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 > 第143章 参观英伦船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09年5月27日上午,龙国代表团乘坐的小型蒸汽游艇缓缓驶入代英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的码头。丁汝昌、李和、段祥瑞三人站在游艇的甲板上,目光投向岸边那座庞大的造船厂。

码头上,代英海军大臣威尔逊爵士和造船厂的总工程师早已等候在那里。看到龙国代表团的游艇驶来,威尔逊爵士脸上露出了热情的笑容,挥手示意。

游艇靠岸后,丁汝昌率先走下船,与威尔逊爵士握手:“威尔逊爵士,感谢你的邀请。能有机会参观贵国的造船厂,我们感到非常荣幸。”

“丁总统客气了,”威尔逊爵士笑着回应,“龙国海军近年来发展迅速,‘龙凤号’更是世界闻名的先进战舰。我也希望通过这次参观,能增进我们两国海军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李和和段祥瑞也依次走下船,与威尔逊爵士等人寒暄。随后,在威尔逊爵士的带领下,龙国代表团开始参观造船厂。

朴茨茅斯造船厂果然名不虚传,巨大的船坞里,一艘艘正在建造的战舰雏形初现。工人们忙碌地穿梭在各个岗位上,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威尔逊爵士一边走,一边向丁汝昌等人介绍着造船厂的情况。

“这里是我们最大的船坞,目前正在建造的是两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威尔逊爵士指着船坞里的两艘巨大战舰说道,“这种战列舰装备了八门381毫米主炮,航速可达25节,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之一。”

丁汝昌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赞叹的表情:“贵国的造船技术果然名不虚传。‘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确实非常先进。”

李和则仔细地观察着战舰的结构和建造工艺,时不时地向身边的总工程师提问。他注意到,这艘战列舰的装甲防护非常厚实,主炮的布局也很合理,但在动力系统方面,似乎还有提升的空间。

“威尔逊爵士,”李和开口问道,“我听说贵国正在研制一种装备406毫米主炮的新型战列舰,不知我们今天有机会看到吗?”

威尔逊爵士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随即说道:“李元帅消息真是灵通。不过,那艘新型战列舰还在秘密建造中,目前不方便对外开放。等它建成后,我们一定会邀请各位前来参观。”

李和微微一笑,没有再追问。他知道,代英是故意不想让他们看到最先进的造舰技术,不过这也在意料之中。

参观完“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建造现场后,威尔逊爵士又带领他们参观了造船厂的其他设施,包括主炮制造车间、装甲钢板生产车间等。在主炮制造车间里,巨大的机床正在加工着381毫米的主炮炮管,工艺非常精湛。

“贵国的主炮制造技术确实非常先进,”段祥瑞忍不住赞叹道,“我们龙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

“段元帅过奖了,”威尔逊爵士说道,“龙国近年来在军工技术方面的进步也很快,听说你们的‘龙凤号’战列舰主炮射速非常快,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就在这时,李和突然说道:“威尔逊爵士,我们龙国海军的发展,离不开贵国的帮助。当年我们北洋水师的第一批巡洋舰,比如‘致远号’、‘靖远号’,都是在贵国的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建造的。不知我们今天有机会去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参观一下吗?我们想看看那里的造舰技术有没有什么新的发展。”

威尔逊爵士愣了一下,显然没想到李和会突然提出这个要求。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是代英着名的私人造船厂,虽然也为皇家海军建造军舰,但更多的是承接国外的订单。龙国提出去那里参观,显然是想了解更多的造舰技术。

“这个……”威尔逊爵士有些为难地说,“阿姆斯特朗造船厂不在朴茨茅斯,而是在纽卡斯尔,距离这里还有一段距离。而且,那里现在正在为国外客户建造军舰,可能不太方便参观。”

