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那时的原始纪元 > 第86章 记事墙成,技进协作,岩山探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6章 记事墙成,技进协作,岩山探盟

清晨的龙部落广场,西侧的 “龙盟记事墙” 终于落成。这面墙用十块平整的杨木板拼接而成,框架是青竹部落连夜编的竹条,边缘缠绕着黄藤,既结实又整齐。阿果和小禾正站在墙前,用炭笔和朱砂描绘各部落的技能记录 —— 左侧画着石叶部落的 “鞣皮法”,从 “泡皮” 到 “刮脂” 再到 “打磨”,每一步都用简笔画呈现,旁侧用朱砂标注 “石叶?兽牙符号”;中间是水泽部落的 “诱鱼篓编法”,篓口的倒刺和固定藤条的细节清晰,标注 “水泽?水滴符号”;右侧则是青竹部落的 “双层竹篮编法”,粗竹条框架和细竹条缠绕的步骤分明,标注 “青竹?竹叶符号”。

“你看这‘刮脂绷皮’的步骤,上次石勇刮破皮后,我们加的这个小技巧,得用朱砂标红,提醒大家注意。” 阿果拿着朱砂笔,在 “鞣皮法” 的 “刮脂” 步骤旁画了个小星号,转头对那时说,“沙木已经把各部落的专属符号刻在木板顶端了,和工具上的一样,一眼就能认出是哪个部落的技能。”

那时走近看了看,木板顶端的 “兽牙”“水滴”“竹叶” 符号刻得流畅,与墙中央的龙纹主标记呼应 —— 这是阿果昨晚设计的,在记事墙中央刻了一个两尺长的简化龙纹,象征龙盟的核心凝聚力。“石根和水伯他们看到,肯定会很开心。昨天石根还说,想把部落的鞣皮工具样本挂在旁边,让族人学的时候能对照。”

两人正说着,石根带着石勇和几个族人扛着一套鞣皮工具走来,里面有磨锋利的石刀、装橡树汁的陶缸、打磨用的细砂岩石:“阿石哥,阿果姐,我们把鞣皮工具带来了!按你说的,挂在记事墙旁边,族人学的时候能摸得着、看得清,比只看画学得快。”

阿果笑着点头,让青风帮忙在记事墙旁搭个小木架:“工具按技能类别摆,鞣皮的放左边,捕鱼的放中间,编竹器的放右边,旁边贴杨木标签,写清楚工具名称和用法。”

技能进阶教学:从 “会做” 到 “做好”

记事墙落成仪式后,龙盟的 “技能进阶教学” 正式开始。广场上的三个教学区比上次更热闹,各部落的族人不仅学技能,还开始互相协作改进工具。

【石叶部落:兽皮裁剪与拼接】

鞣皮区里,石根拿着一张鞣好的鹿皮,演示 “兽皮裁剪” 的技巧:“做兽皮衣服,先在皮上用炭笔描出衣服的轮廓 —— 领口要留三寸宽,袖子要比手臂长半寸,这样穿起来舒服。裁剪时用铜铁剪刀,顺着皮的纹理剪,别逆着剪,不然皮容易裂。”

石勇拿着剪刀,在一张鹿皮上描轮廓,阿果蹲在旁边指导:“领口的弧度要画得圆一点,太尖了穿的时候磨脖子。上次小禾做兽皮衣服,领口太尖,磨得脖子发红,后来用细砂岩石磨圆了才好。”

裁剪完后,石根开始教 “兽皮拼接”:“用细藤条把两片皮缝在一起,每缝一针都要拉紧,藤条要藏在皮的内侧,这样外面看起来整齐。缝好后,用橡树汁抹在针脚处,干了之后更结实,不容易开线。”

小禾和沙禾学得认真,两人合作缝一件小兽皮袄,小禾剪皮,沙禾缝针:“石根首领,缝厚皮的时候,藤条穿不过去怎么办?”

