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快穿:劳资拆了三千世界 > 第554章 知否.皇帝影卫7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后几日,京中都在传顾家的纠纷——顾廷烨的继母小秦氏,明里暗里刁难他,还联合顾廷烨的小妾朱曼娘,一边挑拨顾廷烨与顾偃开的关系,一边暗中转移顾家产业,闹得鸡飞狗跳。

玄三将打探到的消息报给陈阳时,他正陪着张桂芬在府中看账本。听完后,陈阳只是淡淡嗯了一声,便没再追问细节。张桂芬好奇地问:“顾家闹得这么凶,你不再多问问?”

陈阳合上册子,语气平静:“顾廷烨若连家里这点后宅争斗都解决不了,被继母和小妾牵着鼻子走,那他往后也成不了什么大事,这等家务事,不值得我费心思。”说罢,他便转了话题,指着账本上的一项开支,与张桂芬讨论起来,全然没将顾家的风波放在心上。

晚膳后,陈阳与张桂芬坐在庭院里纳凉,聊起府中产业时,陈阳直言:“那些商铺买卖,我向来不感兴趣,也没心思打理。”

张桂芬闻言,忽然眼睛一亮,轻声提议:“不如我们做些对底层百姓有益的事?京中周边不少贫苦人家,一年到头都吃不上几口肉,若是能让他们花小钱吃上肉食,也算是积德行善了。”

陈阳听完,沉吟片刻后点头:“这个主意好。我们就办个食品工坊,专门做廉价肉食品,不求赚钱,哪怕赔些银子也无妨,只要让普通人吃得起、能补补身子就好。”

张桂芬当即喜上眉梢,连连称好。陈阳又道:“这事要办得稳妥,得有懂经营的人打理。你回头找咱们母亲(英国公夫人)问问,看英国公府的旁支里,有没有会管事、有能力的人,选几个出来。我这边让人在城郊找块合适的地,尽快把工坊建起来。”

他顿了顿,握着张桂芬的手补充:“工坊建好后,后续的账目核对、原料采买这些事,恐怕还要麻烦你多费心。”

张桂芬笑着摇头,眼底满是认真:“咱们夫妻本就该同心同力,能为穷苦人家做些实事,我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觉得麻烦?定能把这事办好!”

陈阳刚和张桂芬商定好工坊的事,忽然想起玄二——玄二是他手下影卫,如今已与盛家大房盛维的嫡女盛淑兰成婚,小两口日子过得十分甜蜜。他记得盛维在生意上极有一套,若能与盛家大房合作,食品工坊的经营定能更顺利,当即把这想法告诉了张桂芬。

张桂芬一听便点头:“盛家大房做生意向来稳妥,又与咱们有这层亲戚关系,合作再好不过了!”

得到妻子认同,陈阳即刻起身,去往影卫的“玄字所”。作为影卫统领“玄一”,他一到便有人通报,玄二很快迎了出来。陈阳开门见山,将办廉价肉食品工坊、想与盛家大房合作的事说了一遍。

玄二听完又惊又喜,连忙应道:“统领放心!淑兰常跟我说岳父在生意上的本事,这事我这就去跟岳父送信,定能促成合作!”

陈阳拍了拍他的肩:“此事就交给你了,跟盛维说清楚,工坊不求盈利,只求让贫苦百姓吃得起肉,后续有需要,我这边也会全力支持。”玄二连声应下,当即就准备动身去盛家,生怕耽误了这事。

随后几日,事情推进得十分顺利。张桂芬从张家旁支挑来的三名管事,经验老道又做事稳妥;盛维也亲自选了两名擅长工坊运作的得力手下,连同账本、采买清单一起送了过来。

两边管事一碰头,很快就敲定了合作细节——工坊选址在城郊两处开阔地,一处负责处理原料,一处负责加工生产,当日便动工兴建。

陈阳没过多插手具体事务,只在工坊开工前,将几名管事叫到一起,递过几张写满字的纸:“这是几种肉食品的秘方,按方子做,既能保证味道,也能延长存放时间。”管事们连忙接过,见方子上用料、配比写得详尽,连连称谢。

“工坊的建设、招工、日常运作,就全靠诸位了。”陈阳又道,“若是缺了寻常的粮米、工具,你们自行商议采买;但若是少了特殊的原料和香料,不用费心,直接报给我,我来解决。”

