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远文回到陈家村的第三天,吉时,陈氏宗祠在族长和一众族老的带领下举行了隆重的祭祖仪式。

祭祖仪式由族长带头,陈远文这个主角在后,其余族人按照辈份高低依次排好队伍,祭台上摆满了各式祭品,有香烛、纸钱、鲜花、水果、糕点、酒水等,最显眼的就是摆在正中间一只烧得香喷喷的脆皮烧乳猪。

这只乳猪是族中世代从事屠夫业务的族叔,一大清早全家出动新鲜烤制的,到吉时才抬到祠堂里来的,新鲜滚热辣。

?族长虔诚地带着族里的男丁上香与献祭?,依次上三炷香、献酒、供果品,并诵读祭文,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祈福。??

?之后族人们按辈分长幼顺序行三跪九叩跪拜礼,以示敬意。??

?之后大家在指定区域焚烧纸钱,象征为祖先“送钱粮”,过程中全员包含幼童都要保持专注,避免嬉笑打骂。??

?仪式结束后,是大家期待已久的秀才贺喜宴,由于整个陈家村的出嫁女和稍微有点沾亲带故的亲朋好友,甚至十里八乡想沾喜气的人都来了,族长和陈郎中商量好,只能是办流水席,随到随吃。

族长和族老们以及陈郎中一家、陈远文的外公一家以及陈大姑家陈小姑家肯定是第一轮先吃的,而小孩子们呼朋引伴地穿梭在各桌酒席和厨房之间,这里吃一口,那里拿一块的,欢天喜地,比过年还热闹。

酒席间,族长非常渴望地对陈远文问:道:“文仔,我听说考上举人,进士,朝廷会给钱立碑的,对吗?”

陈远文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但那不叫碑,而是叫旗杆石”。

然后?,陈远文见各族老感兴趣就给他们科普了一下旗杆石。

旗杆石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的代表性物质遗存,用于彰显进士、举人等功名获得者的身份地位?。 ?

其中功名等级与旗杆规格对应,举人可立单斗桅杆(仅套一个斗),旗杆石材质多为花岗岩、青石,高1-2.5米,顶端平直无装饰。 ?

进士可立双斗桅杆(套两个斗),旗杆石高度可达3-5米,顶端常雕狮子等装饰。 ?

贡生、监生:部分地方允许立旗杆石,但无斗或规格较低。 ?

旗杆石的刻字与装饰,文字常用阴刻宋体或隶书,从右向左排列,内容包括功名者姓名、立碑时间及族戚署名。 ?

而旗杆石的图案常见祥云、盘龙、翔凤等吉祥纹样,寓意飞黄腾达。 ?

旗杆石的立碑仪式,竖立旗杆石会举行隆重仪式,家族鸣炮祭祖,村民祝贺,象征家族荣耀。 ?

众族老听完后,全都用期待的眼神望着陈远文,脸上都写满了:“加油啊”、“靠你了”、“指望你了”的字样,陈远文觉得这种场合自己如果不表一下决心,好像过不去的感觉,只得硬着头皮站起来道:“我一定会努力的。”

一位老态龙钟的族老甲颤颤巍巍地站起来,举起一杯酒道:“好,伯公记住你这句话了,我这把老骨头可能熬不了那么久了,不过没关系,我在底下得知这个消息,也会含笑九泉的。”

颇有点家祭无忘告乃翁的意味,气氛突然变得有点苍凉。

此时,红光满面的族老乙连忙站起来打圆场道:“大哥,这么开心的日子,您怎么能提这些不好的事呢?按我说,我们就应该放开心胸,好好保养身体,等着远文乡试的捷报,到时候我们还要帮忙立旗杆石呢。”

“就是就是,来,喝酒吃菜”,其他族老纷纷附和。

这时,陈传富三兄弟来带着陈远文挨桌过去敬酒了,当然,陈远文杯里的是茶水,一来他年纪小,二来他是秀才公,每次都是他爹陈传富说:“大家吃好喝好”,然后陈远文就满脸笑容地跟在后面,举起茶杯,抿一口了事,而陈传富三兄弟则是来者不拒,轮流喝,喝得很是豪迈。

