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 > 第188章 地中海烽烟:战争序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88章 地中海烽烟:战争序幕

地中海的晨光穿透云层,洒在意大利舰队与奥斯曼陆军对峙的黎波里海岸线上。海浪拍打着礁石,发出沉闷的声响,空气中却弥漫着浓烈的火药味——按照同盟国与协约国暗中达成的博弈默契,这场以意大利争夺奥斯曼殖民地为导火索的战争,已然成为两大阵营的首场代理人之战。而龙国派出的日本仆从军,正是这场战争中,同盟国手中最不计代价的“利刃”。

9月15日的黎波里城郊的临时阵地里,五千名日本仆从军士兵身着深灰色作战服,头戴黑色防毒面具,如同沉默的幽灵,整齐地趴在战壕中。他们手中的步枪上膛,胸前悬挂着备用弹匣,腰间别着的爆破匕首泛着冷光。阵地后方,十辆“铁龙-1型”坦克一字排开,炮口对准了远处奥斯曼军队的防线;五门“雷霆-3型”自行火炮已完成校准,炮管微微上扬,等待着开火的指令。

与仆从军士兵的沉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阵地指挥帐篷内的紧张氛围。帐篷中央的地图上,红色箭头标注着奥斯曼军队的布防,蓝色箭头则是龙国仆从军与意大利军队的进攻路线。指挥这场战斗的,是龙国陆军少将周毅,他身旁站着两名意大利军官,以及几名身着同样制服、却佩戴着龙国军衔的中级军官——这些人,正是目前日本仆从军的全部高级指挥层,清一色的龙国人。

“按照计划,上午十点,火炮先进行半小时火力覆盖,摧毁奥斯曼军队的前沿工事。十点半,仆从军第一团、第二团发起正面冲锋,吸引敌军注意力;第三团从侧翼迂回,切断敌军退路;坦克部队紧随正面冲锋部队,突破敌军防线后,直插敌军指挥部。”周毅指着地图,声音沉稳有力,“记住,仆从军的任务是撕开防线,为意大利军队的推进扫清障碍。他们的命不值钱,但必须完成任务。”

意大利军官点头附和,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们既期待仆从军能展现出长崎港仪式上的强悍战力,又对这支完全被龙国掌控、如同傀儡般的军队充满忌惮。一名意大利军官忍不住问道:“周将军,这些仆从军……真的不需要考虑士气问题吗?万一他们在战场上退缩……”

“退缩?”周毅冷笑一声,“他们没有退缩的资格。从进入洗脑营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只剩下‘任务’和‘救赎’两个念头。炮弹和子弹来了,他们会躲,因为活着才能完成任务;但只要指令下达,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他们也会冲上去。”

话音刚落,帐篷外传来一阵刺耳的哨声——一长两短,是进攻准备的指令。周毅掀开帐篷帘,看向战壕中的仆从军士兵。听到哨声后,他们没有丝毫慌乱,只是整齐地调整了姿势,将步枪架在战壕边缘,目光透过防毒面具的观察窗,死死盯着远处的奥斯曼防线。没有呐喊,没有交流,甚至没有多余的动作,仿佛每一个人都是被设定好程序的机器。

上午十点整,指挥帐篷内的信号枪响起。“开火!”周毅一声令下,阵地后方的自行火炮瞬间轰鸣起来。一颗颗炮弹呼啸而出,划破长空,落在奥斯曼军队的前沿工事上。爆炸声此起彼伏,烟尘滚滚,工事被炮弹炸得支离破碎,木屑与泥土飞溅。

奥斯曼军队立刻展开反击,炮弹朝着龙国仆从军的阵地袭来。一颗炮弹落在战壕不远处,掀起的泥土溅了仆从军第一团士兵满脸。令人震惊的是,这些士兵没有丝毫躲闪,只是在炮弹爆炸的瞬间,本能地压低了身体,待烟尘散去后,又立刻恢复了之前的姿势。他们的动作整齐划一,仿佛早已习惯了炮弹的轰鸣,甚至没有一人因为恐惧而退缩。

