他骂骂咧咧地稳住身形,借着巷口远处传来的一点微弱光亮,低头看去,想看清是什么绊了他。

那似乎是一堆胡乱丢弃的破烂衣物,堆在墙角积水处。

老周啐了一口,抬脚想将那堆碍事的东西踢开。

但他的脚在半空中顿住了。

一股淡淡的、奇异的腥甜气味,混杂在雨水的土腥气中,钻入了他的鼻孔。

他皱皱眉,心中莫名一紧,那点酒意瞬间散了大半。

他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上前半步,弯腰细看。

那堆“衣物”中,依稀可见一个人形轮廓。

老周的呼吸骤然停滞。

借着那不知从何而来的微光,他看清了——那是一个人!

蜷缩着,面朝墙壁,一动不动。

“喂!醒醒!这地方可不能睡!要冻死人的!”老周大着胆子,用梆子捅了捅那人的后背。

入手处一片冰凉和僵硬。

老周的手像被毒蝎蜇了一般猛地缩回,心口突突狂跳。

一种极度的不祥预感攫住了他。

他颤抖着,从怀中摸出火折子,用力晃亮。

微弱跳跃的火光,照亮了墙角的一小片区域。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扭曲僵硬的侧脸,肤色在火光下呈现出一种骇人的青紫色,嘴巴大张着,似乎死前经历了无法想象的痛苦。

嘴角周围,残留着一些已经干涸发黑的沫状痕迹。

火光下移,死者的一只手死死地抠抓着自己的胸口,破烂的衣襟已被扯开,露出同样发紫的皮肤和几道深深的血痕。

而在尸体旁,一个粗劣的瓦罐被打翻,污水正浸泡着几片碎裂的陶片,上面似乎用朱砂一类的东西,画着一些歪歪扭扭、似字非字、似符非符的图案。

“啊——!”

一声凄厉惊恐的尖叫,彻底撕裂了洛阳雨夜的沉寂。

老周的梆子“哐当”一声掉在积水里,他连滚带爬,像见了鬼一样冲向坊门的方向,声嘶力竭地狂喊:

“死人啦!死人啦!!!”

……

约莫半个时辰后,马蹄声和嘈杂的人声打破了长寿坊的宁静。

万年县的县令崔明珏脸色铁青,在一众衙役、仵作和不良人的簇拥下,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泥水里,来到了案发现场。

雨水顺着他官帽的边缘滴落,将他绯色的官袍打湿了大片,更添几分狼狈和烦躁。

现场已被闻讯赶来的武侯初步看守起来,一盏气死风灯挂在附近的墙头,提供了主要的光源,将这片狭小区域照得明暗不定,更显阴森。

“怎么回事?”崔明珏的声音带着压抑的火气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惶恐。

在他的辖地,而且是距离皇城不远的里坊,发生这等命案,绝非好事。

尤其死状如此诡异,若处理不当,或是涉及什么邪祟之事,传入朝中,他的仕途恐怕……

不良帅上前低声禀报:“禀明府,更夫老周发现尸体。死者为男性,年约三十,身份不明。初步查验,周围无明显搏斗痕迹,亦无财物……只是这死状……”

不良帅顿了顿,脸上也露出一丝惧色,“甚是蹊跷可怖。”

仵作已经初步检查完毕,起身回禀:“明府,死者面色青紫,瞳散口张,指甲亦发绀,似是窒息之兆。然其并无外伤,亦无缢痕。且观其面容扭曲,死前必是痛苦万分。嘴角残留之物,气味奇异,似有……杏仁苦味夹杂腥甜,小人怀疑……是中毒。”

“中毒?”崔明珏眉头紧锁,走到近前,强忍着不适,仔细看了看那尸体和旁边的瓦罐碎片,“这些东西又是做什么的?装神弄鬼!”

他心中飞速盘算。

流民?

仇杀?

邪术害命?

无论哪一种,都棘手得很。

若是简单的中毒暴毙,草草结案倒也无妨,但这现场氛围如此诡异,又是在这敏感的“鬼市”旁,万一……

“明府,”身旁一个精干的县丞低声提醒,“此案发生在此时此地,恐非寻常。死者虽衣着褴褛,但看其手掌,并无甚厚茧,不似寻常苦力流民。且此处虽偏,终究是天子脚下,若真是邪术或是剧毒流传……是否应上报,或请……”

县丞压低了声音,“请能人来助?”

崔明珏自然明白“能人”指的是谁。

他沉吟片刻。

上报大理寺或刑部,显得自己无能;但若自行处理不当,后果更糟。

请那个人来,虽同样显得万年县无能,但那一位不同,他若出手,无论结果如何,自己至少能撇清大半干系。

“罢了!”崔明珏一跺脚,雨水溅湿了他的靴子,“速备文书,将此处情形详细说明,火速送往狄阁老下榻的驿馆!就说本官遇疑难奇案,恐涉妖邪,关乎神都安宁,恳请阁老移步,主持勘断!”

“是!”

……

洛阳永丰坊,一处并不起眼的官家驿馆内。

烛火通明。

狄仁杰并未安歇。

他身着一袭深紫色的常服,正坐在书案前,翻阅着一摞卷宗。

虽已年过花甲,鬓角染霜,但他的目光依然清澈锐利,神情专注,不见丝毫疲态。

他因公务途经洛阳,本打算明日一早便离京返回任所。

案头摆放的,正是需要处理的一些文书。

学生孙敬之侍立在一旁,年仅二十出头的他面容清秀,带着读书人特有的文弱与专注。

他时不时为狄仁杰的茶杯续上热水,目光也敬畏地扫过那些卷宗,努力理解着恩师处理的政务。

“敬之,”狄仁杰忽然开口,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威严,“你看这份关于漕运损耗的呈报,其中所列数目,与前年相比,有何蹊跷?”

孙敬之连忙趋前仔细观看,片刻后,迟疑道:“学生愚钝,只见今年雨水多于往年,损耗略有增加,似……似在情理之中?”

狄仁杰微微摇头,指尖点在一行数字上:“雨水多,损耗增,固然有理。然你看其增加之比例,远超雨水影响之常理。尤其是这三处粮仓,损耗皆精准一致,天下岂有如此巧合之事?这其中,若非计量有误,便是……”

他顿了顿,没有说下去,但目光中已透了然之色。

孙敬之恍然大悟,面露钦佩:“恩师明察秋毫,学生万万不及!”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随从在门外禀报:“阁老,万年县崔明珏县令遣人急报,道其辖内发生奇案,死者状甚诡异,恐非寻常,特来恳请阁老移驾相助。”

“哦?”狄仁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兴趣,“状甚诡异?可知详情?”

随从将万年县送来的文书呈上。

狄仁杰迅速浏览了一遍,当看到“鬼市附近”、“面色青紫”、“符咒瓦罐”、“疑为毒杀”等字样时,他的眉头微微蹙起。

孙敬之也看到了部分内容,脸上不由露出些许惧色:“恩师,夜已深,雨又大,况且明日还要赶路……此案既已交由万年县,想必崔县令能妥善处理。”

狄仁杰放下文书,站起身:“敬之,为官者,岂能因风雨而避事?况人命关天,现场痕迹转瞬即逝,迟则生变。既是疑案,老夫更应前去一看。”

他目光扫过窗外连绵的雨幕,缓缓道:“鬼市…毒杀…符咒…这几样东西凑在一起,倒真是勾起老夫几分好奇了。”

“备轿。去长寿坊。”

(第1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