石根从怀里掏出一根磨尖的木针:“用木针先在皮上扎孔,孔的间距要均匀,一寸一个孔,这样藤条容易穿,缝出来的针脚也整齐。我们部落的老族人都是这么做的,缝一件厚皮袄只要半天。”

阿果在记事墙的 “鞣皮法” 旁补充了 “裁剪描轮廓”“拼接扎孔缝” 两个进阶步骤,用炭笔写得工整,旁边画了个小衣服的简笔画。

【水泽部落:鱼的腌制与储存】

捕鱼区的河边,水伯带着族人演示 “鱼的腌制”。他把剖好的鱼放在青石板上,均匀地撒上盐粒:“盐要撒得匀,鱼身和鱼腹里都要撒,每十条鱼用一斤盐。撒好后,放在陶瓮里,压实了,上面盖一块干净的兽皮,再压一块石头,防止鱼浮起来。”

青风好奇地问:“水伯首领,腌多久才能吃?腌好的鱼能放多久?”

“腌三天就能吃,炒着吃或者烤着吃都香!” 水伯笑着说,“腌好的鱼放在阴凉处,能放一个月,冬天没有鲜鱼的时候,就靠腌鱼过日子。我们部落的陶瓮都放在山洞里,山洞里凉快,腌鱼不容易坏。”

他掀开旁边的一个陶瓮,里面的腌鱼泛着金黄色,没有异味:“你们看,这是十天前腌的,还很新鲜。下次交换,我们带些腌鱼来,换你们的粟饼和铜铁工具。”

那时让沙木在记事墙的 “诱鱼篓编法” 旁加了 “鱼的腌制法”,标注 “盐匀撒、瓮压实、洞储存”,还画了个陶瓮的简笔画,旁边写着 “可存一月”。

【青竹部落:学做小铜铁剪】

竹器区里,沙木正在教竹老和他的族人做 “小铜铁剪”—— 这是专门用来剪竹条的工具,刃口比普通剪刀薄,握柄短,方便单手操作。“先做模具,剪刃的模子要刻得薄,比普通剪刀模薄半寸,这样剪竹条时才锋利。” 沙木拿着粗石凿,在硬石上刻模具,“模具的槽要刻得深,防止熔浆不够,剪刃不完整。”

竹老蹲在旁边,认真看着模具的刻法:“沙木哥,熔浆的时候,铁矿和黑沉石的比例还是三比一吗?”

“对,但这次可以加一点细砂,让剪刃更韧,不容易卷刃。” 沙木说着,把铁矿碎块、黑沉石和细砂按三比一比零点五的比例混合,“上次我们做的剪刀剪硬竹条时,刃口有点卷,加了细砂后,硬度和韧性刚好。”

阿果在旁边记录熔浆的比例,写在杨木板上:“青竹?小铜铁剪:铁三、黑一、砂零点五”,准备稍后补充到记事墙上。竹老的族人试着磨模具,虽然动作慢,但很认真,沙木在旁边耐心指导:“这里刻歪了一点,用细砂纸磨平,再重新刻,别着急,我们第一次做的时候,磨坏了三个模具。”

岩山部落的探子:新的机遇与试探

中午时分,教学正热闹时,巴图带着一个陌生的青年走进广场。青年穿着粗布衣服,手里拿着一把石斧,背上背着一个藤筐,里面装着几块黑色的石头 —— 看起来比普通的铁矿更重、更亮。

“阿石哥,这是岩山部落的岩勇,他说想找你谈谈合作。” 巴图介绍道,“岩山部落住在东边的岩山脚下,以开采石头和铁矿为生,离我们部落大概半天路程。”

岩勇有些拘谨地走上前,把藤筐里的黑色石头递给那时:“阿石哥,这是我们部落开采的铁矿,比普通的铁矿纯,熔出来的铜铁更硬。我们听说你们龙盟有铜铁工具,想和你们交换,还想学习做铜铁工具的方法。”

那时接过铁矿,用手指摩挲着,确实比之前青林部落带来的铁矿更纯,密度也更大:“你们部落有多少这样的铁矿?平时用什么工具开采?”

