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那时的原始纪元 > 第81章 龙盟议事,熔窑量产,默契渐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1章 龙盟议事,熔窑量产,默契渐生

清晨的龙部落弥漫着潮湿的雾气,广场中央的龙旗被晨露打湿,赭红色的旗面显得格外厚重。那时站在旗杆下,看着陆续聚集的族人和龙盟部落代表 —— 石叶部落的石根、水泽部落的水伯、青林部落的青岩、青竹部落的竹老,心里满是感慨。这是龙盟成立后的第一次正式议事,也是四个部落第一次坐在一起,商量物资交换、技术传授和共同发展的计划。

“各位首领,感谢大家远道而来。” 那时的声音沉稳,穿透薄雾,“今天召集大家,是想一起定下龙盟的规矩,让我们四个部落能更好地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我们先从物资交换说起,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特产,石叶部落有兽皮和铁矿,水泽部落有鱼和水生植物,青林部落有木材和草药,青竹部落有竹器,我们龙部落有铜铁工具和粟种,大家可以把多余的物资拿出来交换,各取所需。”

石根第一个开口:“我们部落现在能做铜铁剪刀了,以后每月能出二十把,想换你们的粟种和铜铁斧。我们的兽皮也很多,冬天快到了,正好可以给大家做兽皮衣服。”

水伯点点头:“我们部落的鱼每个月能捕两百条,想换龙部落的粟种和撒种器,还想换青竹部落的竹篓 —— 我们现在用的鱼篓太简陋,容易漏鱼,竹老的竹篓编织得紧,肯定好用。”

竹老笑着说:“我们的竹器每月能编五十件,竹篮、竹席、竹篓都有,想换龙部落的铜铁斧和铜铁剪刀,有了这些工具,我们砍竹子、修竹枝都方便,能编更多竹器。”

青岩补充道:“我们部落的草药和木材多,想换石叶部落的兽皮和水泽部落的鱼,冬天来了,兽皮能保暖,鱼能补充营养。”

那时拿出一张杨木地图,上面用炭笔标注了四个部落的位置和特产:“既然大家都有交换的需求,我们就定个‘每月初一议事交换’的规矩,每月初一在龙部落广场集合,带来多余的物资,现场交换。另外,我们龙部落负责记录每个部落的需求,提前准备好大家需要的工具和粟种,不用大家跑空。”

阿果站在那时身边,手里拿着杨木板,却没有像往常一样频繁记录,只是偶尔用炭笔在板上画几个简化的符号 —— 那是她和那时私下约定的标记,一个 “鱼” 的符号代表水泽部落的需求,一个 “竹” 的符号代表青竹部落的交换意向,简单几笔,就能记下关键信息。那时转头看她时,正好对上她的目光,两人都轻轻笑了笑,默契地移开视线。

议事结束后,族人们和各部落代表散去准备交换物资,那时和阿果一起往石棚走去 —— 新改进的方形熔窑今天要进行批量熔炼,青树和青风已经在窑边忙活了半个时辰。

“昨天沙木说,这窑一次能熔五盘料,出二十五块铜铁件,今天试试能不能熔六盘,看看极限在哪里。” 那时蹲在熔窑旁,用长木杆拨了拨窑里的柴火,火焰 “噼啪” 作响,窑壁渐渐泛红。

阿果蹲在他身边,手指轻轻拂过窑壁上的耐火石:“别太急,上次试烧时熔五盘刚好,熔六盘可能会挤,陶盘容易碰碎。你看这通风口,三个口的火都很旺,温度已经够了,先按五盘来,等稳定了再加。”

那时抬头看她,眼里带着笑意:“还是你细心,上次我就想加量,被沙木拦住了,这次你又拦我。”

“不是拦你,是想让工具做得更稳。” 阿果拿起一块铁矿碎块,放在手里掂量,“你看这铁矿,质地比之前的纯,熔出来的铜铁会更硬,要是因为贪多让陶盘碎了,反而浪费。”

两人正说着,青风拿着陶盘走过来,里面装着按三比一比例混合的铁矿和黑沉石:“阿石哥,阿果姐,料都装好了,五盘,每盘七成满,按你们说的,没敢多装。”

那时点点头:“好,现在把陶盘放进去,注意别碰着窑壁,温度已经很高了。”

阿果站起身,帮青风扶着陶盘的边缘,青风小心翼翼地把陶盘送进窑里。两人配合着放完五盘料,阿果的额角渗出了细汗,那时从怀里掏出一块干净的兽皮 —— 那是上次狩猎时他特意留的鹿皮,柔软吸水,递到她手里:“擦擦汗,窑边热。”

阿果接过兽皮,指尖碰到他的手,微微一顿,低头擦了擦汗,小声说:“谢谢。”

青风在旁边假装没看见,转头去调整柴火,心里却偷偷笑着 —— 最近总能看到阿果姐和阿石哥凑在一起,有时是阿果帮阿石哥整理杨木板上的记录,有时是阿石哥帮阿果找炭笔,比以前更亲近了。

