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221章 娱乐圈休闲世界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82年2月10日清晨,纽约布鲁克林区那间租来的公寓里,天光刚漫过窗帘缝隙时,陈阳终于在最后一页稿纸的末尾落下了句号。他放下钢笔,指腹上还沾着蓝黑色墨水的痕迹,虎口因为长时间握笔而隐隐发酸。

书桌被码得整整齐齐的手稿占去了大半,一摞摞用粗棉线捆着,纸页边缘因为反复涂改、摩挲而微微卷起,有些地方还留着被橡皮擦过的浅痕——这是49万字的英文手稿,封皮是他用硬纸板自制的,上面用圆体字写着书名:Jurassic park。

手稿里藏着他悄悄埋下的华人线索。约翰·哈蒙德的团队中,那位来自中国的古生物基因学家周明博士,背景被他写得格外具体:毕业于北京大学,带着内蒙古白垩纪地层出土的恐龙化石样本加入项目,手稿里甚至有几页详细描述了他如何借鉴中药里“配伍制衡”的思路,调配出稳定基因片段的试剂。

陈阳特意在周明的章节里加了段回忆:小时候趴在祖父的书桌上,看老人用毛笔在宣纸上画《山海经》里的“烛龙”,说“这些鳞虫,千万年前怕是真有过呢”——这段文字被他用红墨水笔描了两遍,像是怕自己忘了这份东方色彩的分量。

周明的侄女林悦,那个在麻省理工读博的华裔女孩,戏份里藏着更细的心思。陈阳写她第一次登岛时,行李箱侧袋里塞着本线装的《鳞虫考》,是祖父临终前送的,书页里夹着晒干的艾草——后来恐龙失控时,正是这本书里“巨兽畏异香”的记载,让她急中生智用实验室的酒精点燃艾草,暂时逼退了靠近的迅猛龙。

这段情节的草稿改了三版,最后一版的页边空白处,陈阳用铅笔写了行中文批注:“要让中西的智慧撞上火花”。

最后一页的右下角,他犹豫了很久,还是写下一行小字:“For those who bridge past and future”。

写完合上手稿时,纸张间传来轻微的沙沙声,像在回应他这一个月来,每天趴在书桌前,从晨光熹微写到深夜台灯发烫的日子。

他看着那几摞沉甸甸的手稿,忽然觉得虎口的酸痛都变得踏实——这东西,该去找那个叫亚瑟·雷诺兹的人了,听说基石图书的办公室里,正堆着卖不出去的存货,等着一本能让他们喘口气的书。

一个多月前,陈阳穿越到这个世界。幻灵给他设定的身份是华裔,英文名定为“Jay chen”。落地后他没做停留,径直赶往拉斯维加斯,凭借空间与精神力异能,在赌场稳稳赚得第一桶金。

揣着这笔钱,他辗转来到纽约,在布鲁克林租下一间公寓。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便一头扎进《侏罗纪公园》的创作中。

陈阳推开菲利普·怀特律师事务所的门时,阳光正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菲利普从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后抬起头,指了指对面的椅子:“坐,陈先生。”

他拿起桌上最厚的一个文件夹,推到陈阳面前:“您委托的三家公司都已注册完毕。” 菲利普翻开文件夹,指尖点过第一页,“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海石资本’、巴拿马的‘赤道贸易’,两家公司的股权交叉设计完全按您的要求执行,公开记录里查不到直接关联。”

他又翻了几页,抽出一份股权结构图:“这是纽约的‘定义时代投资管理公司’,由前两家公司共同控股,法人信息已做匿名处理。所有文件都符合当地法规,税务登记也同步完成了。”

陈阳拿起文件逐页翻看,指尖划过那些印着陌生公司名称的印章,抬头时看向菲利普:“手续没问题的话,接下来我们去一趟基石图书。”

基石图书的办公室在一栋老旧写字楼的三层,推门进去时,空气中飘着纸张和灰尘混合的味道。亚瑟·雷诺兹正蹲在墙角整理滞销书,听见动静直起身,沾着纸屑的手在卡其布裤子上蹭了蹭——他比陈阳想象中更瘦削,鬓角有几缕白发,但眼睛亮得惊人。