“看,我就说他们不需要考虑士气。”周毅对身旁的意大利军官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

意大利军官瞪大了眼睛,喃喃道:“这简直不是军队,是一群不怕死的疯子。”

半小时的火力覆盖很快结束,奥斯曼军队的前沿工事已被摧毁大半。周毅再次下令:“正面冲锋!”刺耳的哨声再次响起——两长一短,是正面进攻的指令。

战壕中的仆从军第一团、第二团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出,朝着奥斯曼军队的防线冲去。他们的冲锋速度极快,却又保持着整齐的阵型,每前进十米,就会有一批士兵卧倒,掩护身后的同伴前进。奥斯曼军队的子弹如同雨点般袭来,不少仆从军士兵中弹倒下,但后面的士兵没有丝毫停顿,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冲锋。

一名仆从军士兵的腿部中弹,他没有惨叫,只是单膝跪地,用步枪支撑着身体,继续向前爬行,爬过这片开阔地,找到掩体后。他用尽全身力气,将手中的手榴弹扔向了奥斯曼军队的机枪阵地,手榴弹爆炸,摧毁了那挺机枪,为后续冲锋的同伴扫清了一个障碍;而他,则被一颗子弹击中胸口,一声不吭的倒了下去…

阵地侧翼,仆从军第三团正在迂回。他们避开了奥斯曼军队的火力点,沿着一条干涸的河道,快速向敌军后方推进。河道两侧的草丛中,不时有奥斯曼军队的散兵出现,仆从军士兵抬手就是一枪,精准命中目标。他们的射击技术算不上顶尖,但胜在冷静果断,每一次射击都以击杀敌军、完成任务为唯一目标。

十点五十分,正面冲锋的仆从军部队已逼近奥斯曼军队的防线。周毅下令:“坦克部队出击!”十辆“铁龙-1型”坦克轰鸣着驶出阵地,履带碾过地面,留下深深的痕迹。坦克的出现,彻底打破了战场上的平衡。奥斯曼军队的步枪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如同挠痒一般,根本无法造成伤害;而坦克主炮的每一次射击,都能摧毁一片敌军阵地。

在坦克的掩护下,仆从军士兵迅速突破了奥斯曼军队的前沿防线,冲进了敌军的战壕。随即,一场惨烈的白刃战爆发了。仆从军士兵拔出腰间的爆破匕首,与奥斯曼士兵展开近身搏杀。他们没有章法,却异常凶狠,每一次挥刺都带着同归于尽的决心。一名仆从军士兵被奥斯曼士兵的刺刀刺穿腹部,他死死抱住对方,将爆破匕首刺入对方的心脏,两人同时倒在战壕中,鲜血染红了战壕里的积水。

与此同时,仆从军第三团成功迂回到奥斯曼军队的后方,切断了敌军的退路。他们迅速占领了敌军的补给站,摧毁了敌军的通讯设备,将奥斯曼军队的防线分割成两段。奥斯曼军队陷入了前后夹击的困境,士气大跌,开始出现溃败的迹象。

意大利军官看着战场上的景象,激动地对周毅说道:“周将军,仆从军的战力太强悍了!有他们在,我们很快就能拿下黎波里!”

周毅面无表情,只是盯着战场,说道:“还没结束。拿下黎波里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更艰巨的任务。”

中午十二点,战斗基本结束。奥斯曼军队的防线全面崩溃,残部向黎波里城内撤退。龙国仆从军以伤亡一千两百人的代价,歼灭奥斯曼军队两千余人,摧毁敌军工事三十余处,圆满完成了撕开防线的任务。阵地前,仆从军士兵整齐地站立着,防毒面具上沾满了鲜血与泥土,却依旧保持着挺拔的姿势。他们看着地上同伴的尸体,没有丝毫悲伤,只是在听到“清理战场”的哨声后,默默地走上前,将尸体拖到阵地后方的掩埋点——这些尸体,会被统一掩埋,没有墓碑,甚至没有名字,只留下一个冰冷的编号。