熔窑开始升温后,那时和阿果又往粟地走去。小禾和沙禾正在新垦的田垄里浇水,看到他们过来,笑着挥手:“阿石哥,阿果姐,你们来啦!新种的粟种发芽了,你看,刚冒出土,嫩得很。”

两人走到田垄边,蹲下身看粟苗。细小的嫩芽顶着种皮,从土里钻出来,泛着嫩绿色的光。“长得真快,才种了五天就发芽了。” 那时伸手轻轻碰了碰嫩芽,动作很轻,怕碰坏了。

阿果看着他的动作,眼里带着温柔:“你以前可没这么细心,第一次种粟的时候,差点把苗踩坏了,还是小禾拦着你。”

“那不是没经验嘛。” 那时有点不好意思,转头看向小禾,“小禾,按这个长势,多久能间苗?”

“再等五天,苗长到一寸高就可以了。” 小禾一边浇水一边说,“到时候用铜铁剪刀剪,比用手拔快多了,还能保证苗的间距均匀。对了,阿果姐,上次你说的‘粟苗防虫法’,我记下来了,每天都检查叶子,没发现虫子。”

阿果点点头:“嗯,烟草苗也长得好,等长大了,摘叶子晒干,磨成粉撒在粟地里,防虫效果更好。”

小禾走后,田垄边只剩下那时和阿果。风吹过粟苗,发出 “沙沙” 的声音,两人都没说话,却不觉得尴尬。过了一会儿,那时开口:“上次你画的龙旗,青竹部落的竹老很喜欢,说想让他们的部落旗也加个小的龙纹,你觉得可以吗?”

“可以啊。” 阿果眼睛亮了亮,“龙盟的部落都可以用龙纹做标记,不过可以加个小区别,比如青竹部落的龙纹旁边加片竹叶,水泽部落的加滴水,这样既统一又有特色。”

“这个主意好!” 那时眼前一亮,“就按你说的,等下次议事,你把设计好的符号给各部落首领看看,他们肯定喜欢。”

阿果笑着点头,手指在田垄边的泥土上画了个简单的龙纹,旁边加了片竹叶,歪歪扭扭的,却很可爱。那时蹲下来,用手指帮她把竹叶的轮廓描得更清晰:“这样更像了,竹老看到肯定高兴。”

傍晚时分,熔窑的第一批量产铜铁件顺利脱模,二十五块件都很完整,没有气泡和裂痕。族人们围在石棚里,兴奋地讨论着明天交换的物资,那时和阿果则回到了他们住的石屋 —— 石屋是上个月新盖的,用杨木做梁,竹席做顶,里面铺着柔软的兽皮,比以前的石棚暖和多了。

阿果坐在兽皮上,拿出杨木板,开始整理今天的议事内容。她没有像往常一样逐句记录,只是用炭笔写了几个关键的词:“龙盟议事,每月初一交换,石叶换粟斧,水泽换竹篓,青竹换铜铁。”

那时坐在她对面,手里拿着一块刚打磨好的铜铁片,正在上面刻着什么。阿果好奇地凑过去看,发现他在刻一个简化的龙纹,旁边还有一个小小的 “果” 字 —— 那是阿果名字的简化符号,是两人之前一起定下的,只有他们能看懂。

“这是给你的。” 那时把铜铁片递给她,“以后你整理记录时,把这个放在旁边,就像个小标记,别人看到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有我们懂。”

阿果接过铜铁片,龙纹刻得很认真,“果” 字的符号小巧可爱,她放在手里摩挲着,心里暖暖的:“谢谢,我很喜欢。”

“喜欢就好。” 那时笑了笑,帮她把杨木板上的字迹理整齐,“今天议事的内容,不用写那么细,我们都记在心里了,以后这些记录,就我们两个人看,简单点也没关系。”

阿果点点头,把杨木板放在一边,拿起铜铁片,在上面轻轻刻了一个小小的 “时” 字,放在那时手里:“这个给你,以后你做工具时,想刻就刻上,就当是我们一起做的。”

那时看着手里的铜铁片,上面的 “时” 字歪歪扭扭,却比任何精致的龙纹都让他开心。他抬头看向阿果,两人的目光撞在一起,没有说话,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有力量。

窗外的篝火渐渐升起,族人们的歌声和笑声传来,石屋里却很安静。阿果靠在那时的肩膀上,看着窗外的龙旗,轻声说:“以后龙盟的部落会越来越多吧?我们的工具会传到更远的地方,龙纹的记号会越来越多人认识。”

“会的。” 那时轻轻拍了拍她的背,“但不管部落多大,龙盟多广,我们都会像现在这样,一起看熔窑的火,一起看粟苗发芽,一起记这些平凡的日子。”

阿果没有再拿起杨木板记录,这些话,这些瞬间,她想记在心里,比任何文字都更珍贵。夜色渐深,龙旗在篝火的映照下泛着温暖的光,石屋里的两人靠在一起,呼吸渐渐平稳,彼此的默契,在这平凡的夜晚里,悄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