“陈先生?”亚瑟接过菲利普递来的名片,指尖在“定义时代投资管理”几个字上顿了顿,“抱歉,这里有点乱。”

陈阳没绕弯子,直接在他对面的破沙发上坐下:“雷诺兹先生,我知道基石图书现在的处境——资金链断裂,库存积压,银行催得紧。”

亚瑟的肩膀垮了垮,苦笑一声:“看来消息传得很快。您是来……”

“我想投资贵公司。”陈阳的声音很稳。

亚瑟愣住了,随即摆了摆手:“陈先生,感谢您的好意,但您可能不清楚具体情况。我们撑不过这个季度了,这时候投钱,跟打水漂没区别。”

“我清楚。”陈阳从公文包里抽出那摞用牛皮纸包着的手稿,推到他面前,“但看完这个,您或许会改变想法。”

封面上“Jurassic park”几个字是手写的,笔锋带着力度。亚瑟疑惑地翻开,起初只是漫不经心地扫,很快就皱起眉凑近了看,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窗外的阳光从百叶窗漏进来,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错的光斑,办公室里只剩下纸张翻动的沙沙声。

陈阳和菲利普安静地等着,直到墙上的挂钟敲过一点,他才轻轻咳嗽了一声。

亚瑟猛地回过神,像被烫到似的合上手稿,呼吸都有些急促:“上帝……这故事……”他抬头看向陈阳,眼睛里闪着难以置信的光,“恐龙基因?岛屿公园?还有那个华裔博士的设定……陈先生,这简直是……”他找不到合适的词,最后只反复说,“太好了,太惊人了。”

“所以,”陈阳身体微微前倾,“它值得被出版,对吗?”

“当然!”亚瑟几乎是脱口而出,“必须由我们来做!我保证……”

“前提是,”陈阳打断他,“基石图书能撑下去。”他顿了顿,“我用80万美元入股,占55%股份。这本书交给你们发行,版权归我个人所有。”

亚瑟的兴奋僵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没问题!只要能出版它,什么条件都行!”

关于版税,菲利普在一旁补充:“按美国出版界新人标准,精装版版税通常是7.5%,平装版8%,销量达标后有阶梯式上浮。”陈阳点头认可,这符合他的预期。

接下来的谈判很顺利。亚瑟对股权分配没有异议,他更在意的是手稿能否尽快付印;陈阳则明确了公司决策权和版权归属——定义时代投资以注资形式控股,版权收益与公司盈亏无关,完全归陈阳个人。

下午三点,菲利普拿出提前拟好的文件,亚瑟逐页看完,在签名处落下自己的名字时,笔尖都在抖。陈阳代表定义时代投资签了字,钢笔划过纸张的声音,像在为这家濒临死亡的出版社敲开新生的门。

最后一份合同敲定,亚瑟紧紧握住陈阳的手,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陈先生,您救了基石图书。不,是这个故事救了我们。”

菲利普收起文件,示意后续会由律师团队完善所有法律手续,亚瑟这才想起什么,又抱起手稿往编辑室跑:“我得马上让他们看!这群老家伙肯定会疯的!”

办公室里,老旧的打字机还在咔嗒作响,阳光斜斜地照在那摞《侏罗纪公园》的手稿上,仿佛已经提前映出了它未来的光芒。

陈阳从公文包里掏出花旗银行的支票簿,刷刷几笔,开出一张80万美元的支票递给亚瑟·雷诺兹,“雷诺兹先生,这是投资款,希望基石图书能在我们的努力下重回巅峰。”

随后,他又写了一张支票给菲利普,“菲利普先生,感谢您这段时间的帮助,多亏有您,一切才能如此顺利。”

菲利普接过支票,眼中闪过一丝满意,微笑道:“谢谢陈先生,您真是大方的绅士。以后您若有任何需要,随时联系我,我定当全力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