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唐狄仁杰之裂国 > 第68章 兵部阻挠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千牛卫大将军李多祚那边的消息尚未传回,狄仁杰决定不再等待。

鹰扬卫身份的确认,如同在暗夜中劈开一道闪电,虽瞬间照亮了部分真相,却也预示着更猛烈的风暴将至。

他必须争分夺秒,在对手反应过来之前,从兵部这条线上撕开更大的口子。

然而,当他再次踏入兵部衙门时,明显感觉到气氛与昨日截然不同。

门口的守卫查验文书更加严格,引路的胥吏脚步匆匆,眼神躲闪。

库部赵郎中闻讯赶来迎接,脸上虽堆着笑,但那笑容却僵硬勉强,额头上沁出的细密汗珠,在初秋的微凉天气里显得格外突兀。

“狄阁老,”赵郎中躬身行礼,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您今日前来,还是为了铜雀苑火灾案的协查事宜?”

狄仁杰目光如常,语气平淡:“正是。昨日查阅卷宗,发现几处疑点,需再调阅一些更详细的底档,尤其是关于那份转运陈粮至铜雀苑码头的原始申请文书、经办令史王七的考绩档案,以及近半年所有经王七之手或与之相关的军粮调度记录。另外,”他顿了顿,目光扫过赵郎中微微颤抖的手指,“兵部所有下属各司,近期可有人员失踪、或是告假逾期未归者?也需一并核查。”

赵郎中听完,脸上血色褪去几分,支吾道:“这个…阁老,您要调阅的这些,尤其是涉及具体经办吏员档案和大量底层文书,需要…需要一些时间整理。库部档案繁杂,且有些涉及内部考绩,调阅需经侍郎甚至尚书大人批允…您看…”

“赵大人,”狄仁杰打断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本阁奉旨查案,事关重大,有吏部协查文书在此。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若事事皆需层层上报,贻误了时机,这责任,恐怕你我都担待不起。”

赵郎中冷汗流得更多了,掏出手帕不住擦拭:“是,是,下官明白。只是…只是兵部有兵部的规矩,尤其是军粮调度,乃军机要务,相关卷宗档案,向来管理严格,非本部核心人员,不得随意翻阅。狄阁老您虽奉旨,但这…这流程,下官实在不敢擅专啊…”

“军机要务?”狄仁杰冷笑一声,向前逼近一步,目光锐利如刀,直刺赵郎中内心,“赵大人,一份将一百五十石陈粮运往皇家园林喂养禽鸟的文书,何时也成了需要严加保密的‘军机要务’了?还是说,这所谓的‘规矩’,只是为了遮掩某些不可告人之事的挡箭牌?”

赵郎中被狄仁杰的目光逼视得连连后退,几乎语无伦次:“下官…下官绝非此意!只是…只是尚书大人昨日傍晚特意召集各司郎中,强调了纪律,言及近来朝中多事,各部须严守规章,不得…不得随意向外泄露本部事务,以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纷扰…”

“尚书大人?”狄仁杰心念电转,兵部尚书乃是朝廷重臣,他的态度至关重要,但也可能是被人利用施压。

“是张尚书亲自下的令?”

“是…是的。”

赵郎中低声道,不敢与狄仁杰对视。

“好,本阁这就去见张尚书,当面请一道手谕。”

狄仁杰作势欲走。

“阁老留步!”

赵郎中慌忙拦住,脸色惨白,“张尚书…张尚书今日一早就被陛下召入宫中议事,此刻…此刻不在衙中。且…且即便尚书大人在,这等具体档案调阅之事,恐怕…恐怕也…”

他的话吞吞吐吐,但意思再明白不过:就算找到尚书,也未必能顺利调阅,甚至可能得到更官方的推诿。

狄仁杰停下脚步,冷冷地看着赵郎中,不再说话。

整个库部档案房外的廊道里,空气仿佛凝固了。

几个远远站着的胥吏,都屏息垂首,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狄仁杰心中雪亮。

这绝不仅仅是普通的官僚作风或程序拖延。

从他再次踏入兵部开始,就有一股无形的阻力在发挥作用。

昨日尚且配合的赵郎中,今日就变得畏首畏尾,甚至抬出了尚书来压人。

这只能说明,他昨日的调查,已经触及了某些人的敏感神经,对方开始动用力量进行阻挠了。

这阻力来自何方?

是兵部内部与王七案有牵连的官员?

还是更高层级的、与“幽冥司”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保护伞?

抑或是,仅仅是因为“鹰扬卫”死者身份的特殊性,让整个军方系统产生了某种自我保护的本能,不愿家丑外扬?

无论哪种可能,都意味着调查进入了深水区。

“赵大人,”狄仁杰忽然放缓了语气,但眼神依旧冰冷,“既然张尚书不在,而案情紧急,本阁也不便强人所难。这样吧,本阁就在此等候。你且去将能调阅的、不涉及所谓‘核心军机’的卷宗,例如王七告假的备案记录,以及铜雀苑那份转运记录的抄送副本(如果有的话),先取来给本阁过目。这,总不至于也违了规矩吧?”

他这是以退为进,既要给对方一个台阶下,也要看看对方在这最基本的层面上,是否还敢继续阻挠。

赵郎中如蒙大赦,连忙躬身:“这个…这个下官这就去办,这就去办!”说完,几乎是逃也似的离开了。

狄仁杰看着他的背影,对身旁的张承翊低声道:“看到了吗?这兵部,已非昨日之兵部。有人不愿我们再查下去了。”

张承翊眉头紧锁,低声道:“狄公,是否要动用陛下密旨?”他指的是武则天赋予狄仁杰的暗中调查之权。

狄仁杰微微摇头:“尚未到其时。密旨是杀手锏,轻易动用,反会让我们彻底暴露在明处。现在敌暗我明,他们越阻挠,越说明我们找对了方向。且等等看,这位赵郎中,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然而,这一等,便是近一个时辰。

赵郎中去而不返,派去催问的胥吏也如同泥牛入海。

显然,对方打定了主意,要用“拖”字诀。

狄仁杰站在廊下,望着庭院中渐高的日头,心中并无太多焦急,反而更加冷静。

兵部的阻挠,本身就是一条重要的线索。

它清晰地表明,军方内部,确实有人不愿铜雀苑的真相,尤其是那具焦尸的身份和那批军粮的去向,被深究下去。

“承翊,我们走。”狄仁杰忽然转身,不再等待。

“狄公,就这么算了?”张承翊有些不解。

“当然不。”狄仁杰嘴角泛起一丝冷意,“他们想拖,我们偏要快。兵部这条路暂时走不通,我们就走另一条。别忘了,我们手里,还有漕帮那条线,还有那个失踪的令史王七,以及…即将从李大将军那里得到的,关于鹰扬卫的消息。”

他步出兵部衙门,阳光照在他沉静的脸上,却驱不散那眉宇间的凝重。

阻力已然显现,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将更加艰难,也更加危险。

对手的警告,或许很快就会以更直接的方式到来。

(第六十八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