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官场亨通 > 第131章 清晨的遭遇战,谁是真正解决问题的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清晨的遭遇战,谁是真正解决问题的人

那句热情的招呼像一记闷棍,敲在林正的后脑勺上。

他所有的思绪、计划、刚刚在脑中建立起来的沙盘推演,都在这一刻被那一声“后生”给打得粉碎。他抬起头,目光越过人群,与那个笑容可掬的刘斌对上了。

刘斌显然也看见了他,眼神里闪过一丝几乎无法察白的情绪,快得像是错觉,旋即被更加热情的笑容所覆盖。他就像一个在自家院子里招待客人的主人,看到了一个不请自来的邻居,虽然意外,但礼数周全,甚至带着几分居高临下的宽容。

“哎呀,这不是民政局的林副局长吗?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刘斌的声音洪亮而圆滑,他主动迎上几步,那件笔挺的黑色大衣在晨风中没有丝毫褶皱,“真是巧了,我们土地局正在这里搞‘现场办公日’,听听老街坊们的心声。”

他一句话,就轻描淡写地把自己的行为定义为“公务”,把林正的出现定义为“巧合”。

周围的居民们闻言,纷纷向林正投来好奇的目光。民政局的副局长?听着官不小,可跟他们这房倒屋塌的事儿,有关系吗?土地局的刘主任,好歹管着地皮,听着更靠谱些。

林正一瞬间就明白了。

这不是偶遇,这是截胡。

何建军的反应比他想象的还要快,还要狠。他不是被动地等待林正出招,而是抢先一步,把棋子落在了林正最想落的地方。他们这是要抢占舆论高地,把“为民解忧”的旗帜先一步插在红星小区的土地上。用一杯热豆浆和几句空头许诺,来稀释、甚至抵消掉林正即将发起的一切努力。

釜底抽薪。

林正感觉一股凉意从脚底板升起,却不是因为冬日清晨的寒冷。他看着刘斌那张无懈可击的笑脸,看着他身边那个正奋笔疾书、却连居民具体门牌号都懒得问的年轻助理,心里反而平静了下来。

“刘主任客气了。”林正迈步走进人群,他身上的灰色运动外套和周围晨练归来的大爷们几乎融为一体,与刘斌的一身行头形成了鲜明对比,“我不是碰巧路过。县里关于老旧小区改造的项目,由我牵头负责。今天是我第一次来现场,想听听大家最真实的想法。”

他没有提高音量,声音清朗,却字字清晰。

“牵头负责”,这四个字,像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

刘斌的笑容僵硬了零点一秒。

居民们原本有些涣散的注意力,重新聚焦。老旧小区改造?这可是传了好几年的大事,每次都是雷声大雨点小,这次……来真的了?而且负责人就是眼前这个看着像大学生的年轻人?

“哦?原来是这样!”刘斌立刻反应过来,笑得更加亲切,“那可太好了!林局长,你来得正好!我们土地局就是来给你们改造项目打前站、摸情况的嘛!你看,民意我们都收集得差不多了,回头我整理一份详细报告给你送过去,保证不耽误你的工作!”

他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表现了对林正工作的支持,又不动声色地想把林正“请”出局——情况我们摸清了,你可以回去了,等我的报告就行。

一个烫手的山芋,被他用几句漂亮话就想塞回林正手里。

林正没有接他的话茬,而是转身面向一位刚才说话最大声、抱怨下水道堵塞最厉害的大妈,温和地问道:“阿姨,您刚才说,您家楼下的下水道,一到下雨天就往上冒污水,是吗?”

大妈愣了一下,没想到这个年轻的“局长”会直接问她,下意识地点了点头:“可不是嘛!都三年了!那味儿……啧啧,夏天窗户都不敢开!”

“我们这儿的刘主任说了,会马上跟市政反映!”旁边一个刚喝完豆浆的大爷抢着补充,似乎想在刘斌面前表现一下。

刘斌含笑点头,一副“你看,问题我都记下了”的表情。

林正没有看刘斌,他的目光始终落在那位大妈身上,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小的笔记本和一支笔,这动作让刘斌身边那个拿ipad记录的助理显得有些滑稽。

“阿姨,您住具体哪一栋,哪个单元?”林正问。

“……3栋,1单元。”

“这个问题,您跟社区或者物业反映过吗?他们当时怎么说的?”

“反映?咋没反映!社区的王小子来看过一回,说是老管道,整个小区的都这样,他们也没办法,得等上面统一改造。物业?呵呵,我们这哪有正经物业,就一个看门的大爷,收收卫生费罢了。”大妈的话匣子一打开,积攒多年的怨气就涌了出来。

林正从容不迫地记着,连大妈口中的“王小子”都写了上去。

“那您知道堵塞的具体位置大概在哪儿吗?是只有您这一栋,还是附近的几栋都有类似问题?”