几名管事听他把最难办的原料问题揽了过去,顿时没了顾虑,齐声应下。此后,工坊的事便交由他们打理,从地基搭建到招募工人,事事都办得井井有条,张桂芬偶尔去城郊查看进度,回来后总跟陈阳说:“多亏了这些管事,咱们的工坊怕是用不了多久就能开工了。”

陈阳抽了几日空闲,先是去了天竺。彼时天竺境内分裂成多个小国,局势混乱,倒方便他行事——白天,他带着银钱走街串巷,大肆收购当地的粮食、药材等原材料,付足银钱,引得商贩们争相与其交易,物资很快堆满了临时租用的仓库;到了夜晚,他便悄悄潜入无人看管的矿山与密林,将大量矿石、珍贵木材(尤其是小紫叶檀)一股脑收进空间,待天亮时,仓库里的物资也已通过影卫悄悄转运,他则动身前往下一处。

离开天竺后,陈阳又去了东南亚几个小国。这里盛产香料,他白天在市集上高价采买胡椒、豆蔻、沉香等香料,装满了好几艘商船;夜里则潜入深山,将稀缺的硬木(如酸枝、花梨)和尚未被开采的矿石收进空间,待商船启航运往京城,他才再次离开。

最后,陈阳去往宋朝人称“北荒”的极北之地。这里天寒地冻,却有丰富的野物资源——他白天跟着当地牧民收购驯鹿、野牛等脂肪丰厚的野物,夜里则在雪原上捕猎,将大量新鲜肉食收进空间;到了北海边,他又趁着夜色收取了数不尽的鲜鱼,塞满空间的冷冻区域。

待所有物资筹备完毕,陈阳确认无误,便即刻瞬移返回京城。此时城郊的食品工坊已近完工,这些从各地搜罗来的原料与物资,正好能支撑工坊开工,让廉价肉食品尽快供应给百姓。

深夜,陈阳悄悄来到工坊附近的空置仓库,先支开了值守的护卫,随即打开空间,将囤积的物资一一取出——冻得紧实的野物肉食(尤其是脂肪丰厚的部位)堆满了左侧仓库,鲜鱼与从深海收取的鲸鱼、鲨鱼肉块码得整齐中间仓库;右侧单独的干燥仓库里,胡椒、豆蔻、沉香等各种香料分门别类摆放,香气浓郁。待几个仓库都被塞满,他才悄然离开,没留下半点异常痕迹。

次日一早,陈阳再次来到工坊,叫来张家、盛家的几名管事,带着他们去仓库查看。推开门看到满仓的物资,管事们都惊得睁大了眼。陈阳指着物资道:“按之前给的方子开工吧,香料不用省,尽管用。”

他顿了顿,又补充:“香料的开销不用算在工坊公账上,记在我私人账上就行。我贴补这些,就是为了让穷苦人能吃得起肉,别让成本困住手脚。”

张家的管事连忙拱手:“姑爷真是大义,为百姓着想的心思,咱们都看在眼里!”盛家的管事也跟着附和:“陈统领此举,真是难得的仁心!”

陈阳却摆了摆手,语气严肃起来:“别再夸了,这事绝不能大肆宣传。若是传出去,说我借此事笼络民心,官家听了难免起疑,到时候反而惹祸。你们心里清楚就好,只管把工坊的事做好,对外只说是正常经营便成。”

几位管事这才反应过来其中的利害,连忙齐声应下:“属下(小的)明白,定不会多嘴!”

陈阳看着几位管事,又补充道:“往后若是有人问起工坊为何能低价卖肉食品,你们就说是托了官家与太子殿下的福——就说官家体恤百姓,太子心系民生,才暗中支持工坊运转,让大家都吃得起肉食。”

他话锋稍顿,眼神扫过众人:“让百姓念着官家和太子的好,这点道理,我不说你们也该明白。日后这事办得好,官家若是有赏赐,自然也少不了你们的份。”

几位管事一听,既明白了其中的分寸,又盼着后续的好处,顿时兴奋起来,连忙躬身应道:“小的(属下)明白!定按统领的吩咐说,绝不让百姓错记了恩情!”