“我们明白,”李和说道,“不过,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对我们龙国海军有着特殊的意义。当年‘致远号’在黄海海战中英勇作战,最后壮烈沉没,它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龙国海军将士。我们非常希望能去那里看一看,缅怀一下历史,同时也学习一下贵国先进的造舰技术。如果方便的话,我们可以安排时间专门去一趟纽卡斯尔。”

李和的话情真意切,既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又提出了合理的请求。威尔逊爵士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好吧,李元帅。我会尽快与阿姆斯特朗造船厂联系,安排你们的参观事宜。不过,具体的时间还需要等他们回复。”

“太好了,”李和笑着说,“感谢威尔逊爵士的帮助。我们非常期待这次参观。”

接下来,双方又就造舰技术、海军装备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讨论中,李和不失时机地介绍了龙国在海军技术方面的一些成就,比如“龙凤号”的30节高航速、先进的火控系统等。威尔逊爵士和总工程师听后,都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他们没想到龙国在海军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如此大的进步。

参观结束后,威尔逊爵士在造船厂的餐厅设宴款待了龙国代表团。宴会上,双方频频举杯,畅谈两国的海军发展和未来的合作。威尔逊爵士虽然表面上热情洋溢,但李和能感受到他内心的警惕和竞争意识。

下午,龙国代表团返回了“龙凤号”。回到旗舰后,丁汝昌、李和、段祥瑞三人再次聚在一起,讨论上午的参观情况。

“威尔逊爵士显然不想让我们看到他们的406毫米主炮战列舰,”丁汝昌说道,“不过,‘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确实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尤其是它的主炮和装甲。”

“是的,”段祥瑞点了点头,“381毫米主炮的威力比我们的305毫米主炮大不少,如果我们能掌握这种技术,对提升我们海军的战斗力会很有帮助。”

李和摇了摇头:“381毫米主炮虽然威力大,但射速较慢。我们的305毫米主炮虽然口径小一些,但射速快,而且我们的火控系统更先进,在实战中不一定会吃亏。更重要的是,我们的‘龙凤号’航速达到了30节,比‘伊丽莎白女王级’快了5节,这在海战中是非常大的优势。”

“那我们要不要向代英购买381毫米主炮的技术?”丁汝昌问道。

“恐怕很难,”李和说道,“代英肯定不会轻易把最先进的技术卖给我们。不过,我们可以通过参观阿姆斯特朗造船厂,了解一下他们的造舰工艺和技术理念,然后结合我们自己的特点,进行消化吸收和创新。而且,我们提出参观阿姆斯特朗造船厂,也是向代英传递一个信号——我们龙国海军没有忘记历史,同时也有信心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段祥瑞说道:“我觉得李帅说得对。我们不能一味地依赖别人的技术,必须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这次参观代英造船厂,对我们来说既是学习的机会,也是一种激励。我们要加快自己的造舰步伐,争取早日造出比‘伊丽莎白女王级’更先进的战列舰。”

“没错,”丁汝昌点了点头,“我们已经开始设计新一代的主力舰了,相信用不了多久,我们就能拥有更强大的海军力量。”

三人相视一笑,虽然代英在造舰技术方面暂时领先,但龙国海军有着自己的优势和发展规划。通过这次参观,他们不仅了解了代英的最新造舰动态,也更加坚定了自主发展海军事业的决心。

就在这时,通讯官敲门进来报告:“总统先生,元帅先生。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回复了,他们同意我们下周去参观,不过只能参观部分车间和正在建造的军舰。”

“很好,”李和说道,“能参观部分设施就已经很不错了。我们下周按时出发,一定要好好把握这次机会。”

“是!”通讯官敬了个军礼,转身离开了。

夕阳西下,金色的阳光洒在“龙凤号”的甲板上。龙国代表团在代英的斡旋工作已经展开,而参观造船厂只是其中的一个环节。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将继续与各国代表进行接触,为推动海军裁军和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同时,他们也将密切关注代英的动向,为即将到来的阅舰式做好充分的准备。而参观阿姆斯特朗造船厂,无疑将成为他们这次英伦之行的又一个重要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