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唐狄仁杰之裂国 > 第84章 李璟慌乱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宫中赏菊宴上那番看似不经意的低语,如同投入静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表面看到的更为汹涌。

狄仁杰在府中静观其变,而张承翊指挥下的暗桩网络,则如同无数只警惕的眼睛,死死盯住了淮阳郡王府的每一个出入口、每一个可能传递信息的缝隙。

消息反馈回来的速度超乎预期。

就在赏菊宴后的当天下午,淮阳郡王府的气氛便陡然一变。

最先察觉到异常的是监视王府侧门及角门的暗桩。

他们发现,平日虽也有车马往来,但节奏相对固定。

而今日,数辆不起眼的青篷小车频繁进出,速度极快,且车窗紧闭,下来的多是些身着普通布衣、但步履匆匆、神色凝重的中年人或老者,由李璟的绝对心腹管家亲自引入府中,避人耳目。

这些人显然不是寻常访客,更像是被紧急召来商议要事的幕僚或相关方代表。

同时,王府外围的明岗暗哨明显增加。

原本只是例行巡逻的护卫,变成了五人一队的固定岗,巡视间隔缩短,眼神也更加锐利,对任何靠近王府的可疑人物都投以审视的目光。

府墙之内,隐约可见有矫健的身影在屋脊间快速移动,似是加强了内部的警戒和了望。

“李璟果然慌了。”张承翊将初步监视结果禀报给狄仁杰时,语气中带着一丝压抑的兴奋,“他正在紧急召集人手,显然是在商议对策。”

狄仁杰微微颔首,目光沉静:“继续监视,重点记录所有进出人员的体貌特征,尽可能查明其身份。尤其是那些进去时忧心忡忡,出来时神色更加惶恐或带有明确指令的人。”

接下来的两日,淮阳郡王府的异常活动有增无减。

暗桩们甚至监听到府内夜间有压低的争吵声传出,虽然听不清具体内容,但紧张激烈的气氛可见一斑。

李璟本人则再未公开露面,连平日最爱的听曲宴饮也一并取消,王府大门紧闭,谢绝一切访客,一副如临大敌的模样。

更明显的迹象出现在财务方面。

根据潜伏在几家与李璟有牵连的柜坊(钱庄)附近的暗桩回报,近日有数名持有淮阳郡王府印信的生面孔,频繁出入柜坊的“贵宾密室”,办理大宗的钱款转移和兑付业务。

涉及的金额巨大,且流向复杂,多是转向一些难以追查的南方商号或境外胡商账户,明显是在试图转移和隐匿资产!

“他在准备后路。”

狄仁杰看着暗桩送来的资金异动简报,冷笑一声,“如此急切地转移资产,恰恰说明他内心恐惧至极,认为大势已去,开始考虑潜逃或保全财富了。”

然而,在这片慌乱的景象中,狄仁杰和张承翊都注意到一个不同寻常的细节。

在所有与李璟接触的人中,有一个身影格外引人注意。

此人身形不高,略显瘦削,总是穿着一件宽大的深灰色斗篷,帽檐压得极低,看不清面容。

他通常在深夜时分,由王府后花园一扇极其隐蔽的小门被引入,直接带去见李璟,停留时间不长,但每次他离开后,王府内的紧张气氛似乎都会达到一个新的顶点。

此人格外谨慎,反跟踪能力极强。

暗桩曾尝试跟踪,但都被他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和诡异的行走路线轻易摆脱,有两次甚至险些暴露。

他仿佛一个幽灵,来去无踪,却显然对李璟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此人绝非李璟普通的幕僚或下属。”

张承翊凭借其军人的直觉判断,“他的动作…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干净利落,带着一股…死士般的决绝和警惕。而且,狄公,您不觉得他的身形步态,有些眼熟吗?”

经张承翊一提醒,狄仁杰也凝神回想。那晚街头刺杀,虽然混乱,但张承翊与那些近战刺客有过正面交锋…

“你是说…”

狄仁杰眼中精光一闪。

“末将不敢肯定,但那种侧身闪避、疾走时重心微偏的姿态,与那晚抱住我腿、最后被我们擒获又服毒自尽的那个刺客,有七八分相似!”张承翊语气凝重。

这个发现让书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肃杀起来。

如果这个神秘的灰斗篷人,真的与那批死士刺客有关,那么他的身份就呼之欲出了——他很可能才是“幽冥司”派来与李璟直接联系、甚至是指挥李璟行动的真正使者!

李璟,或许并非最终的决策者,而只是一个被推到前台的、分量极重的棋子!

李璟的慌乱,不仅仅是因为狄仁杰的“欲擒故纵”,更可能是因为他背后的操控者,那个真正的“幽冥司”使者,给他施加了巨大的压力,或者带来了更坏的指令。

“盯紧这个灰斗篷!”狄仁杰立刻下令,“不要轻易靠近,以免打草惊蛇。但要摸清他大致的活动范围和可能的落脚点。此人,或许是揭开‘幽冥司’核心层的关键!”

李璟府邸的慌乱,印证了狄仁杰的猜测,也引出了更深层的黑影。

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但也意味着,终于有机会触碰到那条一直隐藏在幕后的真正黑手了。

(第84章 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