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231章 娱乐圈休闲世界10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圣诞期间,北美影院里的恐龙热潮没被节日气氛冲淡,反倒更旺了——家长带着孩子攥着恐龙模型排队,年轻人裹着厚外套讨论剧情,票房比上映初期涨了三成,连午夜场都坐满了人。

一个月后,北美票房稳稳站上2.8亿,全球除华夏外的票房累计到10亿出头。

这边数字还在跳,内地已经有了动静。毕竟是陈阳这位“导演第一人”的作品,加上韩三平从中协调,片子顺利敲定引进,就等春节档上映了。

华纳高层的办公室里,庆祝的香槟开了一瓶又一瓶。几位当初拍板合作的高管举着酒杯,笑得合不拢嘴——当初决定跟陈阳合作时,虽看好他的能力,但没想到这片子能火到这地步。

“还好没错过!”有人拍着桌子,“这眼光,现在看太对了!”

财务报表上的数字还在往上跳,北美票房分成、全球版权收入……每一笔都让账目上的利润翻着番。这次合作让华纳赚得盆满钵满,连茶水间的员工都在议论:“跟陈导的这单,怕是能吹好几年。”

春节档,《侏罗纪公园》在内地上映。影院外排起的长队绕了半条街,裹着棉服的观众搓着手念叨:“陈导的片子,还是在国外火透了的,肯定得看。”

首场放映结束,散场的人挤在门口议论:“这特效,咱这儿从没见过”“李雪健演的周教授真有范儿,陈导会选人”。

首日票房统计出来,280万——这个数字直接打破了当时内地影片首日票房纪录,影院经理看着报表直咂嘴:“从没见过这么火的场面,加场!必须加场!”

三天后,票房累计突破1000万,售票窗口前的队伍依旧没短多少,连带着周边的小吃摊都跟着热闹起来。

《侏罗纪公园》在内地影院的排片还没下,票房数字每天都在往上跳,陈阳已经带着李雪健等主创团队登上了飞往洛杉矶的航班。机舱里,李雪健摩挲着西装口袋里的领针——那是陈阳特意让人做的恐龙造型,“带着咱周教授的精气神走红毯”。

奥斯卡颁奖礼的红毯上,闪光灯连成一片。陈阳穿着定制西装,和华纳的高管并肩走着,后者低声笑着说:“公关团队把能做的都做了,今晚就看运气。”李雪健跟在旁边,偶尔对着镜头挥手,胸前的恐龙领针在灯光下闪着光。

走完红毯,众人步入多萝西·钱德勒大厅。座椅上的铭牌还带着温度,颁奖台的幕布已经拉起,后台传来隐约的报幕声——属于《侏罗纪公园》的奥斯卡时刻,要开始了。

技术类奖项的归属率先揭晓。

“最佳视觉效果奖——《侏罗纪公园》!”颁奖人念出名字时,华纳的几位高管同时起身,举着奖杯的制片人在台上笑得爽朗:“感谢陈阳导演和他的特效团队,是他们让史前巨兽真正‘活’了过来!”

紧接着,最佳音效剪辑奖再度落袋,依旧是华纳代表上台领奖,对着镜头强调:“每一声恐龙的嘶吼,每一次丛林的风声,都藏着整个团队的心血。”

最佳原创配乐奖公布时,台下的陈阳轻轻拍了拍配乐师的肩膀。领奖台上,作曲家握着奖杯说:“这首曲子能被认可,要感谢陈阳导演让我明白——好的配乐,该像恐龙的呼吸一样,和影片共生。”

轮到最佳男配角颁奖,当吉恩·哈克曼的名字响起,李雪健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西装袖口,脸上掠过一丝落寞。陈阳侧过身,用胳膊肘轻轻碰了碰他:“老李,这角色戏份就这么多,下次我给你写个主角,咱把奖杯拿回来。”李雪健笑了笑,点头:“好,我等着。”男女主奖项随后揭晓,均与影片失之交臂,主创席上的掌声里带着几分坦然。

终于到了最佳导演奖。主持人故意拖长了语调:“今年的最佳导演,属于一位用镜头震撼了全世界的东方影人……”聚光灯“唰”地打在陈阳身上,他握着拳头的手微微出汗,指节泛白。

颁奖人拆开信封,顿了两秒,清晰地念出:“《侏罗纪公园》,陈阳!”