战斗结束后,周毅收到了来自上海的电报,内容与袁宫保家属的处置有关。袁宫保早已战死沙场,但其家人的处置问题,一直被龙国中枢记挂着。此前,有将领提议,将袁宫保的儿子们派往战场填线,女儿与女眷发配前线当军妓,以儆效尤。这一提议虽得到部分人的支持,却被李和拦下,李和在电报中明确指示:让樱处理袁宫保家属,其余无关人等不必牵连,有子女符合条件的,可送入刚在日本成立的忠嗣学院;袁宫保的儿子们若贪生怕死,不必留活口。

周毅将电报给了负责联络的参谋,让其将决定抄送给下级军官。此时的日本东京,忠嗣学院的筹备工作已基本完成,学院大门上方悬挂着“忠嗣报国,死而后已”的牌匾,院内的教学楼、训练场、宿舍已全部完工,正处于招生阶段。

樱身着副官制服,站在忠嗣学院的招生点前,看着前来报名的孩子。这些孩子,大多是日本孤儿,或是优秀的仆从军士兵的子女。按照规定,只要孩子进入忠嗣学院,其家人(若有)将被送往龙国在日本设立的优待区,那里有充足的粮食、干净的住房,还有基本的医疗保障——这并非骗局,而是龙国为了稳定仆从军士兵、确保忠嗣学院生源质量所做的承诺。

一名仆从军士兵牵着自己的儿子来到招生点,孩子怯生生地躲在父亲身后。士兵摘下防毒面具,脸上带着一道狰狞的伤疤,他对樱说道:“长官,我儿子符合条件,求您让他进入学院。只要他能有个出路,我在战场上就算死了,也心甘情愿。”

樱点了点头,让工作人员登记好孩子的信息,然后对士兵说道:“放心,只要孩子进入学院,你的家人会被送往优待区,他们会得到很好的照顾。你在战场上好好打仗,完成任务,就是对孩子最好的保护。”

士兵重重地点头,对着樱敬了一个军礼,然后转身离开了招生点——他还要赶回部队,准备前往巴尔干战场。

就在樱处理招生事宜时,两名龙国士兵押着三个年轻男子走了过来,正是袁宫保的三个儿子。这三人被派往黎波里前线填线,却在战斗开始前试图逃跑,被巡逻士兵抓获。三人面色苍白,浑身颤抖,见到樱后,立刻跪地求饶:“长官,饶命啊!我们再也不敢逃跑了!求您放我们一条生路!”

樱看着三人贪生怕死的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厌恶。她想起李和的指令,冷声道:“你们的父亲曾为国家效力,却也犯下过过错。如今国家需要你们为国捐躯,你们却临阵脱逃,这样的人,不配活着。”

说完,樱对身旁的士兵使了个眼色。两名士兵立刻上前,将三人架了起来。三人吓得魂飞魄散,拼命挣扎,却无济于事。士兵将他们带到学院后方的空地上,按在地上。其中一名士兵拿出一把匕首,对准了最年长的那个男子的心脏。

“不要!不要杀我!我还不想死!”男子嘶吼着,眼泪鼻涕流了一脸。但士兵没有丝毫犹豫,匕首猛地刺入他的心脏。男子的嘶吼声瞬间停止,身体抽搐了几下,便没了动静。另外两个男子吓得浑身瘫软,连求饶的力气都没了。很快,他们也被士兵用同样的方式杀死。

处理完三人的尸体后,樱让人将尸体运往城外的掩埋点。随后,她让人将袁宫保的其余家属——妻子、女儿以及其他女眷全部带到学院。这些女眷面色惶恐,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命运。樱看着她们,说道:“袁宫保的儿子们临阵脱逃,已被处决。你们没有参与他们的过错,不必被发配前线。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你们需要隐姓埋名,前往优待区生活。若是有子女,符合条件的可以送入忠嗣学院;若是没有,便在优待区安稳度日。”

