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543章 守汉家土.娶于凤至2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43章 守汉家土.娶于凤至21

时光如流水,转眼便到了1936年。让陈阳始料未及的是,即便有他和张作霖坐镇北方,那场震惊中外的“x安事变”终究还是如历史轨迹般发生了。更让他气不打一处来的是,小六子那小子竟把快9岁的陈景行也拐了去,俩人跟着杨将军一同策划了这场“兵谏”。

“这浑小子!简直欠揍!”陈阳捏着情报电报,只觉得一阵头大,当即抄起电话打给张作霖。

“张大哥,你家小六子可把我害苦了!连我家景行都给拐走掺和这事儿!”

电话那头的张作霖也是刚收到消息,语气又急又气:“老弟你别急!我已经派人去寻了,等抓回这小兔崽子,我非得扒了他的皮不可!”

俩人在电话里又急又骂地商议了几句,挂了线后,陈阳立刻叫来情报处处长沈墨,沉声道:“带人手立刻南下,务必把小六子和景行那臭小子给我带回来!等他们回来,我亲自收拾!”沈墨不敢耽搁,领命后当即备人备车,火速出发。

半个月后,小六子和陈景行这俩“闯祸精”终于被带了回来。陈阳一见他们,当即沉下脸,咬牙切齿地训道:“你们俩知道吗?要是被G先生带到南京,后果你们承担得起吗?”

看着俩人一脸不服气的模样,陈阳又气又无奈:“算了,跟你们讲政治也是白讲,你们根本不是这块料。陈景行,你连你妹妹都不如,回去闭门思过!”

训完陈景行,他又转向小六子:“你都多大了?就不能成熟点?真让我头疼!”

等所有人都退下后,陈阳却突然对着小六子竖起大拇指,压低声音说:“不过你小子这事,做得确实不错——这话咱爷俩私下说,出了这门我可不认。”

小六子一听,立马眉开眼笑,连忙谢过陈叔叔,趾高气扬地转身离开,回奉天去了,一路上心里都美滋滋的。

随后情报处长沈墨向陈阳复命,陈阳问道:“我让你交给翔宇先生的东西,都送到了吗?”

沈墨立刻汇报:“大帅,都已经交给翔宇先生了,全程是以夫人的名义办理的,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行,这事办得不错,你也回去休息吧。”陈阳满意地点点头。

打发走沈墨,陈阳乐呵呵地走进书房,看着正乖乖面壁思过的陈景行,笑着说:“行了,书房里就咱爷俩,没外人。你小子这次做得其实非常不错——你老爹我在外面必须装装样子,但现在就咱父子俩,我得好好夸夸你:不愧是我陈阳的儿子,这事办得真提气,将来历史上,功绩里也得有你一笔!”

陈景行一听,眼睛瞬间亮了,刚才的委屈劲儿全没了,连眼神都变得不一样,乐呵呵地转身就跑,去找母亲于凤至分享这份“夸奖”了。

全国抗战的大幕正式拉开,陈阳与张作霖麾下的兵工厂和飞机制造厂,瞬间进入了高速运转的状态——军火、飞机迎来了“大卖特卖”的热潮。

各地的将军们纷纷派人找上门,从枪支弹药、轻重火炮到各式战斗机,只要能运走的武器装备,都拼命大量采购。陈阳特意将价格压到了最低,还给出了最大优惠,只为让各省都能尽可能装备更多飞机。

在他看来,只有提前让各地掌握足够的制空权,等到全面抗战真正打响时,陆地上的士兵才能减少空中威胁,拥有更多生存和反击的机会。

从1936年到1937年5月,近一年的时间里,中原、陕西、山西等地的大量难民与底层百姓,开始源源不断地被送往关外。

张作霖的势力范围接收了其中一批,而剩下的更大规模的流民,则全被陈阳旗下管辖的三省全盘接收——陈阳早早就安排好了安置点、粮食与临时住所,就是为了让这些颠沛流离的百姓,能在关外有一处安稳的容身之地。

1937年7月,陈阳第一时间下令:第三军全面关注北平局势,一旦日方打响第一枪,立即全速入关,务必以最快速度拿下北平——核心目标是保护这座古城,绝不能让其遭受任何战火侵害。

同时,他还特意叮嘱第二军第五师:寻找合适时机,彻底清除宁夏的马家势力。在陈阳看来,马家军此前烧杀抢掠,曾让我党损失大量革命战士;如今提前动手清理,既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也能让当地百姓早日摆脱其恶行,不再受欺压。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军终究还是打响了第一枪。

陈阳麾下的第三军接到命令后,立即全面入关,以最快速度进驻北平,迅速控制了城内关键区域;与此同时,张作霖派来的两个师也同步入关,快速攻克天津。至此,陈阳与张作霖的部队在北平、天津形成犄角之势,与华北的日军重兵对峙,就等南京的命令了。

与此同时,张作霖麾下的两支舰队迅速进驻渤海,构筑起渤海海域的防御屏障;陈阳则调派三支舰队在东海游弋巡逻,同时留驻一支舰队专门守护海参崴基地,确保后方港口安全。

此外,十五艘潜艇悄无声息地游荡在东海与渤海海域,如同潜伏的利刃,随时做好应对全面战争爆发的准备,形成了海陆协同、内外联防的战略布局。

陈阳迅速调整兵力部署,构建起全方位防御体系:

