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宁知初被他这郑重的态度弄得一愣,连忙跳起来摆手,语气随意:“哎,和尚,都说了是举手之劳,你别这么客气?你再这样,下次有好吃的我可不敢分给你了。你能悟道是你自己的本事,跟我那几句瞎扯的关系真不大。”她可不想背上“点化佛子”这么沉重的名头。

净空见她神色不似作伪,是真觉得没什么,不由得莞尔,也放松下来,恢复了那份随缘的气质,笑道:“既如此,小僧便不再矫情了。不过,这份机缘,净空铭记于心。”

随即又休整了片刻。净空因为顿悟,精神愈发饱满,宁知初也一直保持着最佳状态。

净空望向森林更深处的方向,那里古木愈发参天,光线更加幽暗,弥漫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古老气息。他开口道:“宁道友,看来你我方向一致,都是要往这森林深处一行。前方吉凶未卜,不如结伴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应,不知意下如何?”他虽然实力不俗,但经过刚才的顿悟,更觉宁知初深不可测,且心性相投,同行必是乐事。

宁知初想了想,有个实力不错、性格也合得来的同伴,确实比一个人闷头走有意思,还能看看佛修的功法,便爽快点头:“行啊,有个伴儿说说话也不错。”

于是,一僧一俗,便结伴向着森林深处行去。

然而,越是深入,周遭的环境越发显得不对劲。之前的森林虽然古老静谧,但尚能感受到蓬勃的生机。而此处,空气中的温度仿佛下降了许多,带着一股渗入骨髓的阴冷。光线极其晦暗,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灰色薄膜过滤了。四周寂静得可怕,连风声都似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若有若无、如同鬼泣般的呜咽声,时远时近。

地面上开始出现一些惨白色的、类似菌类但形状诡异的植物,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腐臭和一种难以形容的、属于阴魂的能量波动。

“阿弥陀佛。”净空念了声佛号,神色多了几分肃穆,“此地阴气极重,怨念凝聚,若小僧所料不差,我们怕是进入了一片‘鬼林’。”

“鬼林?”宁知初挑眉,她在宗门典籍里看到过相关记载,是一些极阴之地,因特殊地理或大量死亡事件,导致阴气不散,容易滋生各种鬼物阴魂,是生人勿近的险地。“难怪感觉这么‘凉快’,原来是鬼气驱动的。”她还有心情吐槽。

果然,没走多远,前方的雾气中便影影绰绰地浮现出几道虚幻的身影,发出凄厉的嘶嚎,张牙舞爪地扑了过来。这些是最低等的游魂,实力微弱,但模样吓人。

净空见状,也不见如何动作,只是单手竖于胸前,口中低声诵念经文。淡淡的金色佛光自他体内散发出来,如同温暖的阳光照进冰雪,那些扑来的游魂一接触到佛光,立刻发出痛苦的尖啸,身形迅速变得透明,最终化作缕缕青烟消散。

“啧啧,专业对口啊。”宁知初在一旁看得津津有味,丝毫没有出手的意思。有和尚这个“专业驱鬼师”在,她乐得清闲。

继续前行,遇到的鬼物开始变得五花八门。有保持着临死前惨状、浑身滴着血污的厉鬼;有身形扭曲、如同各种动物拼接而成的怪异精魂;还有一团团没有固定形状、只能感受到浓烈恶意和寒冷的阴煞之气……

净空手段多样,时而口诵真言,佛音浩荡,震散鬼物;时而屈指弹出一道凝练的佛光,如同利箭般洞穿邪祟;偶尔遇到难缠的,便祭出一串佛珠,洒下道道金光,将鬼物净化超度。他动作从容不迫,带着一种佛门特有的慈悲与威严。

宁知初就跟在他身后,像个好奇宝宝,对每一种新出现的鬼物都投去探究的目光,仔细打量它们的形态、气息,甚至还小声点评:

“哇,这个长得挺有创意,抽象派风格。”

“咦?这个还会变形?有点意思。”

“这怨气够重的,怕是死前受了天大委屈。”

净空一边对付鬼物,一边听着宁知初这些不着调的点评,有些哭笑不得,但心境反而更加放松,觉得这位宁道友真是妙人,身处险境还能如此谈笑风生。他偶尔也会回应一句:“阿弥陀佛,众生皆苦,形骸不过是皮囊表象,道友莫要着相。”

就这样,净空在前面“开路”,宁知初在后面“观摩”,两人配合倒也默契。走了约莫一两个时辰,穿过了最密集的鬼物区域,前方的景象豁然一变。

一片巨大的湖泊出现在两人面前。湖水漆黑如墨,深不见底,水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涟漪,仿佛一块巨大的黑色墨玉镶嵌在大地上。湖面上弥漫着浓郁得化不开的灰色雾气,散发出比林中更加刺骨的阴寒之气。即使以宁知初渡劫期的神识探入湖中,也只能深入数丈距离,便感到一股强大的阻力与干扰,根本无法探测到湖底究竟有什么。这片黑湖,就像一只沉默的巨兽,潜伏在鬼林的最深处,散发着神秘而危险的气息。

两人不约而同地停下了脚步,脸上的轻松之色收敛,都露出了凝重的表情。

宁知初摸了摸下巴,看着那死寂的黑湖,咂咂嘴:“这湖……看起来不太友好啊。感觉跳下去不是游泳,是直接泡墨水。”

净空眉头微蹙,仔细观察着湖面,沉声道:“阿弥陀佛。此湖阴煞之气之浓,小僧平生仅见。湖水能隔绝神识,其下恐有极其凶戾之物盘踞。宁道友,看来我们遇到真正的麻烦了。”

面对那散发着不祥气息、深不见底的黑湖,宁知初和净空和尚虽然好奇,但理智都占据了上风。两人交换了一个眼神,都从对方眼中读出了“此地不宜久留,战略转移为上”的共识。

“和尚,咱们还是识趣点,打道回府吧?”宁知初提议道。

净空深以为然地点点头:“阿弥陀佛,道友所言极是。好奇心太重,有时候容易惹祸上身。这湖水给小僧的感觉非常不好,似有大恐怖蕴藏其中,还是远离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