“都有!就我们这几栋地势最低,问题最严重!”

一问一答,具体、详实,充满了生活琐碎的细节。周围的居民们渐渐安静下来,他们不再是作为一群模糊的“上访群众”存在,而是被林正一个个具体的问题,还原成了一个个独立的、有具体烦恼的家庭。

刘斌脸上的笑容,渐渐有些挂不住了。

他带来的豆浆,温度在一点点流失。

他营造的那种“领导下基层、亲切听取民意”的和谐氛围,被林正这种刨根问底的“笨办法”给搅得稀碎。他的“现场办公”,更像是一场表演,宏大、热烈,却空洞。而林正的“现场调研”,则像一个老中医在问诊,细致、耐心,直指病灶。

高下立判。

“林局长,”刘斌终于忍不住开口,语气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生硬,“这些都是具体的技术问题,我们先掌握宏观情况,回头再让专业人员来处理嘛。”

林正合上笔记本,抬起头,第一次直视着刘斌的眼睛,平静地说:“刘主任,在我看来,老百姓家里的下水道,就是最重要的宏观情况。如果连一户人家的困难都解决不了,那再宏大的报告,也只是一纸空文。”

他的声音不大,却像一记无形的耳光,抽在刘斌的脸上。

空气仿佛凝固了。

居民们看着林正,眼神变了。从最初的好奇、怀疑,变成了一丝……期待。他们见过太多像刘斌这样来走过场的干部,说一堆他们听不懂的漂亮话,然后就没了下文。但像林正这样,拿着小本子认真记录他们家下水道问题的,还是头一个。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蓝色工装、满脸褶子、看着像退休工人的大爷,一直沉默地站在人群外围,突然瓮声瓮气地开口了。

“光说下水道有啥用?我们这地方,根子都烂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他。

刘斌的脸色微微一变,似乎认得这位大爷,眼底闪过一丝忌惮。

林正也看向他,系统面板上,这位大爷头顶上没有官气,却有一股子寻常人没有的、拧巴又倔强的民心气息,虽然不多,但很纯粹。

“老马师傅,您别乱说。”刘斌连忙打圆场,语气带着几分安抚,“今天我们就是来解决问题的,您有什么想法,慢慢说。”

被称作老马师傅的大爷,却根本不理他,一双锐利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林正:“你,是新来的那个管改造的头儿?”

林正迎着他的目光,点了点头:“是,我叫林正。”

“好。”老马师傅点点头,粗糙的手指指了指脚下的地,“你别听他们扯那些皮毛。我就问你一句,你知道我们这片地,二十年前规划的是什么吗?你知道我们脚底下,当年为了盖这些楼,填了多少不该填的东西吗?”

刘斌的脸色彻底变了,他厉声喝道:“马老三!你胡说什么!陈年旧事,不要在这里无中生有!”

“我胡说?”被叫做马老三的大爷冷笑一声,脖子一梗,像一头倔强的公牛,“刘斌,你当年还是土地局一个跟在你师傅屁股后面的小科员,我马老三在城建干活的时候,你还不知道在哪儿呢!这红星小区怎么来的,你心里没数?要不要我当着大家伙儿的面,给你说道说道?”

刘斌的额角,渗出了一层细密的冷汗。

他没想到,今天这场原本设计得天衣无缝的“亲民秀”,竟然会因为这个老刺头的出现,而彻底失控。

“好了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刘斌再也待不住了,他强行挤出笑容,对着众人挥了挥手,“大家反映的问题我们都记下了!我局里还有个紧急会议,先走一步!大家放心,问题一定会解决的!”

说完,他几乎是落荒而逃,带着两个同样不知所措的助理,匆匆离开了小区。

那杯没送出去的豆浆,被遗忘在角落的石凳上,很快就凉透了。

一场清晨的遭遇战,以一种戏剧性的方式,草草收场。

人群渐渐散去,一边走一边议论纷纷。林正的名字,和那个叫“马老三”的倔老头,成了他们议论的中心。

林正站在原地,看着刘斌狼狈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

他知道,他今天的“阳谋”,才刚刚开了个头。而那个马老三的出现,则是一个巨大的、意料之外的变数。

他正准备上前跟这位老人家聊几句,马老三却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什么也没说,转身就朝一栋破旧的居民楼走去。那眼神很复杂,有审视,有不信,还有一丝藏得很深的……期盼。

林正没有追上去。他知道,信任不是靠几句话就能建立的。

他拿出手机,正想给马东发个信息,让他帮忙查查这个“马老三”的底细。

就在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一条短信跳了出来。

是一个陌生的号码。

信息很短,只有一句话。

“想知道红星小区地下的秘密,今晚八点,到小区后面的废弃泵房来。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