“我们部落的铁矿很多,就是开采工具不好,用石斧凿石头,一天只能采几块。” 岩勇叹了口气,“我们部落缺粟种和铜铁工具,冬天快到了,族人的衣服也不够,想和你们交换,用铁矿换粟种、铜铁斧和兽皮衣服。”

阿果蹲在旁边,看着藤筐里的铁矿,对那时说:“这铁矿的纯度很高,熔的时候温度可以稍微低一点,能节省柴火,还能做更锋利的工具。我们可以按‘一块铁矿换一把铜铁剪’或者‘三块铁矿换一把铜铁斧’的比例交换,比之前的交换比例更划算。”

岩勇眼睛一亮:“真的吗?我们部落有很多这样的铁矿,要是能换这么多工具,族人肯定很高兴!我们还想加入龙盟,跟着你们学做铜铁工具,学鞣皮、编竹器,让部落的日子好过一点。”

那时想了想,对岩勇说:“你先回去和你们的首领商量,三天后带十块这样的铁矿来,我们换给你们三把铜铁斧和五把铜铁剪,再给你们一筐粟种。等你们熟悉了龙盟的规矩,我们再讨论加入的事 —— 龙盟的部落都是互相帮助的,只要你们有诚意,我们欢迎你们加入。”

岩勇点点头,激动地说:“谢谢阿石哥!我回去就和首领说,三天后肯定带铁矿来!”

看着岩勇的背影消失在东边的山林里,石根走到那时身边:“阿石哥,岩山部落有这么好的铁矿,要是能加入龙盟,我们的铜铁工具就能量产更多,龙盟的部落都能用上更好的工具!”

“是啊!” 水伯也点头,“他们有铁矿,我们有水和鱼,石叶有兽皮,青竹有竹器,龙盟的资源就更全了,以后不用再愁材料不够了。”

阿果在记事墙的空白处画了个 “岩石” 的简笔画,旁边写着 “岩山部落?铁矿”,作为新的记录:“等他们下次来,我们可以教他们做简单的铜铁工具,比如铜铁凿,方便他们开采铁矿,这样就能形成‘铁矿换工具’的循环,对双方都好。”

协作深化:龙盟的新规划

傍晚时分,各部落的技能教学结束,族人们拿着自己的成果 —— 缝了一半的兽皮袄、腌好的鱼、刻了雏形的小铜铁剪模具,围坐在广场的篝火旁,讨论着龙盟的新规划。

“岩山部落的铁矿很好,我们下次交换时,多换一些,用来做更多的铜铁工具。” 沙木兴奋地说,“有了纯铁矿,我们可以做铜铁铲、铜铁镰,让开垦粟地和收割粟穗更快。”

青岩补充道:“我们部落的草药快采够了,下次交换时,用草药换岩山部落的铁矿,再换龙部落的铜铁工具,这样大家都能受益。”

那时看着大家热情的讨论,对各部落首领说:“等岩山部落加入后,我们龙盟就有五个部落了。下次议事,我们可以定一个‘资源共享清单’,各部落把自己的特产和需求写清楚,比如岩山出铁矿,石叶出兽皮,水泽出鱼,青竹出竹器,青林出草药,我们龙部落出铜铁工具和粟种,大家按需交换,不用再跑空。”

阿果点点头,拿出杨木板,开始写 “资源共享清单” 的雏形:“石叶:兽皮、铁矿(少量)→需铜铁工具、粟种;水泽:鱼、水生植物→需铜铁鱼叉、竹篓;青竹:竹器→需铜铁剪、铜铁斧;青林:草药、木材→需兽皮、鱼;岩山(待加入):纯铁矿→需铜铁工具、粟种、兽皮衣服。”

石根看着清单,笑着说:“这个清单好!以后我们就知道各部落有什么、缺什么,交换起来更方便。我们部落下次多鞣些兽皮,换岩山的铁矿,再换龙部落的铜铁镰,冬天前就能把粟地的粟穗收割完。”

篝火的光芒映在记事墙上,各部落的技能记录和新添的 “岩山部落?铁矿” 简笔画在火光下格外清晰。族人们讨论着未来的规划,有的说要扩大粟地,有的说要多做铜铁工具,有的说要教岩山部落鞣皮,广场上满是热闹的讨论声。

那时和阿果站在记事墙前,看着墙上的记录和旁边摆放的工具样本,心里满是踏实。从最初的工具标记,到现在的龙盟协作,从单一的部落,到即将拥有五个部落的联盟,龙部落的成长,也是龙盟的成长。两人没有过多交流,只是一起整理着杨木板上的清单,偶尔交换一个眼神,默契地继续完善着龙盟的新规划。

夜色渐深,族人们渐渐散去,广场上的篝火还在燃烧,照亮了记事墙上的龙纹和各部落的符号,也照亮了龙盟未来的方向 —— 一个由资源共享、技能互传、彼此信任搭建起来的联盟,正在这片土地上慢慢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