好不容易敬完一轮酒,陈远文走出小院子,打算走到屋后山前透透气,这几天实在是人太多了,陈远文走到哪里,哪里都是人,人声鼎沸,把他耳朵都快吵聋了。

他找了一棵枝繁叶茂的石榴树,在树荫下歇歇脚,刚站定没多久,就听到隔壁的院墙里传来一阵交谈声。

一把粗壮的上了年纪的妇女的声音说道:“你怕什么?不就是让你等一下吃酒席的时候,找个机会往他身上倒下去吗?只要大庭广众之下你和他有亲密接触,他就得娶你为妻。他们读书人最怕这一套。”

“娘,我不会。”一个扭扭捏捏的年轻女子的声音。

粗壮的中老年妇女拔高声音道:“什么不会,就等他走过你身边的时候,你哎呦一声扑倒在他身上,这么简单都不会。要知道,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了,这可是十里八乡唯一的秀才公,你是想回家嫁个又老又丑的鳏夫。”

陈远文听到这里,已经确定谈话母女俩的算计对象是他了。

“可是他比我小多了,听说还不到12岁,我已经十六岁了。”年轻女子声音犹犹豫豫地道。

“小一点怎么啦,小一点才好拿捏,要是老娘年轻点,哪还轮得到你。以后他家的红薯作坊和药材山还不是我们家的,你记得以后这些都是你弟弟的。”

陈远文实在听不下去了,他“嗖”地站起来,大步流星地走回陈家老宅,这次他不敢一个人乱跑了,他让志哥儿把陈烈叫来,把他刚才听到的情况给他说了一遍,让他们四人帮忙留意一下看是谁敢算计他。

本来这种乡间宴席,人来人往的,都是乡里乡亲,也就没有分男女席,但是听了这段母女版的墙角后,陈远文想了想,不怕一万最怕万一,保不住还有其他人也和这对母女一样想浑水摸鱼,所以他和他爹和二叔三叔关门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陈家老宅只接待男客,每家的当家人,而陈二叔和三叔那边的院子则接待妇孺入席,陈远文留在陈家老宅待客,其他两个地方由冯氏和黄氏负责出面招待。

席间,果然又出了幺蛾子,一位自称是老姨婆的亲戚非要过来老宅这边请陈远文过去二叔那边的宴席相见,仗着她年龄大,直接上手拉着陈远文就走,好在陈烈眼疾手快,挡开了。

谁曾知道,那妇人强拉不行,居然使出泼妇架势,往地上一趟就要撒泼打滚闹事,陈远文那是一点不惯着她,示意陈烈给她点穴止声,再把她提出陈家老宅让她的当家人来认领,当看到那个畏畏缩缩的身影时,才知道原来是村里最懒惰的陈大癞子一家的亲戚,也就是住在陈家老宅后面的人家,最后在族长威胁要取消他家在作坊的做工名额后才灰溜溜地走了。

出了这档事,陈远文更是寸步不出陈家老宅,除了陈童生和私塾好友到来的时间,他出来见客后,其余时间他基本呆在书房看书,门口由陈烈等四大金刚轮流守着,连饭菜都是冯宁去拿回来给他吃的,吃之前还让陈隼试毒,搞得草木皆兵的,连晚上睡觉,陈烈还安排人站在他房顶放哨。

这种阵仗也把村民看呆了,之前只是以为陈远文家就是发迹了而已,就比大家有钱一点,有地位一点而已,但当看到他身边的四个彪悍的护卫,他们才发现,他们之间的差距已经这么大了,陈远文已经不是他们能肖想的人了。

一些曾经和粗壮妇人有相似心思的人也默默撤回了行动,陈家村的池塘边、柳树下、屋后少了很多徘徊的少女身影,陈远文听到陈烈的回报后,终于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