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453章 Butterfly Althea12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时间快进到1987年初,陈阳的事业版图已经横跨音乐、电影和商业,每一步都走得稳健而富有远见。

这一年刚开始,陈阳就马不停蹄地启动了两个重要项目。

首先,他安排团队联系到了小说《霸王别姬》的作者李碧华,成功从她手中买下了这部作品的影视改编权。拿到改编权后,他立刻指示自己旗下的影视公司,全面启动电影的筹备和拍摄工作。《霸王别姬》这部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潜力都非常巨大,陈阳对它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处理完《霸王别姬》的相关事宜,陈阳又来到了他的投资公司——景耀投资。他把公司总经理吉尔叫到办公室,从抽屉里拿出了一叠厚厚的手稿。

“吉尔,这是我写的一个故事,你看看。”陈阳将手稿推了过去。

吉尔疑惑地拿起手稿,只见封面上写着《哈利·波特》。他带着好奇开始翻阅,越看越投入,眼中的惊讶之色也越来越浓。这是一个充满了魔法、冒险和友谊的奇妙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想象力丰富到了极致。

等吉尔看完前几本,陈阳开口说道:“这总共是七本的构思,我计划分十年时间出版。今年先出版第一本,然后每隔一段时间推出一本,一直到下个世纪初完成整个系列。”

吉尔抬起头,用难以置信的眼神看着陈阳:“boss,这……这太不可思议了!我真没想到您还有如此惊人的文学才华!”

陈阳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

吉尔转念一想,想起陈阳在音乐和电影领域取得的辉煌成就,也就觉得没那么奇怪了。他的老板本就是一个创造奇迹的人。

“请您放心,boss!”吉尔立刻站起身,语气坚定地说,“我马上就安排最专业的编辑团队和出版资源,一定把这个系列打造成全球性的畅销书!”

交代完《哈利·波特》的出版计划,陈阳便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电影《霸王别姬》的拍摄工作中,亲自监督剧本改编、导演选择和演员阵容的确定,力求将这部作品以最完美的形式呈现在大银幕上。

1987年和1988年,陈阳在忙着《霸王别姬》电影拍摄和《哈利·波特》出版筹备等商业大事的同时,也没有停下在演艺事业上的脚步,又先后参演了两部好莱坞大片,进一步巩固了他国际巨星的地位。

时间来到1987年底,陈阳在百忙之中,特意抽出时间,带着团队来到了豫省。

他首先抵达的是豫省的信阳市。当时,信阳刚刚遭遇了严重的水灾,当地的基础设施和百姓的生活都受到了很大影响。陈阳亲眼目睹了灾后的景象,心中十分感慨。他当即决定,以个人名义向信阳市政府捐赠5000万元人民币,用于当地的紧急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这笔捐款对于当时的信阳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极大地缓解了当地政府的压力。

离开信阳后,陈阳又来到了豫省省会郑州,与豫省政府的领导进行了会面。在会谈中,他了解到豫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发展上还面临着诸多挑战。为了支持家乡的发展,他代表自己的珠宝品牌butterfly Althea公司,向豫省政府捐赠了2亿美元。

陈阳特别强调,这笔捐款将全部用于豫省的农业发展,包括兴建现代化的灌溉系统、推广优良的农作物品种、建立农业技术培训中心等项目。他表示,自己只负责捐赠,不参与任何项目的具体运营和管理,充分信任当地政府能够将这笔资金用好。

陈阳的这两次巨额捐赠,在豫省乃至全国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人们不仅敬佩他在商业和艺术上的成就,更赞赏他致富不忘回馈社会的善举。他的行为也为其他企业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时间来到1988年底,陈阳的商业版图在经过多年的精心布局后,正朝着全球化的方向稳步迈进。为了支撑即将到来的全球珠宝事业扩张,他做出了两项重要的战略决策。

首先,他指示公司,在深圳和上海的两大总部,分别成立了一家独立的安保公司。

这两家安保公司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主要招聘对象是退伍老兵。当时,社会上确实面临着退伍军人安置的压力。陈阳的这一举措,虽然没有大张旗鼓地宣传,但却实实在在地为一部分退伍老兵提供了稳定且待遇优厚的工作岗位,从侧面为社会分担了责任。