第一军5个师:全面负责从乌梁海区域到蒙古边界,再到外兴安岭、海参崴的漫长防线,筑牢东北与西北的边境屏障。

第二军:第五师已彻底肃清马家军势力;其中1师、2师进驻新疆,严防外部势力袭扰;3师、4师驻守宁夏、山西一带,主要任务是保护民众,打击土匪与乱兵,维护地方秩序。

第三军:重点布防长城一线与北平周边,直面华北日军,巩固核心战场防线。

第四军:作为总预备队,一方面守护陈阳麾下三省腹地,另一方面保持高度机动,随时准备支援各条战线。

在空军部署上,陈阳与张作霖也形成了协同防御:

陈阳麾下两支空军编队,分别进驻北平南苑机场及另一处机场,随时可支援北平及周边地面部队,应对日军空中威胁。

张作霖的一支空军编队则进驻天津机场,与天津地面部队配合,巩固天津防线,与北平空军形成呼应。

此外,陈阳还留驻一支空军守护核心腹地,另派一支空军驻守海参崴,防备沙俄与日军可能的联合袭扰;其他各地空军则保持原地待命,等待统一作战命令。

淞沪战役打响后,老J终于彻底意识到空军的重要性,紧急从陈阳处订购500架飞机。陈阳当即以最优惠的价格批准出售,还额外赠送了150架。

他心里清楚,老J始终忌惮他的势力,绝不会真的让他率军进入中原地带参与核心作战。即便明知这一点,陈阳还是选择全力支援——毕竟眼下国难当头,多一批飞机,前线将士就能多一分空中掩护,少一分牺牲。

让陈阳意外的是,y锡山这次竟格外“财大气粗”——不仅从他这里订购了200架飞机,还从张作霖那边也买了200架;坦克方面,更是在两人麾下各定了100辆,算下来总共买了400架飞机、200辆坦克。

看着y锡山的订单,陈阳心里不由得佩服:没想到阎锡山这次这么果断,肯下血本充实军备,倒也算拎得清当前的抗战大局。

没过多久,于凤至又单独找陈阳进了书房,开口说道:“我们这边有几位重要的领导,想跟你见一面,你看是见还是不见?”

陈阳沉默了片刻,缓缓摇头:“还是不见了。后续一切都由你出面接待,你全权做主就行——他们要什么给什么,要是缺钱,直接安排送过去。这样你满意吗?”

于凤至一听,立刻高兴地抱着陈阳亲了一口,转身就飞快跑了出去。看着她的背影,陈阳无奈地叹了口气:“唉,真是身不由己啊。其实我也想见,可现在确实没办法,只能暂时先这样了。”

几个月后,淞沪战场传来失利、部队全线撤退的消息。陈阳在书房里得知消息,怒火中烧,一巴掌拍在桌上,桌面震得嗡嗡响,差点被拍散。他当即抓起电话,拨通了第五战区长官德邻先生的号码。

电话一接通,那头就传来德邻先生的声音:“哎哟,我的陈大司令啊!你这突然来电,是有什么要事?”

陈阳没心思寒暄,直奔主题:“德邻兄,咱就别整这些虚的了。兄弟现在有件事要麻烦你——你在滁州帮我开辟一座机场,我打算调三个空军编队过去,支援你们第五战区作战。”

德邻先生一听,瞬间喜出望外,连忙道谢:“多谢陈长官!这份恩情,兄弟绝不会忘!”

“咱们兄弟间不说这些客气话,”陈阳催促道,“你赶紧着手准备,一旦机场就绪就告诉我,我立马调编队过去。眼下战局紧急,时间不等人啊!”

张作霖的电话很快打到陈阳这里,语气里满是急躁:“老弟,南京那边还没给你传作战命令吗?”

陈阳握着听筒,声音里带着无奈:“要是有半分命令就好了!我恨不得现在就把所有军队都压上去支援前线。他们在那边打得热火朝天,我们倒好,只能在这儿干着急、瞎叹气,一点办法都没有。”

电话那头的张作霖听完,也忍不住破口大骂,骂完又是一阵沉重的叹气。两人在电话里沉默了片刻,最终只能挂了线,各自对着满桌的战局图发愁。

于凤至端着一杯茶走进书房,看着还在对着战局图皱眉的陈阳,柔声劝道:“你也消消火,毕竟年龄上来了,别总跟自己置气。”

陈阳闻言,转头瞪了她一眼,故意装出委屈的模样:“咋了?嫌你男人年龄大了,还是觉得我不中用了?”说着,还耷拉着肩膀,活像被抛弃的孩子。

于凤至看着他这副耍赖的模样,又气又无奈,只能赶紧上前拍了拍他的后背安慰:“我哪有这个意思?就是怕你累坏了身子。”

陈阳见她服软,立马收起委屈相,一把将她抱进怀里,语气沉了下来:“我是真急啊!可没办法,身不由己——南京那边只要不下令,我们就不能轻举妄动,不然就成了叛国的大军阀,到时候有理也说不清。”说着,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于凤至拍了拍他的手,转移话题:“别想这些了,我找你是有件事要帮忙。咱们第二军的第三师、第四师,是不是还在宁夏、陕西以北威慑?”

“是啊,你不是都清楚吗?”陈阳点头。

“现在我党有一大批新兵,既缺衣物粮草,又没枪械,而且全是没基础的新兵蛋子,一点训练都没受过,”于凤至急忙说道,“想让三师、四师帮忙训练,再提供些物资。”

陈阳想都没想:“你做主就行,回头你去联系。只是这事不能让我出面——南京那边要是知道了,闹大了根本没法收场。你直接找军部的赵军长,跟他说缺什么,让他帮你处理。”

于凤至一听,立马在他脸上亲了一口,笑着说:“我就知道你会同意!”说完,转身就急匆匆跑去办这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