听到这话,袁宫保的妻子与女眷们瞬间松了一口气,纷纷对着樱磕头道谢。樱摆了摆手,让工作人员为她们登记信息,安排前往优待区的车辆。

处理完袁宫保家属的事宜后,樱来到忠嗣学院的教学楼内。此时,几名工作人员正在准备洗脑药剂——这种药剂由龙国军工部门研发,能够洗去人的部分记忆,尤其是与个人身份、情感相关的记忆,只留下对龙国的忠诚与对“救赎”的执念。进入忠嗣学院的学员,在入学第一天,都要注射这种药剂。

“药剂的效果怎么样?”樱问道。

一名科研人员回道:“回长官,经过多次试验,药剂的效果很稳定。注射后,学员会忘记自己的姓名、家人(若未送入优待区),只记得自己是龙国的子民,需要通过学习军事知识、为国家效力来实现救赎。五年的培养期内,我们会通过课程教学、实战训练,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中级军官,未来补充到仆从军的指挥层中。”

樱点了点头,走到窗边,看向院内正在训练的第一批预备学员。这些孩子大多只有十岁左右,眼神中还带着孩童的稚嫩,但在教官的严格训练下,已展现出了初步的纪律性。五年后,这些孩子将成为龙国仆从军的中坚力量,他们会带着被重塑的思想,奔赴各个战场,用生命为龙国的战略布局铺路。

而此时的地中海战场,战斗仍在继续。龙国仆从军与意大利军队联手,向黎波里城内的奥斯曼军队发起了猛攻。城内的奥斯曼军队凭借建筑顽强抵抗,战斗异常惨烈。仆从军士兵如同潮水般涌入城内,与奥斯曼军队展开巷战。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都成了厮杀的战场。

一名仆从军士兵在巷战中被奥斯曼军队的狙击手击中肩膀,他只是撕下衣服简单包扎了一下,便继续向前推进。在路过一栋楼房时,他发现了狙击手的位置,立刻掏出腰间的手榴弹,拉开引线,朝着楼房的窗户扔了进去。手榴弹爆炸,狙击手被当场炸死。

街道尽头,奥斯曼军队的一辆火炮正在疯狂射击,压制着意大利军队的推进。仆从军第四团的团长——一名龙国上尉,立刻下令:“组成爆破小组,摧毁敌军火炮!”五名仆从军士兵站了出来,他们绑上炸药包,朝着敌军火炮的方向冲去。

奥斯曼军队的子弹朝着他们袭来,两名士兵中弹倒下,但剩下的三名士兵依旧没有停顿。他们冲到火炮旁,拉响了炸药包的引线,与火炮同归于尽。巨大的爆炸声响起,敌军火炮被摧毁,意大利军队趁机发起冲锋,占领了街道尽头的阵地。

战斗持续了整整三天三夜,黎波里城最终被龙国仆从军与意大利军队攻占。这场战斗,龙国仆从军伤亡两千余人,意大利军队伤亡八百余人,而奥斯曼军队则伤亡五千余人,被俘三千余人,其中大部分是本地土着。当龙国国旗与意大利国旗一同升起在黎波里城头时,周毅站在城楼上,看着下方整齐列队的仆从军士兵,心中没有丝毫喜悦,只有对战争残酷的冷漠。

他收到了樱发来的电报,得知袁宫保家属已处理完毕,忠嗣学院的招生工作正在顺利进行。周毅将电报收好,看向远处的地中海——这场代理人之战,才刚刚开始。接下来,巴尔干战场还在等待着龙国仆从军的到来,而协约国也绝不会善罢甘休,必然会派出更多力量与同盟国抗衡。

战壕中,一名仆从军士兵摘下防毒面具,露出一张年轻的脸。他的脸上沾满了鲜血与灰尘,眼神却异常平静。他看着城头的仆从军军旗,低声祈祷:“生而有罪,死方可眠;生为亵渎,死方救赎。”说完,他重新戴上防毒面具,等待着下一个战斗指令。

在他身旁,是同伴的尸体,是未干的血迹,是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但他不在乎,所有仆从军士兵都不在乎。他们的命运早已被注定,要么在战场上战死,实现所谓的“救赎”;要么在训练中淘汰,被悄无声息地处理掉。他们是龙国的炮灰,是同盟国与协约国博弈的棋子,却也是龙国崛起之路上,不可或缺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