全场掌声雷动。陈阳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领带,稳步走上舞台。接过奖杯时,他先朝着台下的主创团队和演员们鞠了一躬:“没有李雪健老师他们的表演,恐龙只是一堆特效;没有特效团队没日没夜的打磨,故事撑不起野心。”

他转向华纳的席位,举了举奖杯:“更要感谢华纳兄弟的信任,从威尼斯聊到洛杉矶,是你们敢赌一把,让这部融合了东方视角的科幻片,走到了今天。”

最后,他的目光望向远方,声音沉稳有力:“我要感谢我的祖国,是这片土地的故事,教会我如何用镜头讲好‘敬畏’二字。还要感谢我的妻子中森明菜,在我扎进机房的那些日子里,是她告诉我——好电影,值得等。”

奖杯在灯光下闪着光,台下的掌声里,李雪健用力挥着手,华纳高管们互相拥抱,而陈阳站在台上,仿佛能听见全球影院里,那些因恐龙而沸腾的欢呼声,正和此刻的掌声,慢慢重合。

洛杉矶的颁奖结果刚传回国,国内媒体的编辑室就亮了整夜的灯。新华社的通稿标题连夜定了调:“华人导演陈阳斩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创历史先河”,配图是他举着奖杯的特写——西装笔挺,眼神亮得惊人。

次日清晨,全国大小报纸的头版几乎被同一则新闻占领。《人民日报》用半版篇幅讲述“从内地影坛到好莱坞巅峰”的历程,提及其“三大电影节大满贯后再攀高峰”;地方晚报则更接地气,标题写着“咱的导演拿了奥斯卡!《侏罗纪公园》幕后故事”,配上周教授的剧照和陈阳早年拍独立电影的旧照。

街头报亭前,捧着报纸的人排起短队,大爷们用放大镜看着版面:“这可是头一个啊!”年轻人则举着刚买的报纸跟影院海报合影,朋友圈里刷满“陈阳太牛了”的感叹。

中午的地方新闻已经开始滚动播放颁奖礼片段,到了晚间七点,新闻联播的片头过后,主播用沉稳的语调播报:“在第65届奥斯卡金像奖评选中,中国导演陈阳凭借《侏罗纪公园》获得最佳导演奖,这是首位华人导演获此殊荣……”镜头切到陈阳领奖的瞬间,他那句“感谢我的祖国”透过屏幕传进千万家庭。

这一分钟的报道,让“陈阳”这个名字彻底走进了寻常百姓家。菜市场的摊主算账时念叨“就是那个拿小金人的导演”,学校的黑板报上贴满了他的照片,连胡同里下棋的老爷子都知道:“有个叫陈阳的,给咱挣了面子。”

奥斯卡颁奖礼的喧嚣褪去后,陈阳推掉了所有庆功应酬,陪着怀孕的中森明菜在洛杉矶郊外的别墅里待了半个月。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明菜微隆的小腹上时,他总忍不住俯下身听,仿佛能听见新生命与未来的对话。

半个月后,陈阳带着一叠剧本敲开了华纳兄弟的大门——那是《阿甘正传》的剧本,改编自基石出版早在1988年就买下版权的同名小说。

华纳高层围坐在会议桌前,指尖划过剧本页脚的修改痕迹。当最后一页被翻过,首席执行官抬手拍了拍桌子:“这个故事,我们投了。”

接下来的谈判很顺利,双方敲定了投资比例与分成方案。送陈阳出门时,制片人笑着看了眼他手里的剧本:“道具组和选角团队已经动起来了,一个月后,片场见。”

开机仪式的彩带还没散尽,陈阳已经带着剧组扎进了路易斯安那州的棉花田。从阿拉巴马州的小镇街景到越南战场的丛林泥沼,两个月的拍摄像一场连轴转的硬仗——战争戏拍得最苦,炸点掀起的泥土混着雨水糊满演员的脸,陈阳裹着军绿色雨衣在监视器前守了三天三夜,嗓子喊得发哑,眼里却亮得惊人。明菜挺着孕肚来探班时,正撞见他蹲在战壕边啃冷汉堡,笑着递过保温桶:“再拼,也得顾着两个人的饭。”

两个月后,最后一个镜头杀青,胶片盒被贴上“完成”标签的瞬间,剧组爆发出的欢呼差点掀翻录音棚。陈阳揉了揉酸胀的肩膀,看着剪辑师电脑里初剪的画面,突然想起八年前买下小说版权时,亚瑟曾打趣他“这故事太慢热”,此刻却觉得所有等待都有了形状。

后期制作室的灯亮了整整三个月。从珍妮的羽毛飘过阿拉巴马的天空,到阿甘在跨越大桥的镜头里跑成一个小点,每一帧都磨得极细。陈阳几乎睡在剪辑室,直到明菜的预产期临近,才被硬拉去医院守着。

华纳的排片会开得果断:“暑期档是黄金期,全球同步上映,让全世界看看这个跑着的傻子,能跑出多少奇迹。”

8月的第一天,《阿甘正传》的海报铺满了纽约时代广场,也贴在了北京胡同的影院墙上。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放映厅,那个穿着白球鞋的身影踏上跑道时,属于它的征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