而从商业角度看,这些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退伍老兵,也为陈阳即将遍布全球的珠宝门店、物流运输和重要人物提供了最可靠的安全保障。这是他为全球化扩张铺设的重要一环。

几乎在同时,陈阳旗下的房地产开发建设公司也正式成立,并将集团总部一分为二,分别设在深圳和上海。

深圳的房地产集团负责辐射整个南方地区,利用珠三角的经济活力和政策优势,开发商业地产和高端住宅项目。而上海的房地产集团则瞄准长江三角洲及更广阔的北方市场,参与城市更新和商业综合体的建设。

这两大房地产集团的成立,不仅是陈阳对华国房地产市场未来潜力的坚定看好,更是为他庞大的商业帝国构建了坚实的不动产基石。

到了1989年,陈阳在稳固了珠宝、地产和安保等核心业务后,又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饮料、酒水和食品行业。

他敏锐地发现,当时国内市场上的同类产品定价普遍偏高,一盒方便面或一桶饮料甚至能卖到四、五块钱,这在当时的消费水平下,无疑是相当昂贵的。

“绝不能让市场被外来品牌轻易抢占。”陈阳心想。他不仅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业潜力,更有一种不让本土市场被外资主导的责任感。

于是,陈阳迅速行动。在南方,他选择与深圳国资委等几家大型国企合作,共同出资成立了现代化的食品厂和饮料酒水厂。这些工厂将主要生产方便面、火腿肠、瓶装饮用水、果汁饮料以及啤酒等产品,凭借规模化生产和本土化优势,以亲民的价格迅速辐射整个南方市场。

而在北方,他则以上海为总部,同样与当地国资委展开合作,建立了相应的生产和销售体系,确保产品能够快速覆盖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

陈阳的这一举动,不仅填补了当时国内平价快消品市场的空白,也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质优价廉的选择。他的远见卓识,在多年后看来更显高明——他成功地在这个未来可能诞生首富的行业里,为本土企业牢牢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布局自己的食品饮料工厂的同时,陈阳还做了几件更具战略意义的大事。

首先,他拿出了“红牛”的配方,立即指示公司的科研和法务团队,抢先在全球主要市场进行专利注册。随后,他旗下的饮料厂迅速投入生产,推出了这款能量饮料。凭借着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强大的渠道推广,红牛很快就在国内市场获得了成功,填补了国内功能性饮料市场的空白。

做完这一切,陈阳并没有停下脚步。他深知,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要真正壮大民族产业,必须团结更多的力量。于是,他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考察团队,派遣他们前往全国各地,对众多的饮料厂、食品厂以及日化厂等进行深入的调查和评估。

陈阳给团队的指示非常明确:

对于那些有潜力、有特色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民族品牌,要给予扶持。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它们发展壮大。

对于那些经营困难但拥有优质资产或独特配方的企业,要进行投资,注入新的活力,帮助它们渡过难关。

对于那些濒临破产、即将被外资收购的优秀民族品牌,则要不惜一切代价收购下来,纳入自己的商业体系,保住民族品牌的火种。

陈阳的这一系列举措,虽然在当时投入巨大,且短期内未必能看到丰厚的回报,但却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他以一己之力,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许多有价值的民族品牌落入外资之手,为国内本土产业的发展保留了宝贵的火种。

从1988年底到1990年,陈阳在稳固了食品饮料等实业之后,又将目光投向了一个全新的领域——零售业。他敏锐地察觉到,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的百货商店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于是,陈阳决定大举进军现代零售业,他的计划是打造一个集购物、娱乐、餐饮于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这个计划主要包含两个部分:

大型超市:作为综合体的核心,提供种类齐全、价格实惠的食品、日用品等。这正好可以和他刚刚布局的食品饮料产业形成完美的产业链闭环,自己的产品可以优先进入自己的超市销售。

专业大卖场:在同一个综合体里,设立专门的区域,比如电器卖场、服装卖场等。这些卖场将提供丰富的品牌选择和有竞争力的价格,吸引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陈阳的动作非常迅速。他利用自己在房地产领域的优势,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的黄金地段拿地,开始大规模建设这种现代化的商业综合体。从南方的广州、深圳,到北方的北京、天津,一座座崭新的商场拔地而起。

这种一站式的购物体验,在当时的国内还是一种新鲜事物,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极大地提升了陈阳商业帝国的影响力和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